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自研”模型套殼國產開源?網友:畢竟好用又便宜
美國頂流AI產品“套殼”中國開源大模型,這事兒上“熱搜”了(doge)。
??網友都在感嘆:大家都認為中國大模型正在迎頭趕上。不,它們已經趕上了。

事情是這么個事情:
AI編程TOP應用Cursor和Windsurf最近不是前后腳發了新模型嘛。前者打出“自家首個編碼模型”、“智能體編程最佳方式”的旗號,后者自稱“速度新標桿”。
您猜怎么著?
有網友發現,Cursor的這個Composer-1怎么干著干著活就嘮起中文來了?

Windsurf的SWE-1.5背后,則很有可能是智譜的GLM 4.6……

“基于領先開源模型”
Cursor自家首個模型Composer隨著Cursor 2.0新版本發布,是一個“編程智能體模型”。
官方的說法是,該模型專為在Cursor中進行低延遲的代理式編碼而打造,大多數任務都能在30秒內完成。

同樣,Windsurf的新模型SWE-1.5也主打一個快速:
和芯片廠商Cerebras合作,速度能達到每秒950個token,是Claude Haiku 4.5的6倍,Sonnet 4.5的13倍。
基礎模型方面,Cursor官方有點支支吾吾:

Windsurf這邊則明確寫了:SWE-1.5是在“領先的開源模型基礎上”,使用定制Agent框架和真實環境中的端到端強化學習打造的。
至于是哪家開源模型,Windsurf也沒有明說。
但在Hacker News上,有人直接點明:Cursor和Windsurf新模型背后都是智譜的GLM。

此言并非空穴來風,Cursor這個新模型被發現,會推理著推理著就開始說中文:

還有人發現,Cursor Composer-1和DeepSeek用的是同樣的分詞器。

Windsurf這邊,還被直接套話,“狼人自爆”:我是由智譜開發的GLM。

事情一發酵,網友們炸了鍋。
歪果網友be like:我們應該開始學中文了?

還有國內網友調侃:這邊一開源,那邊就自研。(doge)
理性來說,中國在開源領域確實走在前列。

事實上,中國的開源模型在各種開源性能榜單上占滿TOP5、甚至TOP10早已不是新聞。下載量上也可見一斑——Qwen3是HuggingFace上下載量最高的模型之一。

并且不僅物美,還很價廉。

那么對于不少初創公司而言,問題就只剩下……
DeepSeek,Qwen,還是GLM?(手動狗頭)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與“套殼”無關,是訓練語料的事。

Anyway,對于初創公司而言,在現在這個階段,從0開始花費數百上千萬美刀去訓練模型,本就是不符合商業邏輯的事。
在越來越強大且越來越便宜的開源模型基礎上構建應用、打造垂類模型已經成為理性之選。
而現在,恰恰是中國開源力量,站在舞臺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