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行業云原生,為傳統企業轉型提供破局之刃
原創
【51CTO.com原創稿件】 全面云化時代悄然開啟,業務上云逐漸成為大勢所趨。對傳統企業而言,如果說云遷移解決了傳統應用軟件在云環境中的使用問題,達成了“能用”,那么原生化改造要解決的就是“好用”的問題,便于最大程度發揮云的優勢,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
為了加速云原生的行業應用進程,百易傳媒(DOIT)聯合中國計算機學會存儲專委會、中國電子學會、武漢國家光電實驗室,邀請國內外領先的云原生應用廠商的專家,共同組織編纂了《行業云原生應用報告指南》白皮書。日前,由百易傳媒牽頭的行業云原生應用報告新聞發布會在線上召開。百易傳媒主編宋家雨擔任會議主持,多位技術專家、白皮書編委核心成員出席本次會議。
變化催生需求,傳統行業謀求“新生”
圍繞白皮書的編制背景、邏輯結構及目的,宋家雨進行了簡要介紹。傳統行業和企業面對互聯網的沖擊非常被動,究其根源,在于IT基礎設施架構支撐能力的滯后,這種滯后的集中表現就是云原生應用。白皮書正是聚焦于此,內容覆蓋云原生應用的相關技術、落地路徑、全局影響、安全保障等等,從用戶的角度提供專業分析,助力傳統企業應對市場需求加速業務創新。
針對云原生的行業應用,列席專家進而作了多角度的補充闡釋。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教授謝長生認為,目前大部分傳統企業已經完成了云遷移,但是和互聯網企業相比,他們對云相關的技術在認知上還存在較大的差異。如何用云原生技術真正使傳統企業受益是問題的關鍵。要加快云原生的行業應用,需要研究端、廠商、媒體、用戶的共同努力。
英特爾數據中心產品架構師許淵提到,應用云原生最重要的原因是變革。技術創新的變化、消費方式的變化以及產業結構的變化成就了云原生技術的成熟。作為一項非常敏捷的技術,云原生技術善于應對變化。而具體到應用,他認為,不同的企業要根據自己的特點,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實施,尤其是要考慮企業的IT技術架構和組織架構,才能在落地時有所成效。
浪潮集團高級架構師吳棟提出,傳統行業在現階段實進行云原生改造是實現彎道超車的好機會。浪潮集團在云原生領域,以“平臺+生態”的形式提供了一系列云原生解決方案,包括DevOps、微服務治理等等。他認為,云原生將從應用側開始推動云化,以更加高效、彈性、快速響應的特點,為行業帶來收益。
戴爾科技集團售前系統工程部解決方案架構師林小引指出了云原生市場的五大發展趨勢:穩態IT和敏態IT相互融合、IaaS和PaaS相互融合、工程一體化的解決方案逐漸興起、云原生的部署越來越靠近核心應用、多云環境成為主流。針對這些市場洞察,他結合VMware vSphere、Tanzu等產品服務的布局進一步說明了戴爾在云原生市場的動向和舉措。
戴爾科技集團企業技術戰略架構師張利俊認為,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需要云原生技術,它的廣度和深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曾經的虛擬化,逐漸成為新一代企業應用的基礎設施。但云原生并不會取代虛擬化,因為虛擬化主要是整合底層硬件,而云原生是面向應用的,目前理想的狀態是硬件層、虛擬化層、搭云原生層和容器層配合使用。
布局云原生的若干建議
在交流環節,專家們與媒體進行了直接溝通,圍繞傳統企業布局云原生的諸多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Q1:對于傳統行業用戶來說,如何把握切換到云原生應用的時機?
許淵認為,不同用戶需要根據自身所處的階段和行業特點進行判斷,切入的環節也可能各有不同。從一般意義上說,需要注意這樣兩點:
其一,準備階段正確認識云原生應用。至少要了解云原生包含哪些技術以及這些技術帶來的可能性影響。比如:對基礎架構的改變,對組織架構的沖擊,對過往經驗知識的刷新,對現有運維流程的變化,這些在準備階段至少要有大概的了解。
第二,執行階段制定合適的戰略。對絕大多數的企業來說,向云原生的轉變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小步快跑,另一個是試點擴大。小步快跑,就是從最基礎的架構開始,逐漸改變;而試點擴大則是選擇一些特定的應用,尤其是跟互聯網對接的應用,再逐步擴大。
吳棟建議,從信息化建設角度來看,對于一些非常核心但多年都沒有做過大變革的業務系統,用戶最好還是使用虛擬化或者傳統的構建形式。而對于一些新建的或者那些推翻重構的老應用,則推薦用戶能夠直接做云原生應用一步到位,因為這對業務系統后續建設的可擴展性和延續性都是比較友好的,也便于和私有云或公有云更好的對接。
Q2:云原生技術在安全性上主要面臨哪些威脅,目前一般的應對方式是什么?
許淵:隨著云原生的展開,安全肯定是第一個需要考慮的,對企業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云原生的使用主要包括三種使用場景,安全方面要注意的點因場景不同有所差異。
1. 在企業的私有云中,要關注的是傳統安全以及容器鏡像內容里面的安全。
2. 在混合云架構下,安全方面要考慮的更多。與其被動防御,不如主動出擊,這包括對危險情報和態勢的感知,在攻擊發生前就作出及時預警。
3. 在云邊一體化解決方案中,越來越多的工作負載在邊緣端處理,這時候更多的是要考慮邊緣設備上環境的安全,物理層面的安全。
除了云原生安全外,在更高的角度還要考慮到業務可靠性的問題。這就需要整個生態環境中的伙伴一起合作,從各種防御角度一起來幫助企業提升整個云原生安全特性。
宋家雨:安全不是靜態的,而是一個動態的問題。對于云原生應用到底安全或是不安全,現在并不能下結論。安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需要一些專業的咨詢和服務,也是一個和應用發展過程相伴相隨動態成長的過程。所以對于安全這個問題,一方面要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因噎廢食,不要因為擔心不安全進而影響對云原生應用的熱情,這兩點都應該引起大家高度關注。
據悉,白皮書預計會在5月28日發布,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