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AI或摘千禧年大獎!華人博士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首次捕獲奇點
千禧年大獎難題,終迎來曙光!
今天,谷歌DeepMind與NYU、斯坦福四大頂尖機構,發布了一篇20頁的重磅論文——
他們用AI在三種不同流體方程中,發現了一系列新型不穩定「奇點」族。
圖片
這些「奇點」是數學物理學中的重大謎團。
一般來說,數學家們描述「流體運動」時,常用納維-斯托克斯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s)來表示。
生活中,氣流抬升飛機機翼,或是漩渦颶風形成,都屬于這一范疇以內。
圖片
然而,在流體力學中,某些極端場景之下,這些方程會出現「崩潰」(break),預測出不可能存在的無限值。
一大關鍵挑戰在于,如何去找到方程中「不穩定奇點」?
由此,谷歌DeepMind團隊借助「物理信息神經網絡」(PINN),將方程直接編碼到神經網絡的損失函數中,最小化其輸出與方程要求之間的差異。
圖片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509.14185
結果,他們觀察到了一個清晰且出乎意料的模式:當解變得越不穩定時,其關鍵屬性之一會無限接近直線分布。
這揭示了,這些方程中此前未被發現的、具有全新底層數學結構。
簡單來講,當奇點越來越「不穩定」,其行為匯聚成線性分布,呈現出驚人的規律性。
圖片
也就意味著,流體力學百年難題,被谷歌AI找了新解!
它將為數學、物理和工程學帶來全新突破,對天氣預報、洪水模擬、航空動力學,乃至心血管研究,意義重大。
圖片
圖片
圖片
千禧年大獎難題,百年未解
萬事萬物,都遵循著定律。
幾個世紀以來,數學家們建立了各種復雜的方程,來描述流體動力學背后的基本物理原理。
他們希望精心構建出一些,讓理論與實踐相悖的場景,從而預測在物理層面絕無可能發生的情形。
在這些情形中,速度、壓力等物理量會趨于無窮,被稱之為「奇點」(singularity)或「爆破」 (blow up)。
圖片
只有搞清楚了「奇點」,才能看到流體動力學方程的根本局限,加速人類理解物理世界運行方式。
其中,穩定性是奇點形成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特性。
若是一個奇點在微小擾動下仍能保持穩定,它就被認為是「穩定奇點」。
反之,「不穩定奇點」的形成則需要極為苛刻的條件。
數學家們相信,復雜無邊界三維「歐拉方程」和「納維-斯托克斯方程」,不存在穩定的奇點。
1822年,法國數學家Henri Navier首次提出描述流體運動基礎方程。23年后,愛爾蘭數學家George Gabriel Stokes對其進一步完善。
這就是,「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真正誕生的源頭。
圖片
一直以來,數學家們仍未解決,其核心難題在于——證明方程解總是「光滑的」,或在某些條件下產生「奇點」。
簡單來說,平靜的海面突然掀起海嘯的原因,與這個關鍵問題的解決有著重要的聯系。
圖片
「納維-斯托克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光滑性,是克雷數學研究所設立的六大「千禧年大獎難題」之一。
誰要攻克了這一難題,就能拿下100萬美元大獎。
圖片
陶哲軒曾與合著者曾研究了納維-斯托克斯方程解的局部和全局行為。
這一次,谷歌DeepMind或將最先摘下這一難題的「圣杯」。
不穩定奇點,AI找到了
早在三年前,谷歌DeepMind聯手NYU斯坦福、布朗大學等團隊開始秘密攻關。
這個團隊,不僅有全球頂尖的數學家,還有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
論文中,合作者們采用了一種全新AI方法,首次在三種不同的流體方程中,系統性地發現了一系列不穩定「奇點族」。
研究流程圖
研究過程,主要包含兩個主要階段:
1. 找解階段
首先在自相似爆破解的空間里「撒網」,找到可能成立的解,一個關鍵參數是標度率λ,以圖i伯格斯方程為例。
隨后,迭代方法優化機器學習流程(圖ii),并提升解精度。
實際算出來的候選解(圖iii)和其精度,會幫合作者調整數學模型和神經網絡結構。
比如,怎么變換輸入坐標、怎么設計輸出場,都屬于「歸納偏置」。
最重要的一步來了,研究人員采用「物理信息神經網絡」(PINN),搭配高斯-牛頓優化器與多階段精煉訓練方案,在尋找標度率λ同時,生成高精度的候選解。
2.分析階段
找到候選解之后,團隊通過偏微分方程將其線性化,來分析其穩定性。
結果,他們發現了「不穩定模態」——任何微小擾動,都會使系統偏離爆破解軌跡。
由此,通過量化穩定程度,最終找到了高精度的穩定/不穩定奇點。
如下所示,研究人員意外發現,隨著解的「不穩定階數」(即解偏離爆破的獨特方式數量)增加,參數λ的值形成一條清晰的直線模式。
圖片
這種模式,在不可壓縮多孔介質(IPM)方程和Boussinesq方程中,清晰可見。
這暗示著,可能存在更多不穩定的解,而它們對應的λ值預計也將落在同一條直線上。
圖片
此外,研究還展示了更多可視化的栗子——下圖是,其中一個方程所計算出的渦度 (Ω) 場。渦度是衡量流體在空間每一點上,旋轉劇烈程度的物理量。
圖片
再比如,在發現的所有不穩定性中,沿著一個軸穿越同一渦度場的一維切片圖。
圖中顯示了奇點,隨不穩定性增加的演變過程。
圖片
物理信息神經網絡:PINN立大功
之所以能發現這些奇點,谷歌DeepMind融合了多項ML技術。
具體來說,論文使用了「物理信息神經網絡」(PINN),去捕捉不穩定奇點。
傳統的神經網絡,需要從海量數據集中學習,而PINN則不同。
它直接嵌入物理定律,訓練網格去匹配方程的預期,通過最小化「殘差」,即網絡解與方程要求之間的偏離量,從而「學會」遵守物理規律。
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DeepMind團隊并非簡單應用PINN,他們將數學家的直覺和洞察,嵌入到了AI的訓練過程中。
團隊還融合了機器學習技術,如二階優化器,開發出一個高精度框架,將PINN計算精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更直觀理解,其所處理的最大誤差,相當于在預測地球直徑時,將誤差控制在幾厘米之內。
圖片
正如論文一作Yongji Wang所言,「通過嵌入數學見解,并達到極致精度,我們將PINN改造成為一種能夠發現『幽靈般』奇點的探索工具」。
數學新紀元,鎖定下一個圣杯
谷歌DeepMind最新研究,代表了一種數學研究的新時代——將數學洞察與AI融為一體。
它為流體動力學注入了全新的解,有助于數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攻克長期挑戰。

或許未來,計算機輔助證明,將能攻克科學領域世紀難題,迎來全新紀元。
今年1月,Demis Hassabis曾在一次采訪中暗示,團隊即將解決一個千禧年大獎難題,并未具體說明。
如今看來,他所指的便是納維-斯托克斯方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