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云邊協同快速發展 九州云全面布局混合云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隨著5G的到來,物聯網、無人駕駛、AR/VR等應用的興起給用戶帶來了全新的應用體驗,而由此產生的海量數據使得企業必須具備在邊緣處理數據的能力,才能快速獲取洞察力并做出實時決策。
近日,在寧波舉辦的第七屆全球云計算大會·中國站上,九州云技術總監黃舒泉接受了51CTO的專訪,就邊緣計算、StarlingX以及九州云在混合云戰略下的布局進行了深入解讀。

九州云技術總監黃舒泉
邊緣計算應運而生
邊緣計算是繼云計算、物聯網之后,5G時代的又一創新技術。雖然云計算已經普遍被企業所接受,但是在一些領域應用中仍存在短板。例如無人駕駛會實時采集車輛各部件運轉的數據與路況,當因帶寬或網絡原因導致信息傳遞不及時時,有可能會釀成交通事故。
由此,邊緣計算應運而生。邊緣計算是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分布式開放平臺,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滿足行業數字化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邊緣計算是通過網絡邊緣對數據進行分類,將部分數據放在邊緣處理、減少延遲,從而實現實時以及更高效的數據處理,以達到云計算的能力補充。
黃舒泉介紹,邊緣計算有三大特點。第一是低延遲,由于邊緣計算更加靠近數據來源,在邊緣端進行計算,因此可以減少延遲時間,一般要求延時小于20毫秒,因此在智慧工廠、制造等行業需求比較大。第二是高帶寬,由于計算的距離變短,用戶的流量可以分流到邊緣端,網絡傳輸的壓力也就變小了,AR/VR就是具有高帶寬低延遲的應用場景。第三是大規模分布的應用,由于計算更加靠近各自應用,因此應用程序的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運營商可以通過邊緣計算將邊緣站點盤活,依靠地域優勢、價格優勢,體現其獨特價值。因此,擁有大規模節點的企業會在邊緣計算領域更加有優勢,例如電信運營商、國家電網等。
目前,邊緣計算還沒有開始大規模商用,更多的用戶都是開始嘗試進行試用。在黃舒泉看來,邊緣計算會在垂直領域開始拓展,例如工業、農業、畜牧業等傳統行業快速發展。
云邊如何協同發展
有了邊緣云后,更多的計算可以在邊緣端來完成,那么云計算的中心計算與邊緣計算該如何協同呢?黃舒泉表示,中心云代表了企業的數據中心,邊緣云代表了企業分布在外面的數據中心,通過連接,將中心云的資源、任務,同步到邊緣云,邊緣云運行后將設備的使用情況反饋給中心云。中心云可以通過認證的方式,將不同的邊緣云接入到中心云。
邊緣云一般規模不大,因此進行模型訓練就會出現瓶頸。模型訓練是需要大規模的數據進行計算,而邊緣云的服務器資源較少,計算能力有限。此外,受限于環境和資源,邊緣云只能收集自己這個邊緣端的信息,而模型訓練需要多個邊緣信息的數據才會更加精準。因此,不同邊緣云的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心云,然后再進行訓練。所以,推理更加適用于邊緣云,當中心云訓練好模型后可以推送到邊緣云,邊緣進行推理。
OpenStack可以解決云計算很多基礎資源管理問題,而邊緣計算則是在靠近用戶或者靠近數據端去產生計算,它同樣需要計算、網絡、存儲等資源。在解決問題方面,邊緣計算與云計算也有諸多共性以及不同。針對低延時高帶寬的需求,OpenStack社區就誕生了StarlingX項目,優化OpenStack在邊緣端的基礎設施層面的管理。
邊緣計算框架StarlingX
StarlingX是OpenStack基金會孵化的獨立開源項目,為分布式邊緣云提供用戶服務的開源項目。值得注意的是,StarlingX不是OpenStack子項目,它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項目。同時,它使用了許多OpenStack服務來提供核心的計算、存儲和網絡功能。
StarlingX是一個針對高性能和低延遲應用進行優化的開源邊緣計算云平臺,于去年推出第一個版本,StarlingX 1.0在專用物理服務器上提供了強化的OpenStack平臺,幫助企業在邊緣端進行基礎架構的資源管理。
日前,StarlingX推出了2.0版本,實現集成OpenStack和Kubernetes強化平臺的交付,為混合工作負載提供靈活性、穩健性以及相關支持,進而利用構建塊來構建開源基礎設施。黃舒泉表示,5G正成為現實,現在正是采用StarlingX構建邊緣云基礎設施平臺實現5G低延遲和高性能應用的好時機。九州云將持續為StarlingX社區做貢獻,助力5G部署。
StarlingX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是發展速度較快,也有眾多企業用戶參與,包括三大運營商、華為、中國銀聯等都有參與到社區中,并且通過StarlingX技術進行相關業務應用。
九州云的混合云布局
云計算的下半場是混合云。的確,如今的企業中至少都有兩朵不同的云,而多云環境下也帶來了諸多挑戰,多云之間的互聯互通,多云之間的統一管理,都成為企業面臨的難題。
為了幫助企業應對混合云帶來的挑戰,九州云也是調整了業務布局。黃舒泉介紹說,九州云提供一整套混合云平臺的架構,涉及到四個方面。九州云是以OpenStack為核心的私有云起家,一直在夯實私有云能力;同時,看到用戶在邊緣端的計算需求,九州云推出了基于StarlingX為基礎的邊緣云產品;當有了不同形態的云之后,企業可以通過九州云SD-WAN產品進行多云之間的連接,將不同數據中心、不同云之間進行連接;多云連接之后,九州云還提供統一的管理平臺,幫助企業管理多云環境。
由此可以看出,面向混合云的戰略下,九州云提供了私有云、邊緣云、云連接以及云管理四大產品和服務,幫助企業應對混合云帶來的挑戰。同時,九州云還提供運維自動化等相關工具和服務,滿足企業應對后期運維的需求。
此外,在5G正式商用后,為了滿足用戶對5G的需求,九州云還建立5G生態。作為合作伙伴與開發者之間的橋梁,九州云協助合作伙伴建立自己的5G市場地位,同時通過開放能力幫助開發者開發邊緣應用,并且將這些邊緣應用推送到合作伙伴中,擴大5G的生態圈。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