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戴爾的革命式云計算發展路線
說起2010年業界最受關注的話題,很多人都會想到“云計算”。的確,這一年來云計算在國內非?;馃幔@或許是由于人們對云計算寄予了太多的期待:節省成本、降低能耗、簡化管理、融合運行、打破架構孤島等等。那么,要如何才能讓這些“云”落地、讓如此美好的“云”藍圖成為現實?為此,眾廠商摩拳擦掌,紛紛拿出自家的云戰略、云產品,指點通向云端之路。但如果有人告訴你,要想通往云端,就要全部推翻現有的基礎架構,完全構建新的云架構,你是否會感到驚訝?如此另類的云端之旅究竟有何緣由?
緊抓新興客戶群體 戴爾推出革命式的云計算發展路線
當筆者在戴爾的媒體溝通會上,初次聽到戴爾公司大型企業事業部亞太及日本地區解決方案副總裁Phil Davis先生,介紹這樣充滿革新意味的云計算解決方案時,心中也有些訝異。據Phil Davis介紹,這是戴爾專為社交媒體與研究機構、在線娛樂和游戲、托管和電信等六大行業中涌現的新興客戶群體,所推出的革命式的云計算發展路線。
戴爾公司大型企業事業部亞太及日本地區解決方案副總裁 Phil Davis
Phil Davis表示,大概在4~5年前,戴爾開始注意到新一類客戶的出現。與傳統的客戶相比,這些新的客戶有著諸多不同之處:他們具有超大規模計算,擁有動輒幾萬甚至幾十萬臺的服務器;數據中心在創造企業盈利過程中的作用更加凸顯,甚至相當于他們的工廠;架構非常獨特,不同于傳統大型數據中心的高度集中化的存儲方式,他們所有拷貝和備份都分散到數以千計的結點當中。“他們數據的保護和數據的靈活性、韌性更多是要靠軟件來實現的,” Phil Davis表示,“同時對于功耗和單位功耗下的性能也有新的要求,要達到這一類客戶的要求,并不是通過在已有的架構上進行加減來實現,而是需要全新的架構。”
這類新興客戶的出現是數據中心市場進一步細分的結果,也是戴爾捕捉到的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戴爾隨之意識到,過去傳統業務模式并不一定能夠適應這一類新的客戶的需求。“比如我們就不能夠把我們標準化的服務器拿過來硬是插到這一類客戶非常獨特的環境當中,” Phil Davis解釋說,“就像一個圓形的孔,如果硬要把方的東西插進去是不現實的。”
想要滿足這類客戶的需求,戴爾采用的制勝法寶就是定制化。“我們和這些客戶有更多的全程的合作,從一開始就和他們交流,去了解他們的想法、他們對各種因素的取舍,比如是更看重密度還是更看重性能?是看重總體功耗水平還是單位功耗性能?” Phil Davis詳細說道,“基于客戶的需求、具體的應用以及客戶數據中心具體的物理環境,來定制最適合客戶的解決方案。”
對戴爾來說,定制化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早在2006年,戴爾就成立了DCS事業部(Data Center Services,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主要負責為雅虎、易趣、亞馬遜、Facebook、Salesforce.com等諸如此類的要求嚴格的大型企業用戶研發和制造定制服務器套件。雖然這類客戶的數量有限,但他們采購的服務器產品的規模卻大得驚人,并因此帶動了DCS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按照戴爾的說法,如果DCS是一家獨立的公司,他們僅有的30家用戶就能使他們成為世界上頂尖的五大服務器制造商之一。
DCS成立之初是要服務于世界50家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客戶,4年后的今天,戴爾要將這一市場擴大到下1000家客戶,這將是戴爾定制化發展路線的一次大規模擴張。過去的4~5年間,戴爾在服務器定制化方面的經驗讓戴爾對這次擴張底氣十足,“為這些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時我們是把應用作為出發點,而不是像傳統的基礎架構那樣把系統作為出發點,” Phil Davis表示,“因為對于這類客戶來說,正是因為他們應用的獨特性帶來對工作負載的要求以及獨特的功耗、性能的要求。所以,我們對于他們采取的方法和傳統戴爾的客戶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p#
站在這樣全新的視角上,戴爾進一步總結出滿足這類客戶需求的獨特方法。“冗余也是這類應用當中非常獨特的一點,與過去的硬件實現方式不同,其韌性是通過軟件來實現的。”Phil Davis進一步解釋說,“正是基于這樣的特點,我們把以往典型高可用系統當中很多昂貴的組件消除掉,比如兩套供電系統和非常昂貴的SAN存儲區域網。通過減少這些組件,不光可以幫助客戶降低成本,還也可以大大節約功耗。”
