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 Pro驚現「神之一手」,30分鐘攻克黑洞難題!
OpenAI真的要放大招了!
今天,黑洞理論物理學家Alex Lupsasca官宣入職,正式成為OpenAI新成立的「科學團隊」的一員。

曾經,Alex一直認為AI離科研前沿遙不可及,直到他親眼見證了GPT-5 Pro的驚人能力——
它在短短30分鐘內,竟破解了困擾Alex數日的「黑洞微擾」理論難題!

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甚至表示,「GPT-5復現的結果,讓我們想起了AlphaGo神之一手的時刻」。
實話講,想要成為世界頂尖棋手,不研究AI幾乎不可能。
他相信,不久的將來,學術研究也會如此。

OpenAI總裁Greg等人紛紛祝賀Alex的加入
如今,從數學,到天文學、量子,再到物理學,GPT-5正重新定義科學發現的邊界。
這次,來看一看GPT-5 Pro如何在黑洞研究中大顯身手。
黑洞之謎,GPT-5半小時攻破
今年夏天,Alex Lupsasca完成了一篇關于「黑洞微擾」理論中,新型對稱性的論文。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506.05298
講個冷知識,題目不是說「黑洞沒有愛」,而是沒有「潮汐形變」,因Love numbers為0。

Love numbers以英國物理學家A.E.H. Love命名
以前,科學家們都知道黑洞Love numbers為零,也就是說——黑洞對外界潮汐作用「完全無感」。
但究竟是什么原因,無從得知。而這篇論文,給出了一個很深的數學解釋:
黑洞內部的引力場方程,有一個「隱藏的對稱性」。
論文中,Alex想要去證明這一觀點,即因為黑洞是完美的對稱體,所以不會被宇宙的任何「外力」所改變。

一旦這些對稱性被確認,揭示其物理意義相對容易,但難點在于找到它們的精確形式,甚至要確定其是否存在。
具體來說,他提出了一個全局共形對稱性(SL(2,R)),它存在于靜態軸對稱的「克爾」(Kerr)黑洞微擾中。
這種對稱性,對不是幾何(非等距變換)意義上的,但卻完全精確,可以映射不同解之間的關系。
「神之一手」時刻再現
為此,Alex提出了三類「對稱生成元」與對應解族(公式7)——生成元的數學表達。

就這一個復雜的公式,耗費了他數日的時間,埋頭在成堆的計算和反復驗證中。
然而,當Alex將同樣的問題交給GPT-5 Pro時,奇跡發生了。
在短短30分鐘內,他不僅復現了論文研究中這一成果,還給出了一致的數學表達。

對話全文:https://chatgpt.com/share/68b006eb-ee0c-8005-903f-bf92065d7e03
在ChatGPT推導過程中,與論文在物理內核上對齊。
它把靜態軸對稱的方程等價為「軸對稱拉普拉斯方程」,并給出三種生成元組成的SL(2, R),即沿軸平移、尺度變換、軸向特殊共形。
Alex Lupsasca表示,GPT-5 Pro的表現令人驚嘆,但它并非完美,需要適時的引導。
比如,他通過平直時空的案例提示,幫助AI理解問題的背景。
更令人興奮的是,GPT-5 Pro還能處理「觀測天體物理學」中的難題。其給出的結果,堪比一名優秀研究生耗費數日的研究成果。
這些實例讓Alex更加確信:
AI將重塑科研范式。

OpenAI科學團隊,迎首位研究大佬
在OpenAI內部,上個月,科學副總裁Kevin Weil正式啟動了一個全新項目「OpenAI for Science」。

目標很簡單,打造下一代偉大的科學工具,即一個能加速科學發現的AI驅動平臺。
當時,Kevin曾公開發布「英雄帖」,希望招募一個由學者組成的小團隊。
要求有三點:
(1)在自身領域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2)深度認同人工智能理念;
(3)具備卓越的科學傳播能力
Alex Lupsasca便是這樣一位實力型選手,成為「OpenAI科學計劃」的首位學術研究員。


根據個人主頁,Alex Lupsasca目前還是范德堡大學物理學與數學助理教授。
他于2011年獲得哈佛大學學士學位,2017年獲哈佛博士學位。
2017-2020年期間擔任哈佛大學青年研究員,2020-2022年期間在普林斯頓引力研究中心擔任副研究員。
Alex曾與Michael Johnson共同獲得2024年「物理學新視野獎」,同時還被「國際廣義相對論與引力學會」授予「早期職業科學家獎」。
目前,Alex正在主導一項NASA太空任務提案——
計劃將探測衛星送入地球軌道,拍攝天文學史上最清晰的黑洞圖像:「黑洞探索者」項目。

越來越多的案例,現已表明,GPT-5 Pro完全能開啟一種新形式的全新科學研究。
如今,在AI4S領域,OpenAI也強化了其戰略布局。
過去一年里,它曾宣布了與美國國家實驗室,在物理和生物學領域的合作。
并與Retro Biosciences合作,用專門定制的GPT模型——GPT?4b micro,設計出了山中因子的新穎且顯著優化的變體。

不僅OpenAI,谷歌DeepMind、Anthropic、微軟等科技巨頭們,紛紛在AI4S上展開全面布局。
眾所周知,拿下諾獎的AlphaFold,便是最典型的代表。
同在今天,谷歌DeepMind還官宣了一項在核聚變領域的合作,用AI強攻「人造太陽」。

最近,Anthropic也成立了科學計劃,通過向研究人員提供免費API加速研究進程。
時至今日,AI棋盤上戰勝人類的傳奇,已然落幕。
讓AI深入參與研究,甚至做出原創科學發現,才是我們追逐的下一個星辰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