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重新定義構建軟件的方式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混合云、多云時代已經到來,企業正在從傳統的巨型組件轉向更新、更現代的軟件架構,如微服務,服務網格,無服務器和其他新興模式。
Kong提供下一代API和服務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專為現代架構而設計,包括微服務、容器、云和無服務器。近日,Kong完成了4300萬美元的C輪融資,由Index Ventures領投,GGV紀源資本、WorldInnovationLab跟投,老股東Andreessen Horowitz、Charles Rivers Ventures繼續追加投資。據悉,此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搭建服務管理平臺,在企業的現代軟件架構中起到中樞作用,智能化地協調各種服務信息。融資還將用于Kong在亞太及歐洲等地區的全球化擴張,拓展市場、團隊以及Kong開源社區。
作為硅谷最早投資中國企業的風險投資基金之一 , GGV紀源資本投資過包括阿里巴巴、滴滴出行、去哪兒、 YY、Airbnb、Square、Wish、小紅書等兩百余家公司。關于此次投資Kong,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Glenn Solomon認為:“GGV紀源資本致力于投資有商業創新的公司。GGV很高興能投資Kong,通過Kong的新型開發者技術,程序員能更方便地開發可擴展、高性能的應用程序,推動業務增長。”
云時代下,API經濟已來
作為一家全球投資機構,GGV紀源資本對云時代、開源、API有著自己的理解。
首先,API開放帶來了商機。在云時代,開放成為發展趨勢,API作為能力開放的核心載體,成了服務交付、能力復制、數據輸出的優秀實踐,已經成為快速增長的領域。很多企業開始將跨平臺、無狀態的API用來作為系統間創建聯系的通道,以消除前期系統建設的信息孤島,從而降低協同成本,提升利潤空間。
第二,據IDC預計,到2022年,90%的應用程序將采用微服務架構和第三方代碼,35%的生產應用程序將誕生于云端。由于容器和敏捷方法的采用,預計2018-2023年間將誕生5億個新應用程序。的確,容器、微服務正在取代傳統IT架構,隨之而來的是API的使用量將會呈指數級增長,因此,API經濟已來。
Kong做為細分領域的頭部公司,技術是先進的,商業化的道理也比較成熟,GGV紀源資本對Kong信心十足。
蓬勃發展的中國開源勢力
GGV紀源資本投資經理麥采堯對中國的開源趨勢進行了解讀。在麥采堯看來,中國有了越來越多的好的開源公司。同時,在中國,無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企業,對開源軟件的使用越來越重視。中國開發者對開源社區的貢獻越來越多,很多中國的大公司會帶頭給一些國際性的開源軟件貢獻代碼。中國人的名字會頻繁的出現在很多國際開源軟件的代碼貢獻榜上。以阿里巴巴、華為、騰訊、360、百度等著名大企業為代表的國內信息技術企業在開源社區、重要項目中的參與度和貢獻度較前幾年都有了明顯增加。
做云時代的神經網絡系統
對于開源社區來說,Kong 中非常誘人的一個特性是可以通過插件擴展已有功能,這些插件在 API 請求響應循環的生命周期中被執行。插件使用 Lua 編寫,而且Kong還有如下幾個基礎功能:HTTP 基本認證、密鑰認證、CORS( 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跨域資源共享)、TCP、UDP、文件日志、API 請求限流、請求轉發以及 nginx 監控。
Kong可以運行在某些 Linux 發行版、Mac OS X 和 Docker 中,無論是本地機還是云端服務器都可以運行。
據Kong聯合創始人兼CEO Augusto Marietti介紹,Kong有開源版本、社區版本,以及企業版本。目前,在Kong的企業版本上,已經提供了包括人工智能、圖形界面等附加的增強型功能。由于其高靈活性,可擴展性,Kong為開發人員和全球5000家企業提供能夠可靠地保護、連接和協調現代應用程序的微服務API。Kong的愿景是要做一個云時代的神經網絡系統,當企業的業務繁多并且復雜的時候,Kong依然能夠幫助企業管理微服務。
Kong Service Control Platform主要為現代軟件開發服務,通過云原生、混合和本地部署無縫連接API和微服務,便于程序員開發可擴展的微服務應用,推動業務增長。憑借高性能的開源內核和人工智能技術,Kong Service Control Platform將實現全方位的服務生命周期管理,覆蓋前期到后期全過程,幫助客戶搭建和管理創新產品及服務。Kong正在構建新的服務控制平臺,希望實現各種服務間的智能化協調。
據悉,2019年的Kong Summit將于2019年10月2日至3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的希爾頓聯合廣場舉行。Kong Summit將圍繞微服務和混合基礎設施的創新和實踐,探討API、微服務、云原生技術的創新趨勢,以及企業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創新技術進行業務創新。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