顯然,戴爾在DCS業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對于下1000家新興用戶來說,戴爾還要面對一個新的難題——他們需要的絕不僅僅是一個系統。Phil Davis表示:“我們看到,這些新客戶不愿意再去等很多年來開發出能夠管理他們基礎架構的軟件,他們不光在有應用的基礎上需要應用運行,而且需要中間件、軟件和管理能力,所以他們需要得到的不僅僅是系統,而是包括所有元素在內的完整的解決方案。”為此,戴爾聯合Joyent、Aster Data、Greenplum等合作伙伴,為這類新興客戶提供包含軟件、硬件及各種服務在內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即便有齊備的產品和服務作為發展后盾,筆者仍有這樣一個困惑:戴爾DCS事業部的服務對象從之前的50家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客戶擴展到現在的下1000家新興客戶,客戶數量翻了20倍,戴爾DCS團隊是否也要大規模擴張,來應對迅速增長的客戶數量?對此,戴爾大中華區大型企業事業部解決方案總監陳偉業給出了答案:“之前我們是針對每個客戶實際的要求去定制所有服務,中間有產品研發部門、售前部門、售后服務部門,都是單獨一個隊伍去支持這些客戶。對于下1000家客戶,我們可以按照行業來做定制化,這樣我們會把一些大客戶經驗稍微標準化一點,針對每個行業的特色去做解決方案。”
戴爾大中華區大型企業事業部解決方案總監 陳偉業
漸進式發展路線幫助傳統客戶走上云端
革命性的方式是為新興客戶量身打造的,采用這種方式客戶需要把他們現有的基礎架構整個給淘汰掉,或是依照完全云計算的模式來建新的數據中心。對于傳統客戶來說,這種方法并不適用,誠如戴爾大中華區大型企業事業部解決方案及服務總經理李慧所說,循序漸進的走進云計算是目前70%~80%的客戶所處的情況。在這部分客戶的漸進式云計算發展道路上,戴爾給出了第11代PowerEdge服務器、VIS(Virtual Integrated System,虛擬集成系統),以及智能數據管理等產品和技術作為支撐。
戴爾大中華區大型企業事業部解決方案及服務總經理 李慧
對此,Phil Davis舉了一個例子,“我們有很多金融行業的客戶,我們通過VIS以及過去一年當中推出的云計算方面的能力,讓他們的環境越來越像、或是部分地成為一個云計算的環境,抑或是越來越接近于云計算的環境。”無論是革命式還是漸進式,都要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和具體環境來考慮,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p#
標準化+定制化 無窮變化中搶占云市場先機
戴爾此次推出的革命式的云計算發展路線可以看作是原有DCS業務的延伸和擴展,是在發掘到新的市場機遇后,快速精準的一次出擊。與定制化市場相比,標準化服務器市場一直是各大服務器廠商交鋒的主要戰場,戴爾PowerEdge系列服務器就是這一類型產品的典型代表。如今,在企業的IT架構向云計算模式的轉變中,大部分客戶更傾向于保留包括標準化產品在內的現有的基礎設施,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向“云”靠近??梢灶A見,在這條主流的漸進式云計算發展道路上,戴爾勢必遭遇競爭者的強烈沖擊。
但是,戴爾在定制化市場的情況就要樂觀許多。這一領域沒有來自IBM、惠普等強大對手的激烈競爭,戴爾DCS業務在相對寬松的環境下不斷發展壯大,成了引領戴爾走出困局的一劑良方。如今,憑借行業定制化的路線進一步擴張DCS業務的版圖。這個過程中出現的PowerEdge C系列服務器就是一款定制化和標準化結合的產品。對此,李慧介紹說:“大規模的客戶還是要非常個性化的定制,但是也有些客戶需要的是基本的應用,在這當中又不是一個很商業化的平臺,而是有他特殊的需求,所以我們有不同型號的PowerEdge C系列服務器產品。”
如今,前有云計算市場的大好機遇,后有4年來在定制化業務方面的深厚積累,戴爾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華麗轉身,推出打包的云計算解決方案來實現自身業務的快速升級,并巧妙地擴張了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戴爾提出的下1000家新興客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公有云提供商的先驅們。此番戴爾走高度客戶化的路線滿足客戶需求,并以行業定制化的方式迅速打開市場,從而快速搶占云計算市場的先機,這正是戴爾的高明之處。
【責任編輯:王勇 TEL:(010)68476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