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4G新政解讀:與微信競爭策略出爐
在4G牌照發(fā)放半年后,中國移動高層再次齊聚上海,面向產業(yè)鏈公布了4G***調整策略。
筆者先后與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總裁李躍、中國移動終端公司、市場部、數據部高層,以及九大基地負責人進行多輪對話。
從網絡建設而言,中國移動高層***明確要求必須覆蓋到縣級市場;4G終端策略更為實際;基地業(yè)務整合在推遲近兩年后,將再次開啟;面對OTT沖擊,中國移動通過“融合通信”進行反擊的策略最終明晰。以下為信息干貨整理:
4G網絡:***明確覆蓋縣級市場
按照中國移動之前公布的計劃,年底前建設TD-LTE基站50萬個,覆蓋340個城市,但并未明確覆蓋深度。
隨著中國移動4G基站和網絡建設超出預期,5月底4G基站建設超過32萬個,覆蓋城市300個,中國移動高層在覆蓋問題上更有底氣。奚國華***明確表示稱:2014年底中國移動4G網絡將覆蓋全部縣級以上城市,并包括部分鄉(xiāng)鎮(zhèn)和熱點區(qū)域。
要知道,3G時代中國移動共部署基站約40萬個,要在一年多的時間內,超越過去5年半的建設總和,投資超過2400億元,中國移動4G決心可見一斑。
4G終端:用戶轉化率僅為30%
按照中國移動公布的數據,今年前四個月,4G終端用戶近1400萬,但4G實際在網用戶不足400萬戶,轉化率僅為28%。
中國移動目標2014全年銷售TD手機2.2億部,其中TD-LTE終端超過1億部。按照工信部的要求,中國移動年內要完成4G用戶增長3000萬戶,而中國移動內部目標5000萬部。顯然,在前五個月發(fā)展4G用戶650萬戶的情況下,中國移動要在剩下7個月時間內完成4G用戶增長超過4300萬,月均超過620萬的用戶增長目標,中國移動除了加大4G終端銷售,還必須要解決4G用戶轉化率這一難題。
李躍在接受筆者專訪時稱,中國移動目標全年推出4G終端超過300款,從之前3G經驗看,一定是通過千元智能手機來引爆4G市場。中國移動今年上半年推出了多款150美元(約1000元人民幣)4G手機,目標下半年批量推出100美元(599元系列)的入門級4G手機。
為了樹立4G千元機標準,中國移動日前推出了自主品牌4G千元機M811,售價999元,主要特點是支持中國移動5模10頻的4G手機標準。李躍稱,中國移動下半年在4G手機集采策略上,將主要以5模多頻手機為重點,但同時會兼顧用戶對3模4G手機的需求。這與中國移動之前歷次的4G終端表態(tài)有所區(qū)別,顯示了在4G市場增量壓力下,中國移動態(tài)度更為實際和務實。
基地業(yè)務:再次啟動裁撤整合
在GTI峰會之前,中國移動九大業(yè)務基地負責人先后向媒體講述了一年來業(yè)務增長和***變化。在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業(yè)務最為透明和開放。
從2005年設立音樂基地開始,中國移動基地業(yè)務發(fā)展已有近十年歷史。截止目前,音樂、視頻、動漫是其為數不多的贏利基地業(yè)務。
筆者與多名基地業(yè)務負責人對話中發(fā)現,很多基地新業(yè)務規(guī)劃發(fā)展趨于雷同,如視頻基地、音樂基地、終端公司都推出了盒子類產品,但缺乏整合,很多還是內部資源競爭關系。在小米、樂視等互聯網企業(yè)推出視頻、音樂、游戲等整合類產品沖擊下,中國移動眾多盒子產品很難有市場空間。
實際上,中國移動高層很早就認識到了這個問題。2012年12月,李躍廣州在接受筆者專訪時就曾明確表態(tài)稱,中國移動基地業(yè)務將全面向專業(yè)化公司轉型,缺乏競爭力的基地業(yè)務將被裁撤。不過受內部體制、資金、人員、部門利益等限制,中國移動在近一年半的時間里并沒有大的整合動作。在GTI峰會后,李躍對筆者再次表示,中國移動將開啟對基地業(yè)務進行裁撤和整合。
