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正在篩掉「下一個英偉達」?
近日,英偉達CEO黃仁勛在一封內部信中表示公司將繼續為H-1B簽證申請提供贊助,并「承擔所有相關費用」。

9月美國政府出臺了一項有關H-1B簽證收費新規定:
自2025年9月21日起,對新的H-1B申請收取10萬美元的一次性費用。
該政策不適用于已有H-1B簽證者、簽證續簽或已經提交但在9月21日之前完成的申請。

美國政府關于「H-1B非移民簽證項目」的聲明
除了抬高新簽證申請的費用門檻,此項新規還推動修訂H-1B項目中的工資標準,提高H-1B雇員的工資門檻,推動雇主為高技能、高收入人才優先申請,這將使得低薪、邊緣型職位通過H-1B變得更難。
新規出臺后,黃仁勛與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等人均表示贊成,這也是黃仁勛再次重申他對該項新政策的支持。
黃仁勛在支持新規的同時,也表示了對該政策的一些擔憂:
他認為10萬美元的申請費用門檻可能過高;可能對初創企業不利;可能引起外國留學生的擔憂;或將促使更多投資轉向美國以外的地區。
黃仁勛坦言,若按現行政策,他的家庭當年「幾乎不可能」移民美國。
「積極的開始」與「過高的門檻」
作為英偉達的眾多移民之一,黃仁勛深知英偉達的奇跡正是建立在移民基礎之上的。
在他看來,合法移民依然是確保美國在科技與思想領域領先的關鍵因素,雖然此次H-1B新政策再次印證了這一點,但在他的支持中也存在著一些顧慮:
這是一個「積極的開始」,但10萬美元的費用「或許門檻定得有點高」。
黃仁勛以自己的家庭為例,他9歲時與兄弟一起移民到美國,他的父母在大約兩年后加入了他們。
按照黃仁勛的說法,若當年已有此規定,他們一家或將無緣赴美:
「我不認為我的家人能負擔得起10萬美元,因此我的家人和我來到這里的機會將不可能實現」。
果真如此,就不會有后來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英偉達出現了。
盡管黃仁勛認為H-1B新政策有助于遏制非法移民和對簽證體系的濫用,但他也擔心過高的成本可能促使更多投資轉向美國以外的地區。
此外,黃仁勛還談到了新政策對全球人才流動的影響。
他認為人才流入是衡量一個國家未來成功的重要早期指標,因此衡量一項政策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就是要讓「聰明人想來、聰明的學生想留下來」,而新政策可能引起外國留學生的擔憂。
談到新政策對科技企業的影響,黃仁勛同意「高額費用讓競爭更傾向于大型科技公司,而初創企業則因此陷入不利地位」的觀點。
他承認新政策對資金雄厚的科技巨頭影響較小,但可能對資金有限的初創公司造成更大壓力。
黃仁勛表示美國的移民體系正處于艱難時期,任何能幫助美國吸引并留住頂尖人才的舉措都將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H-1B改革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但不應止步于此。」
人才引進將放緩 初創企業首當其沖
美國每年通過抽簽系統發放約85,000份新的H-1B簽證,該簽證項目在尋求外籍技術、工程人才的美國科技企業中頗為熱門。
美國政府表示,此舉旨在鼓勵雇主優先招聘美國本土員工,減少對國際勞工的依賴。
但實際影響是怎么樣的呢?
H-1B新規抬高了美國本土科技企業引入外國人才的費用門檻和工資門檻,倒逼他們提升對H-1B人才的篩選標準,在招聘上向高價值、高技能或關鍵崗位傾斜。
H-1B新規將為美國本土科技企業帶來以下幾個變化:
雇主成本上升
最明顯的,就是雇主成本上升。每聘用一名新H-1B員工將被要求支付10萬美元,企業新聘H-1B外國人才的成本將驟然增加。
人才標準提高
雇主將更為「挑人」,傾向于一些高價值、高技能或關鍵崗位申請,但邊緣/輔助角色可能被壓縮。
科技人才引進將放緩
隨著人才管道收緊,美國科技公司在引入新的外國技術人才時將更加謹慎,這可能導致新的外國技術人才引進數量下降,尤其是中低薪或邊緣技能人員。
如今,英偉達是美國最大的H-1B簽證持有者雇主之一,預計2025年該公司大約有15,00份H-1B申請和36,000名員工。
也許H-1B簽證新規對于英偉達這樣的大企業來說影響十分有限,不過是增加一筆相關的費用預算。
但初創企業將是這次變革中最脆弱的群體,它們可能不得不減少對外國技術人才的依賴,這將使其在面對大企業的競爭中處于更加被動的地位。
從長期來看,如此高昂的人才引入成本或將削弱美國在全球人才競爭中的吸引力,進而損害其科技行業的競爭力、創新力與人才生態。
「正確的方向」還是「創新的破壞者」?
H-1B新政策出臺后,得到了黃仁勛與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等科技大佬的贊同,他們都表示很高興看到這些新舉措的出臺。
黃仁勛認為移民不僅對于英偉達至關重要,對于美國的未來同樣如此。
奧特曼認為,美國政府新規的出臺是一個「正確的方向」,「我們需要吸引最聰明的人才,簡化流程并優化經濟激勵機制,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好事」。
但也有反對聲音認為,H-1B新規有可能使美國在全球科技人才爭奪戰中處于不利位置。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學教授Giovanni Peri表示,H-1B簽證項目不會奪走美國工人的工作,恰恰相反「外國STEM工作者一直是增長的巨大引擎」,他們的存在往往會增加美國的就業機會和財富。
Temple大學Fox商學院教授Subodha Kumar認為,美國正在進行的大量創新和研發工作都涉及H-1B簽證持有者。而新的H-1B費用將「損害美國產業的創新和競爭力」。
H-1B簽證新改革或將帶來全球人才格局的重塑,高達六位數的H-1B申請費用,有可能成為其他國家吸引全球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籌碼。
比如,與美國政府的抬高門檻的做法剛好相反,英國政府正積極為所有H-1B簽證持有者開通「快速通道」,準備承接因為H-1B新規出臺而打算離開美國的高科技人才。
H-1B新政策,通過抬高美國本土企業引入外國人才的門檻和成本,來打擊H-1B項目的濫用現象,同時保護本國工人的利益。
但其過于高昂的申請費用,或許會將許多優秀的創新人才拒之門外,也可能會錯失「下一個英偉達」出現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