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該選誰?npm vs yarn vs pnpm
包管理器是現代 JavaScript 開發的地基。可當主角是 npm、yarn、pnpm 三強時,選擇就像站隊。三者我都用過——這篇就把它們的差異、取舍場景以及我的實際選擇講清楚,便于你按團隊與項目做決定。
1. 基礎對比:它們共同做的事
工具 | 開發方 | 首發年份 | 命令 |
npm | Node.js 團隊 | 2010 |
|
Yarn | 2016 |
| |
pnpm | 開源社區 | 2017 |
|
三者都會安裝依賴、管理 package.json、生成鎖文件;但底層機制差別很大。
2. 速度與性能
- npm (v7+):比老版本快多了,但仍會安裝大量重復包。
- Yarn v1:緩存友好、速度不錯;Yarn v2+(Berry) 引入 PnP,但采用度較低。
- pnpm:利用內容可尋址存儲與 symlink,既省時又省空間,體感“起飛”。
? 結論:pnpm —— 大型項目或 monorepo 的差距尤其明顯。
3. 磁盤占用
- npm / yarn:傳統
node_modules結構 → 重復多。 - pnpm:全局 store + 鏈接 → 最小重復。
? 結論:pnpm —— 多項目協作能省出幾個 GB。
4. 依賴解析策略
- npm:扁平化依賴樹,易用,但可能掩蓋不嚴格的依賴聲明。
- Yarn:v1 略嚴;v2+ 的 Plug’n’Play 更嚴格。
- pnpm:天生更嚴格,鼓勵更干凈的依賴聲明。
? 結論:視風格而定
- 想要更嚴格與“聲明即事實”:選 pnpm。
- 想要更高兼容性(舊工具、遺留生態):選 npm / Yarn v1。
5. 生態兼容性
- npm:幾乎“哪里都能用”。
- Yarn:支持范圍也很廣。
- pnpm:大多場景 OK,但少數老工具假設扁平
node_modules時可能踩坑。
? 結論:npm,但 pnpm 正在迅速追平。
6. Monorepo 支持
- Yarn Workspaces:成熟、常用。
- pnpm Workspaces:最快、最干凈。
- npm Workspaces:加入較晚,還在演進中。
? 結論:pnpm —— 配置簡單、性能亮眼,契合現代工具鏈。
7. 我的實際選擇
- 個人項目 / monorepo:我更常用 pnpm。
- 面向最大兼容的客戶項目 / 開源工具:選 npm 或 Yarn v1。
- 歸根結底:結合團隊習慣、工具成熟度與項目體量決策。
該怎么選?
使用場景 | 推薦 |
新手或小團隊 | npm (兼容面最廣) |
Monorepo / 企業級項目 | pnpm (更快、更現代) |
團隊已在用 Yarn v1 | 繼續用 Yarn v1 |
Bonus Tips
- 想從 npm 遷到 pnpm? → 刪除
node_modules,安裝 pnpm,執行pnpm install即可。 - 用 corepack(Node.js ≥ 16.10 自帶)統一管理 npm / yarn / pnpm 版本。
- 在 CI 中固定包管版本,避免環境不一致。
總結
選擇包管理器不止看“裝包有多快”,還要考慮一致性、磁盤占用以及團隊共識。從 npm 起步沒錯;但到了 2025,pnpm 的體驗與收益真的不容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