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為何拋棄國際巨頭選擇國內“黑馬”雅座?
(本網記者 吳玉征報道)2013年深秋,網商已逐步形成了壓在各大零售商頭上的一團烏云,對零售商的沖擊勢不可擋。每家零售商都在尋找自己“轉型升級”的道路——觸網。
行業流行一句話,“轉型就是找死,不轉型就是等死”,寧愿死在尋找“真理”的路上,也不能為歷史留下遺憾。
于是,幾乎所有的大型商城/購物中心,都開始各種電商/O2O的嘗試,無一例外。有的獨立成立線上電商以擴大自己的觸角;有的投靠天貓/微信,在其平臺開通網店。但現實是殘酷的,傳統零售商在經歷了“看不起、看不懂、學不會”的過程后,大部分企業所謂的轉型,都是在路上痛苦地掙扎。巨大的資金投入換來的是日益下降的收入和慘淡的回報率。
那么,傳統零售商的O2O轉型,到底路在何方?
萬達轉型
我們來分析一下萬達。作為中國商業地產的王者,萬達擁有不可復制的大量資源。3年內,萬達在國內還要建設超過140座大型購物中心和近20個超大規模旅游城,發展大量的商業以及住宅地產,這些資源注定了萬達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著整個商業地產行業的敏感神經。
2013年初,萬達開始籌備“電商”,招募了一大批杰出的電商行業的產品,技術和運營人才。他們深諳線下零售商的重要優勢在線下,每天每個萬達廣場光臨的人次高達5-10萬,這些消費者在廣場的各種購物數據一旦被收集,將是巨大的寶貴財富。反過來,如果線下的大量數據被掌握,再開展線上電商,可以極大的節省流量成本和運作的效率。在經過長達8個月的反復論證和各種方案的比較后,內部逐步達成了一致的共識。“大會員、大數據”是萬達O2O的戰略方向和轉型的核心。
目標確定后,萬達專家開始尋找可行的解決方案。
誰能為萬達排憂解難?
一個偶然的機會,萬達電商找到國內最大的會員制營銷服務提供商雅座。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萬達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找到技術和市場、運營都切合的CRM的運營商。
雅座,2006年成立,專注于餐飲行業的會員制營銷服務,希望幫助各類餐飲企業建立會員制體系,提供在線CRM技術平臺和專業的會員制運營服務。目前服務的餐飲企業上萬家,不過還沒有服務過購物中心。
面對萬達的難題,雅座的信心來源是,他們的在線CRM技術,結合跨店實時清算技術,在行業內已經安全、可靠地運行系統超過7年。希望利用服務于大型連鎖商家的跨店實時清算這一套準金融系統,保證積分/儲值清算的安全和可靠。
雅座的優勢還有,大量連鎖企業在他們的系統做了各種營銷活動,因此他們有國內最大規模的“會員制營銷案例庫”。同時,鑒于會員制運營人才在國內的極度匱乏,大部分企業使用CRM軟件后基本沒有發揮效果,很多企業的會員系統形同虛設,根本不能達到支持企業經營的作用,所以雅座集中了行業內一批熟知會員經營的專業人才,結合長達7年的客戶應用經驗,開創了一套適合國內企業的會員制運營體系和方法。
所以,對于客戶,雅座提供體系建設、系統工具和運營,“三位一體化”的專業服務內容。
雅座脫穎而出
有了這次對話以后,雙方隨后開始了各個層面的技術、業務、運營方面的交流。越討論越清晰,越討論越明確。
很快,萬達開始了“大會員,大數據”項目核心系統的招標工作。相對于甲骨文、西門子等跨國巨頭,雅座脫穎而出。
回憶起當時的講標現場,剛開始是兩家跨國企業的陳述。他們重點闡述的是“CRM系統有什么功能?什么樣的技術架構?我們的產品多么龐大?我們擁有海量用戶群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務?”
侃侃而談,唯獨沒有講解商城會員制應該如何做。這并不稀奇,畢竟他們都是軟件產品公司。你有什么需求,他們就能做什么定制,因需而動。
然而萬達當時的情況是,幾乎沒有人懂得如何架構會員制,如何通過會員制獲得競爭優勢。因此在當時,雅座的陳述就顯得獨樹一幟。雅座根本沒有提及軟件的功能(超過7年的大量實踐,絕大部分功能已經磨練得爐火純青了),也沒有談所謂的“產品特性”,而是重點闡述了萬達的大會員、大數據應該如何架構,如何開展各類營銷和數據分析工作以及如何運營與管理大數據等業務問題。很顯然,這些才是萬達最需要的。
再加上獨有的CRM技術架構和7年無差錯運行的跨店實時清算交易系統,萬達選擇雅座就順理成章了。
上線最先進的營銷系統
經過三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和夜以繼日的努力,萬達的大會員、大數據體系終于在12月中旬上線了。后臺是大會員、大數據系統,前臺打通了各類與消費者互動的入口,包括微博、微信、APP客戶端、網站等各種渠道。到目前為止,全國已經有超過20座商城導入了這一業界最先進的營銷系統。
未來的路很長,一套體系是否可以完全發揮作用還是個未知數。系統的搭建僅僅是第一步,而且是最容易的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系統和規則將真正的“大會員、大數據”順利運營。國外已經有多個成功的通用積分聯盟經典案例,雅座也期待與萬達牽手,在未來三年,建立超過1億會員的超大型跨業態商家營銷聯盟,在零售行業轉型升級方向樹立一個新的標桿,在商城O2O領域造就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為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最后,祝愿所有的傳統零售商在探尋新模式方向上,轉危為安,不斷試錯,找尋到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成功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