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3.6 進“養老模式”了嗎?一年沒大更新,穩得讓我有點慌
我一直以為前端三巨頭里,Angular 一路在減法,越發順手不整幺蛾子;Next.js 方向感強但“位置感”時常讓人摸不準;Vue.js 呢?就在那里——不花哨、不造大新聞,主要做維護與修 Bug。穩定,仿佛變成了它最體面的賣點。
上一次寫 Vue 的文章還是一年前,主題是 Vue 3.5 發布。今天回來看了眼博客和版本號,意外發現:3.5.x 還在續命,3.6 沒到正式版。
或許這也說得通?也許 Vue 已經“足夠完整”,沒太多必須添加的東西。對比之下,Angular 都 21 了還在持續上新。于是我把 3.5.x 的改動翻了一遍——畢竟短期內我們能拿到的,也就這些。
3.5.x 都改了啥?更多是“縫縫補補”,少有“哇哦時刻”
我瀏覽了變更記錄:最新是 3.5.22(2025-09-25)。說實話,絕大多數是 Bug 修復,只有一條與 Shadow DOM 相關的小特性,然后就,沒了。
這份 changelog 的氣質很像 PHP / Python 這種“老而彌堅”的選手:修復多、特性少。這不是壞事——但也不性感。
這就引出了標題:Vue 是不是進入“維護期”了?我不覺得這本身是負面。如果已經夠好,新增自然放緩;更何況,沒有頻繁破壞性升級,你不用隔三岔五重構,一年穩定對中大型項目來說是福報。
然而,我還是能感到一點創新疲乏。并且,真要說“無事可做”嗎?并不。目前 Vue 倉庫有 406 個 PR、671 個 Issue(對一款“輕框架”而言不算少),有點堆積的意味。
“還沒發”的改進:從 linter 到語法糖,都卡在“快好了”
一個需求很火:從現有 linter 遷移到 oxlint。另外我看到一個非常順手的簡寫提案(對 v-model 的屬性綁定語法糖):
<template>
<!-- before -->
<OrderToggle
v-model:is-ascending="isAscending"
v-model:sort-order="sortOrder"
v-model:category="category"
:categories
/>
<!-- after -->
<OrderToggle
v-model:is-ascending
v-model:sort-order
v-model:category
:categories
/>
</template>4 月就做出來了,至今沒發。 我還看到 121 個打了“ready to merge”的 MR 在排隊等落地。比如一個 v-model 的 fix:number 修飾符應當同步更新 input 的值,三周前兩位開發者已批準,仍未合并。
所以,事很多,人也不算少,就是推進慢。我去翻了分支和 tag,結果還真有:v3.6.0-alpha.1/alpha.2!但,那邊動靜也不大。從我的觀察看,Vue 需要更多人手。現在的節奏,的確偏慢。當然,也可能只是我的主觀看法。畢竟落地了不少公司,如果這些公司能進一步反哺社區開發,速度與勢能都能上一個臺階。
“維護期”是壞事嗎?穩定是福,但創新也要有“脈搏”
好的一面:
- 穩定意味著心里有底:你不必總被破壞性升級追著跑。
- 迭代可控:一年沒大地震,對長線項目是友好紅利。
- 生態成熟:文檔、周邊、最佳實踐都穩定產出,團隊協作成本更低。
可惜的一面:
- 新鮮感不足:開發者會感到“缺少探索興奮點”。
- 排隊效應:PR/MR 堆積、“ready to merge”久等,會磨耗貢獻者熱情。
- 錯失窗口:當別家在語法糖/編譯優化/生態聯動上提速時,慢半拍就是真半拍。
“3.6 到底在路上嗎?”現狀快照
- 已見標簽:v3.6.0-alpha.1 / alpha.2。
- alpha 活動度:低,短期內難言穩定版時間表。
- 社區信號:等待合并的改進不少,人手是瓶頸的猜想并非空穴來風。
我的判斷:
- 若你要的是“可預期的生產力”,當前節奏完全能滿足;
- 若你指望 Vue 在語法、編譯、生態協同上連續放大招,短期內要調低期待。
結尾三問
- 對你的業務,穩定是否>新特性?——如果是,Vue 現在的節奏就是最佳平衡。
- 團隊是否能接受“慢而穩”的外部節拍?——如果能,OK;如果不能,要么補以自研腳手架與約束,要么在選型階段拉通對比。
- 是否愿意向上游貢獻?——哪怕是文檔、測試、Issue 復現,都能縮短“ready to merge 排隊時間”,改善你我共同的生態。
總結
Vue 不是“停更”,更像“長線穩住”。 如果你厭倦了“每月一重構”的刺激,這份穩定正中下懷;如果你渴望“每個小版本都有驚喜”,現在的 Vue 會讓你有點空落落。創新與穩定本來就是蹺蹺板——你站哪頭,決定了你對 Vue 當下節奏的滿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