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與突破-中國芯片企業的下一個5年
過去的5年,是中國芯片企業發展最快的5年,各個領域都出現了非常優秀的企業,有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的展訊、銳迪科等,也有今年在平板電腦領域大放異彩的全志、新岸線等。而經過了上一個5年的飛速發展,中國的芯片企業開始初具規模的時候,下一個5年應該如何發展,已經成為急需思考的問題。從國際市場來看,國際芯片巨頭們正在加緊技術的整合,這1、2年間幾起大型的并購正說明了這個問題。2011年英特爾收購英飛凌的無線部門以彌補自己在通訊技術方面的不足;高通32億美元收購Wi-Fi無線芯片供應商Atheros,具備了提供完整無線通訊解決方案的能力;NVIDIA以3.67億美元收購基帶和射頻技術提供商Icera,正式進入無線通訊領域。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他們的舉動都是在為移動互聯網的趨勢進行布局與調整。全球對于移動互聯網的需求都在增加,國內增加更為明顯,工信部11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已增長至7.5億.對于移動互聯網而言,需要芯片設計廠商由原來對于計算處理器芯片的設計研發向通訊處理器領域進行整合.國際芯片大廠的整合展露著未來芯片行業發展的端倪.
隨著芯片巨頭在產品和技術方面的整合,全球芯片市場的競爭也開始進入白熱化,在消費電子和移動通信領域,計算技術和通訊技術的整合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美國德州儀器公司在2G通信時代可謂是手機芯片領域的帶頭大哥,憑借成熟的GSM基帶產品占有大量市場份額,但是它沒有加大在通訊技術上的投入,雖然在計算芯片上仍然握有技術優勢,隨著3G時代的到來,缺乏3G基帶技術的德州儀器逐漸被高通,聯發科等超越,甚至在前一陣傳出了德州儀器退出移動芯片市場的消息。由此可見計算和通訊技術的整合在目前的芯片領域是多麼重要。而對于還處在高速成長期的本土芯片企業來講,這個挑戰尤為巨大,但是為了能夠保持持續的發展,國內的芯片企業也開始紛紛涉足這個領域。目前國內的芯片行業中有通訊技術很強的展訊、大唐,也有計算技術突出的海思、全志,但是說到計算和通訊一體化的領域,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家國內芯片行業的后起之秀 – 新岸線。新岸線于2004年成立,經過初期的發展,2008,新岸線就看到芯片領域未來計算通訊一體化的趨勢,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布局,包括率先在國內進行雙核應用處理器芯片的研發,同時還進行GSM/WCDMA雙模基帶芯片的設計與研發。到目前為止,其具有代表性的應用處理器NS115芯片與3G基帶芯片Telink7619均已上市,這也使新岸線成為國內芯片設計公司中唯一具有自主研發的通訊與計算芯片設計公司。
除了技術的整合,專利也成為目前高科技行業中重要的門檻之一。谷歌125億美金收購摩托羅拉,業界一致認為谷歌是為了收購摩托羅拉所持有的大量手機專利。今年6月份,英特爾為了擴大在通訊領域的專利布局,斥資3.75億美金從InterDigital公司收購了1700項無線專利。相比來講,國內的芯片企業目前在專利布局這個領域還基本處于空白。但是早在今年4月,新岸線就率先從InterDigital公司一舉購買了上百項國內外專利。這些專利不僅都是WCDMA或LTE標準的核心專利,而且覆蓋了歐、美、中、日、韓等主要國家和地區。這些專利與英特爾購買的專利地位相當,通過此次收購,新岸線已經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擁有WCDMA和LTE標準核心專利的企業之一。由此開始2012年也成為新岸線在計算和通訊領域全面開花的一年。5月份,新岸線強勢推出包含其***WCDMA/GSM基帶芯片Telink7619和應用處理器NS115的“泰山”***代平臺,可向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提供基帶和應用處理器整體解決方案。“泰山”平臺的推出體現了新岸線“計算和通訊一體化”這一技術路線布局。10月份,在香港秋季電子展上,新岸線推出了一款集成新岸線“泰山”平臺的業界最薄的7寸全功能3G平板電腦,厚度僅為8.6mm。該平板帶有新岸線***推出的基于Telink7619的3G模塊MU600,作為基于新岸線通訊計算一體化平臺“泰山”的***款產品,此款平板電腦將成為新岸線實現通訊計算一體化市場戰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式產品。
國內芯片企業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持續創新的挑戰,如何在取得一定成功的產品基礎上再接再厲,繼續推出被市場認可和接受的產品,一些成功的中國芯片企業已經成功的邁過了這個門檻,而更多的還在繼續探索。對于這個挑戰,新岸線也有了自己的計劃,結合在應用處理器和基帶芯片設計開發中積累的關鍵技術,新岸線已經啟動了手機單芯片產品的開發工作。該產品計劃明年上半年正式推出,主要面向智能手機市場。另外新岸線還計劃在2013年推出LTE基帶芯片和四核應用處理器芯片, 全面完善計算和通訊產品融合的布局。
下一個5年,將成為中國芯片行業發展至關重要的5年,國內芯片企業要擺脫存活的壓力,突破自身的界限,實現在技術和市場上真正具備能與國際領先的芯片企業競爭的實力,還需要在技術和產品上更加注重積累和創新,在技術融合的趨勢下加快腳步,借助中國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發展態勢,相信接下來的5年,將是中國芯片企業在世界舞臺全面騰飛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