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云昭
過去三年,AI 行業就像在開加速掛。模型越跑越大,數據中心越建越多,英偉達的股價越飛越高。
但就在全球科技巨頭準備在未來五年砸下 1 萬億美元造 AI 數據中心時,一道靈魂提問突然冒出來:
一塊 GPU,到底能撐幾年?
就是這么一個看起來挺小的硬件壽命問題,已經成為了影響 AI 行業的最刺激、最敏感、最能影響股價的 KPI。包含在投資人、高管在內的各界人士似乎都在試圖判斷核心設備的使用壽命。
而讓人焦慮的是,這個問題沒有正式的標準答案。
其中,Google、Oracle 和 Microsoft 給出的服務器壽命最高可達 6 年,而像做空者 Michael Burry 這樣的懷疑者認為沒那么長,可能也就 2~3年。
AI圈都在緊張的一個問題
當全球 Top 的一批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投入 1 萬億美元建設 AI 數據中心時,有一個項目讓高管與投資人都格外緊張:折舊。
過去十年,服務器、存儲設備這些老貨都能用 5 到 7 年,大伙都心里有數。
但 GPU 不一樣。三年前才開始狂買,沒人知道它們到底能用多久、不值錢得有多快。
“折舊”,顧名思義,就是將一項硬件資產的成本分攤到預計可用壽命內,在科技行業經常被提及且很關鍵。因為企業要預測它們購入的幾十萬張英偉達 GPU 能使用多久、價值能保留多久。
簡單理解:折舊=資產壽命。壽命越長,利潤越好看;壽命越短,利潤“啪”一下蒸發。
如果你有關注過,你甚至會發現市面上對于GPU的折舊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AI GPU:一個全新的折舊難題
AI GPU 在市場上的歷史還很短。
英偉達面向數據中心的首批 AI 芯片于 2018 年發布,而真正讓 GPU 市場爆發的是 2022 年底 ChatGPT 的誕生。此后,英偉達數據中心收入從 150 億美元飆升到截至 1 月的財年里的 1152 億美元,足足十倍。
“是三年、五年還是七年?”Latham & Watkins 的副主席 Haim Zaltzman(長期從事 GPU 融資業務)表示,目前沒有可參考的長期使用記錄,這對融資影響巨大。
樂觀派:6年!
業內不少巨頭給出的答案比較統一:6年!
Google、Oracle、Microsoft 等基礎設施巨頭認為其服務器可以用長達 6 年。
但微軟似乎最近有所調整:它們也可能更快折舊——微軟在最新年度文件中稱其計算設備的壽命為 2 至 6 年。
此外,一些英偉達客戶認為 AI 芯片會長期保值,因為舊 GPU 對部分任務仍有需求。CoreWeave(大量采購 GPU 并出租)自 2023 年以來一直按照 6 年折舊周期來計提。
CoreWeave CEO Michael Intrator 表示,他們對 GPU 壽命的判斷是“數據驅動”的。
他曾對外表示,公司手上的 A100(2020 年發布)全部租滿,還有一批因合同到期而釋放出來的 H100(2022 年發布),立即以原價 95% 的水平售出。
“所有的數據都在告訴我,這些基礎設施是保值的。”
不過,市場卻啪啪打臉。CoreWeave 在財報后股價仍跌了 16%,今年高點以來已跌去 57%,反映了市場對 AI 過度投資的擔憂。Oracle 也從 9 月高點跌去 34%。
懷疑者:GPU 只能用 2 到 3 年?
最激烈的懷疑者之一是著名做空者 Michael Burry,他最近披露了自己正在做空英偉達和 Palantir的倉位。為什么?
Burry 認為 Meta、Oracle、Microsoft、Google 和 Amazon 都高估了 AI 芯片的使用壽命,從而低估折舊。他認為服務器的真實壽命只有 2–3 年,這會導致企業利潤被“虛高”。
對于這個言論,Amazon 和 Microsoft 拒絕了回應;Meta、Google 與 Oracle 也尚未置評。
黃仁勛暗示:前代 GPU 會提前“過氣”!
AI 芯片可能在 6 年內貶值,原因包括:
- 硬件磨損
- 技術更新太快導致迅速過時
- 雖可運行任務,但成本效益大幅降低
英偉達 CEO 黃仁勛早已有暗示。當英偉達發布新一代 Blackwell 時,他調侃說上一代 Hopper 價值會暴跌:
“當 Blackwell 大規模出貨時,你根本送不出去 Hoppers。”“雖然還有些場景 Hopper 能用……但不多。”
英偉達現已從兩年一代加速到一年一代,AMD 也同步提速。
亞馬遜今年早些時候還將部分服務器資產的壽命從 6 年調降至 5 年,理由是 AI 技術迭代速度更快。
與此同時,其它云廠商卻在拉長新服務器的壽命預估。
微軟:別在單代 GPU 上“押重注”
關于這個問題,微軟 CEO 納德拉在本周表示,公司正刻意拉開 GPU 采購節奏,不愿在單一代產品上投入過多。
他指出,現在英偉達新舊 GPU 的競爭更激烈。
“我們最大的經驗之一是英偉達遷移速度變快了。我不希望被某一代 GPU 的 4–5 年折舊周期套住。”
其實,說到底,還是這個行業發展實在太快了。
首先,納德拉也提到了,英偉達的發布節奏從兩年一代變成了一年一代。即便硬件壽命沒變,但價值衰減速度暴漲。
其次,雖然推理成本可以降低,但代際更新的GPU顯然,速度更快。而舊的 GPU 能跑,但速度變慢、整體下來的算力成本卻會變高,經濟上不劃算了。
再者,二手市場需求變幻莫測。有些行業用舊卡完全夠用,有些任務必須用最新架構。這就形成了極其神奇的價格波動。
所以 GPU 并不是物理壽命上的壞掉,而是從實際業務上不劃算了:“還能跑,但跑得不值錢。”
關于GPU能撐多久?大家有何看法?
參考鏈接:https://www.cnbc.com/2025/11/14/ai-gpu-depreciation-coreweave-nvidia-michael-burry.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