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迎來“AI函數”:COPILOT 正式上線,公式也能開掛了 原創
在企業日常辦公里,Excel 一直是不可替代的生產力工具。無論是財務報表、用戶調研、還是運營數據分析,幾乎所有環節都離不開這張熟悉的表格。但有一個痛點始終困擾著我們: 數據量大,分析復雜,重復操作耗時又耗力。
如果你也曾在表格里手動標記上百條用戶反饋,或反復調試函數來生成分析報告,那么這一次,你可能會被微軟帶來的 COPILOT 函數驚艷到。
沒錯,從今天開始,AI 不再是外掛,而是直接成為 Excel 公式的一部分。
1. COPILOT 函數到底是什么?
簡單來說,COPILOT 函數就是一個內嵌在 Excel 計算引擎里的 AI 助手。
它的調用方式和常見的 ??=SUM()???、??=IF()?? 等函數類似,只不過寫法是這樣的:
=COPILOT(prompt_part1, [context1], [prompt_part2], [context2], ...)- Prompt_part:告訴 AI 要做什么,比如“總結”“分類”“生成列表”;
- Context(可選):為 AI 提供上下文,比如某一列的用戶評論、一個單元格的數據區間。
最妙的是,它和 Excel 原有函數天然兼容,可以嵌套進 ??IF???、??SWITCH???、??LAMBDA?? 等公式,也能反過來用其他函數結果作為它的輸入。
換句話說,你不用改變原有表格邏輯,就能讓 AI 直接參與到計算和分析流程中。

2. 有哪些典型用法?
微軟官方給出了一些場景示例,結合日常工作體驗,我總結了幾類最值得關注的:
(1)文本分類與情感分析
過去要做調研反饋分析,我們常常需要人工逐條標記,比如區分“正面/負面評論”。現在只需一條公式:
=COPILOT("Classify this feedback", D4:D18)結果瞬間生成:正面、中立、負面,一目了然。 這對 用戶體驗分析、客服工單分類、市場調研數據處理 都是巨大的效率提升。

(2)智能摘要與趨勢提取
面對長篇用戶意見、或大規模運營數據時,手動總結往往低效。 通過 COPILOT,輸入指令“Summarize this feedback”,它就能幫你提煉關鍵信息,甚至寫出簡潔的敘述。
比如原來需要寫一頁報告,現在直接就能生成可復用的摘要,大大減少重復勞動。
(3)創意激發與內容改寫
營銷團隊經常需要頭腦風暴,找關鍵詞、改文案。 在 Excel 里,輸入產品描述,調用 COPILOT,就能直接生成 SEO關鍵詞列表、甚至幫你重寫宣傳語。 這意味著:Excel 也能成為創意生產工具。
(4)表格生成與列表擴展
假設你在做項目計劃,需要一份分階段任務清單。 以往需要復制、粘貼、手動整理。 現在,只要告訴 COPILOT“Generate a project plan with 5 milestones”,結果會直接以 多行多列表格 的形式“溢出”在網格里。
3. 為什么這一次意義非凡?
我們不妨對比一下:
- 以往:要么用 Excel 自帶公式(邏輯有限),要么寫 VBA 腳本(門檻高),要么借助插件(體驗割裂)。
- 現在:AI 直接成為 Excel 原生函數的一部分,隨數據自動更新,無需手動刷新腳本。
這不僅僅是功能上的便利,更是 范式的改變:
Excel 變成了一個“半結構化 AI 工作臺”,用戶用自然語言就能驅動復雜的數據處理。
對于企業來說,這意味著:
- 成本下降:少了對外部插件或外包分析的依賴;
- 門檻降低:普通用戶也能用 AI 做數據智能;
- 效率提升:數據更新后,結果同步更新,避免二次操作。
4. 使用時有哪些技巧?
微軟強調了一點:Prompt 的寫法決定了結果的質量。
幾個關鍵建議:
- 動作動詞:用 “summarize”“categorize”“rank” 等詞明確任務;
- 指定范圍:告訴它具體用哪幾列、哪幾行;
- 格式約束:說明要列表、表格,還是分段文字;
- 示例提示:如果想要特定風格,可以先給個例子。
此外,使用上也有一些限制:
- 每 10 分鐘最多 100 次調用,每小時最多 300 次;
- 無法直接訪問網頁或企業內網文檔,需要手動導入數據;
- 日期結果目前以文本形式返回,而不是 Excel 日期序列;
- 對大數組支持有限,最好分段調用。
5. 安全與隱私問題
很多人關心:我的數據會不會被微軟用去訓練模型?
官方明確說明:不會。 通過 COPILOT 函數傳遞的數據僅用于生成結果,不會進入模型的再訓練環節。 這一點對企業尤其重要,避免了敏感數據的泄露風險。
6. 未來展望
微軟已經透露了一些后續優化方向:
- 更強的數組支持,避免大規模輸出缺失行;
- 提供更好的人機交互指引,避免不合適的請求;
- 改進日期格式支持,讓結果能直接參與計算;
- 模型持續迭代,提升性能與穩定性;
- 有望接入實時網絡數據與企業內部數據。
可以預見,未來的 Excel 將從“工具”逐漸演變為“助手”,成為企業中臺式智能的入口。
結語:表格不再只是表格
當我們還在糾結公式嵌套的括號是否寫對時,AI 已經開始幫我們分類用戶反饋、總結報告、甚至提出創意方案。
這一次,Excel 的 COPILOT 函數 讓“人人都能用 AI”的愿景,真正落到了生產力工具上。
本文轉載自??Halo咯咯?? 作者:基咯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