不再是政務云的摯愛 OpenStack緣何被拋棄
政務云,作為關系到國家穩定發展的關鍵應用,在近幾年正逐漸受到眾多云計算廠商的關注,而說到云計算,IT廠商推崇的OpenStack是目前比較常見的模式,這種模式搭建起來比較簡單,在云計算發展初期很受歡迎。
但越來越多的政務云轉向了AWS這樣的廠商,與此同時惠普、思科、英特爾也相繼退出了OpenStack陣營,北美政府采購云top5名單中,無一是采用OpenStack的,政府更傾向安全合規的云廠商。

但隨著云計算技術的日益成熟,OpenStack的缺點也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對政務云的發展,OpenStack這種DIY式的云架構理念有非常致命的缺陷,政務云平臺上所運行的數據和應用,是安全級別非常高的,不能有半點閃失的,對于這樣的云平臺建設和維護來說,就需要進行非常高強度的安全性建設以及認證。
OpenStack的本質是傳統IT廠商集成國外免費的云操作系統,它只是一張設計圖紙,具體實施的時候會有不同廠商參與,在可靠性和安全方面的風險會被不同程度的放大。一旦云平臺發生故障,對于問題的診斷和修復難度都很大。而互聯網公司一般提供的都是統一的交付、運維、問題排查及升級的能力;在安全方面也有一整套端到端的安全產品體系。
另一方面,OpenStack誕生之初就不是為大規模云計算設計,在大規模部署的時候就捉襟見肘了。比如,某政府采購了國內某IT廠商的機器后,發現OpenStack只能做到幾百臺,而互聯網公司的云可以輕松部署幾千臺,最終該政府也放棄了OpenStack,轉向了互聯網公司。
更重要的一點是,OpenStack是以歐美為代表的公司在主導,傳統IT廠商缺乏云技術的自研能力,在云操作系統層面直接復用了這套來自歐美的技術架構,對我國政務云的長遠發展會有非常深刻的影響。
此外,近些年OpenStack的發展一直隨著傳統硬件設備廠商的大規模進入,OpenStack已經演變成各個廠商之間異構硬件設備的延續DIY建設模式比拼,這就釋放了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當廠商不是從客戶的需求出發,而是為了自己的業務生存,那么客戶需要的價值又由誰來創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