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GPT-5正式發布,更快、更強、更智能,人人都能免費用!
剛剛,OpenAI 發布了 GPT?5。這次它不再主打多模態或速度,而是回歸語言模型的核心:更強的理解力、推理能力和執行力。
它不再只是一個更強的模型,而是一個真正會“動腦子”的智能系統。
不是單個模型,而是一整個系統
GPT?5 最大的升級,不在于參數量的堆疊,而在于架構的徹底變化:它從一個模型,變成了一個多個子模型協作的系統。你看到的還是一個 ChatGPT,但背后其實是多個模型在分工配合:
- 快速模型:響應迅速,用于處理大多數日常提問;
- 推理模型:專門負責復雜邏輯、數學計算和編程任務;
- 智能路由:會根據提問的類型、難度,甚至用戶語氣,自動決定該切換哪個模型。
比如你在對話中加一句「認真想一想」,它就能識別并啟用“深度推理”模式。對用戶來說一切無感,但背后早已完成一次智能切換。
目前面向普通用戶,GPT-5提供免費、Plus和Pro三種模式。
性能提升,測試成績幾乎屠榜
GPT?5 在多個評測中全面刷新成績:

在編程方面,GPT-5 的編碼性能超越了 Claude Opus 4.1,成為全球“最強”的編碼模型。它在 SWE-Bench 上的準確率達到了 74.9%,略高于 Claude 的 74.5%。

支持超長記憶,還能調節推理風格
GPT?5 的上下文窗口再次突破,支持最多 40 萬個 token(含輸入與輸出):最多可處理 272k 輸入 + 128k 輸出。
另外,新模型加入了多個可控參數,讓生成行為更可控:
- reasoning_effort:控制推理深度(minimal / low / medium / high);
- verbosity:控制回答長度(簡潔 / 中等 / 詳細);
- 執行長任務時,會自動播報進度,更像一個條理清晰、可靠的執行者。
多個版本,按需選擇
GPT?5 并不是一個單一模型,而是一整個產品族,適配不同場景需求:
- gpt-5:標準主力版,適合深度推理、多步驟任務;
- gpt-5-mini:輕量版,適合對成本更敏感的用例;
- gpt-5-nano:速度極快,適用于對延遲要求極高的系統;
API 性價比超預期
GPT?5 的定價策略相較 GPT?4o 更具吸引力:
- 輸入 token 單價是 GPT?4o 的一半,輸出價格基本持平;
- 輸出中包含用于推理的“不可見 token”,也就是說相同內容可能會用更多 token;
- 短時間內重復使用相同輸入 token 可享受 90% 折扣 —— 聊天類產品非常適合;
- 支持 token 緩存、精細控制,甚至可以選擇不同的“推理等級”以控制成本和效果。

寫在最后
GPT?5,不只是更強了,而是更“像個會思考的人”。
如果說 GPT?4o 是那個反應敏捷、表達清晰的聰明助手,GPT?5 更像是你值得信賴的搭檔。你問一句「這事能搞定嗎?」
它會默默點頭,然后開始分析、分步驟推進,直到把事情辦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