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工業巨頭的數字化轉型依然難達預期

隨著制造業、建筑、工程與施工(AEC)以及資產管理等工業領域追求更高的效率,數字化工具的采用率持續上升。隨著各種規模的公司進一步推進其數字化轉型,它們正在發現更高效、更可擴展且更可持續的工作流程,以幫助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然而,正如這些領域內的人士所親身了解的那樣,決定進行數字化并采取簡單明確的步驟來確保成功,并非易事。每個企業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對于每個人來說,在整個過程中都需要面對各種挑戰。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新工具的出現,這些挑戰也在不斷演變,以擴展或啟動這一數字化進程。為了了解當前行業的狀況,Hexagon 最近發布了一份名為“數據連接性與可見性:行業競爭優勢”的“數字化線程”報告,該報告包含了來自“工業商業環境”中 400 位決策者的見解,這些企業來自制造業、石油與天然氣以及電力等領域,且年收入均超過 10 億美元。調查于 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1 月期間完成,受訪者來自亞太、歐洲、拉丁美洲、中東和北美地區,以下是從調查結果中得出的一些最重要的結論。
根據這份報告,有幾個因素仍在阻礙這些大型企業,并凸顯了進一步數字化采用的必要性。首要問題仍然是項目里程碑的錯過,這在各個行業中早已是屢見不鮮的問題。緊隨其后的是無法擴大資產規模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以及非計劃的生產停機時間。據受訪者表示,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包括技能和知識差距、仍在使用的手動流程以及延遲或過時的信息。
如果這些挑戰聽起來很熟悉,那可能是因為行業領袖們幾十年來一直試圖通過數字化采用來解決這些問題。受訪者表示,他們仍在繼續投資于數字化工具,其中70%的人表示,他們在過去一年中增加了所使用的數字化工具和數據源的數量。超過75%的人表示,他們“頻繁或持續”地使用可視化儀表板,然而,另一方面,67%的人表示,他們仍然“頻繁或持續”地使用紙質信息。
當然,繼續使用紙質信息會導致上述討論的挑戰,特別是在處理過時或延遲的信息方面。紙質數據流的更新和分發速度顯然比不上數字化儀表板。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那么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有哪些挑戰呢?據 56% 的企業領導者表示,他們的企業尚未看到預期的投資回報率。此外,57% 的人表示,他們使用的可視化平臺之間缺乏連接性。當相對較低的投資回報率難以說服最終決策者,且缺乏連接性會讓日常用戶感到沮喪時,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一數字化進程仍然缺乏進展了。
這份報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增加更多的數字化工具可能會對企業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例如,64%的受訪者同意,增加更多的這些工具“似乎會影響利益相關者的協調”。此外,63%的受訪者(與一年前相比擁有更多工具)表示,他們的團隊在手動創建報告和整合數據方面花費了太多時間。平均而言,團隊成員每周在這些任務上花費18.72小時,每年累計達到117個工作日。
雖然很明顯,數字化最終是工業領域實現更高效率的途徑,但這份報告也證實了這樣一個觀點:數字化并非一蹴而就,不能簡單地決定進行數字化轉型,然后立即就能獲得好處。為這份報告接受調查的企業代表了一些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它們擁有巨大的購買力,但同時也使得這些大型企業難以迅速改變,特別是如果這種改變是在沒有深思熟慮的情況下進行的。
因此,這份報告最終聚焦于“數字化線程”的概念,他們將其定義為:
“一種貫穿整個企業的始終連接的數據流,為所有運營和資產提供持續的智能。這是通過一個‘數字化骨干’平臺、工具和服務實現的,它們創建了一個通信框架,使數據能夠在此框架內流動?!?/p>
換句話說,這不僅僅是關于添加能夠解決單個問題的工具,而是關于找到一系列能夠無縫連接并流動數據的工具,從而真正增強員工的工作效率,而不是在它們之上增加更多的工作。正如報告所深入探討的那樣,采用這種思路的工具仍然存在障礙,但最終,最成功的企業將找到一種方法來擁抱并實施這些數字化線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