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看AI與算力的臨界點突破 原創
最近,上海世博中心,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現場人潮涌動。800余家企業攜3000余項前沿展品集結亮相,80余款首發首秀產品密集登場。這場以“智能進化·共生未來”為主題的科技盛會,成為觀察AI與算力發展的絕佳窗口。
?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
從算力、AI硬件到具身智能,這場盛會呈現了技術突破、產業融合與全球治理的多元亮點,勾勒出行業未來發展的清晰脈絡。
?
算力突破:從堆疊到融合的硬件革命
?
在底層算力領域,硬件創新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推進。華為首次線下展出的昇騰384超節點成為全場焦點。這套系統通過總線技術實現384個NPU之間的大帶寬低時延互聯,單卡推理性能提升4倍,通信時延降至50毫秒以下,算力使用率高達50%。
?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
中興則實現了單機64卡的突破,超越華為單機32卡的配置。
?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
超聚變推出的全球首個多元智算即插即用超級集群系統更實現了“一柜頂32柜”的能效躍升,單柜支持128個AI加速卡,采用第五代100%原生液冷技術,節能達20%以上。
?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
芯片層面同樣精彩紛呈。曦智發布全球首款“天樞光電混合計算芯片”,能耗比傳統芯片降低30%以上,為邊緣計算提供了全新方案。
?
沐曦集成的曦云C600通用GPU芯片基于國產供應鏈設計制造,支持通算和智算。英特爾則帶來Gaudi 2E AI加速卡和Xeon 6處理器,滿足多樣化算力需求。
?
機器人革命:具身智能走向實用化
?
人形機器人展區創造了歷史性時刻——超過150臺人形機器人首次集體亮相,成為中國在該領域最大規模的公開展示。這些機器人展現出從概念走向量產的產業跨越。
?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帶來全國首個工業“多本體、多場景、多任務自主協同作業”實戰演示。智元機器人展示了全球首例端到端具身智能機器人物流作業,將跨場景遷移時間從數周縮短到小時級。
?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
宇樹科技的G1機器人與真人展開格斗表演,其最新發布的Unitree R1人形機器人僅重25公斤,擁有26個自由度,定價3.99萬元起,為消費級應用打開想象空間。
?
開普勒K2“大黃蜂”實現充電1小時工作8小時的超長續航,負載能力達30公斤。
?
算力普惠:從國家云到城市云
中國電信展示的“息壤”智算平臺揭示了算力基建的核心邏輯——通過“Network for AI”與“AI for Network”的雙向賦能,構建覆蓋全國的分布式智算網絡。
?
該平臺獨創Triless架構,實現資源、框架、工具“三重無感知”,企業無需操心底層技術即可輕松落地AI應用。
?
中國電信提出的“算網大腦”概念更實現“AI調度AI”。在工業場景中,系統可根據生產線實時需求,動態分配邊緣節點算力與中心集群算力,使某電子廠商產品良率提升3.2%,能耗降低15%。
?
在上海落地的“智云上海”項目,將通用人工智能與產業數據深度融合,讓算力像水電一樣精準流動,為家庭、企業、政府提供普惠AI服務。
?
與此同時,AI 技術正通過“硬件迭代-軟件升級-場景適配”的路徑,從技術概念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從而推動AI應用從實驗室邁向生活場景。
?
WAIC現場,階躍星辰、可靈、商湯科技等企業帶來了全新的AI大模型和智能體,在強大算力底座和AI大模型的滋養下,AI應用百花齊放。
?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
AI 與算力正攜手邁入新發展階段。算力基礎設施的不斷夯實,為 AI 應用爆發提供最重要的保障;而 AI 應用的多樣化需求,又反向推動算力持續創新升級。未來,隨著兩者深度融合,更多超乎想象的創新成果將持續產出。
?
2025 WAIC 展示的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AI與人類生產生活的深度融合路徑。隨著AI與算力領域的雙重突破,AI技術正跨越從實驗室到產業落地的關鍵門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