在語音、短信等主業(yè)務下滑,OTT沖擊、4G投資和建設的關鍵時期,中國移動已到了需要“斷臂求生”的關鍵時間窗口。運營商不需要做大而全的互聯網業(yè)務,而是在重點優(yōu)勢項目上有所突破,更多地是通過搭建平臺與產業(yè)鏈共同合作。
融合通信:對微信進行反向“革命”
中國移動在此次GTI峰會上,強調了重點發(fā)展兩大趨勢技術:VoLTE與融合通信。
VoLTE:中國移動作為全球***的運營商,同時也維護著80萬個2G基站、40萬個3G基站、32萬個4G基站,這是全球規(guī)模***、最復雜、投入產出比***的通信網絡。通過VoLTE,中國移動不僅能解決目前4G終端CSFB(話音回落方案)帶來的語音延遲現象,同時也開啟了向一張全業(yè)務網絡的演進方向。
更重要是,VoLTE可帶來高清語音、低延遲視頻通話,并成為中國移動面向未來的融合通信業(yè)務的基礎。李躍透露稱,中國移動將于今年二季度完成五個城市VoLTE測試,三季度推動外場規(guī)模測試,計劃2015年全面啟動商用。
值得關注的是,如果按照業(yè)內預期,FDD牌照將于今年四季度末發(fā)牌,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在獲得牌照初期,應該首先要考慮到,如何應對和反擊來自中國移動VoLTE業(yè)務的現實沖擊。
融合通信:“語音和短信不行了”,奚國華在GTI的發(fā)言讓業(yè)內震驚。中國移動高層之前此問題表述上,用詞是“沖擊”、“下降”,而奚國華此次在發(fā)言開始直接用了“不行了”三個詞,足以說明OTT業(yè)務對中國移動傳統(tǒng)通信業(yè)務沖擊之巨大。從數據上也可看到,中國移動今年***季度凈利潤大降9.4%,語音、短信業(yè)務同比下降非常明顯。
在GTI峰會期間,中國移動發(fā)布了《下一代融合通信白皮書》V2版,明確闡述了中國移動對OTT業(yè)務的具體反擊策略。
具體來說,融合通信分為三大部分:
“新通話”將實現高清語音、高清視頻、多方通話、通話過程中消息并發(fā)。
“新消息”可實現包括文本、語音、視頻、圖片、表情、位置、閱后即焚信息能功能,并具備群聊和群管理功能。
“新聯系”除了用戶通信錄聯系人外,還增加了公眾賬號和其他社交軟件的綁定功能。
除此之外,融合通信有以下特點:
1、開放平臺。用戶通過通信錄即可看到好友的動態(tài),以及在其他社交應用的更新、位置等信息。開發(fā)者也可根據開放的API/SDK等數據接口,進行相關自主應用開發(fā)。
2、終端深度定制。與微信等互聯網公司推出的OTT后裝機業(yè)務不同,終端廠商生產具備融合通信能力的定制終端,必須深度整合中國移動一系列技術標準和要求,如支持融合通信平臺的OTA軟件升級。
3、用戶規(guī)模。中國移動一年定制終端至少超過1億部,其融合通信業(yè)務用戶增長與終端銷售同步,而中國移動用戶的總保有量超過7億戶。
4、公眾號服務。中國移動在規(guī)劃中明確表示,融合通信將增加公眾信息服務入口,用戶可通過搜索、二維碼掃描、推薦等方式關注公眾賬號,消息推送可與通信錄同步,***程度上增強公賬號消息展現和用戶閱讀。
簡單來說,融合通信就是一個微信+手機通信錄的深度融合業(yè)務,是中國移動面對OTT沖擊,意圖從基礎層面“革命”互聯網企業(yè)OTT業(yè)務產品。
通過梳理,總體來看,中國移動4G網絡、終端、業(yè)務經營、技術演進等都將在下半年有了一個較大轉變,而這必將引發(fā)產業(yè)鏈各方的連鎖變局。對于終端廠商來說,更加明確的終端政策讓定制和生產更有底氣,4G終端千元機大戰(zhàn)將更為慘烈。不過,中國移動的4G“大躍進”也會存在一些變量,如中國移動各部門的執(zhí)行策略、FDD牌照發(fā)放的時間點,芯片和終端廠商的支持程度。***的看點是,微信等OTT業(yè)務如何來應對來自運營商的反向“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