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接下來會很難!以及我的5個建議
01.疫情下的企業,有多難?
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著神州大地,疫情蔓延、企業復工延遲、員工無法回城上班,讓許多企業老板們面臨巨大的困難和挑戰。
西貝賈國龍,作為餐飲巨頭老總,他曾發出感慨: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按西貝的說法,算一算賬,餐飲的凈利潤率15-20%,房租、人工各占15%,如果沒有收入的話,每個月的人工、房租是硬支出,歇一個月要干兩個月才能把虧損補回去。不難看出,看似美好的商業模式,其實都十分脆弱,再次提醒我們,企業現金流非常非常重要。
新東方俞敏洪,曾表示:這場疫情,給新東方帶來了嚴峻考驗,新東方地面課堂全面停課。上百萬寒假班的學生面臨不能上課的局面。比較好的方法就是把課堂搬到線上,讓愿意的學生在家里上課。
可是,一夜之間,從線下轉線上,并不容易,首先新東方的在線系統并沒有準備好,其次新東方的老師大部分沒有在線授課經驗,再者家長和學生是不是愿意在線上課也是個問題。但不管怎樣,轉變總比坐以待斃要好,否則接近三十年的新東方,將會山崩地裂。
行業大佬們面對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尚且不樂觀,可想而知那些中小企業、初創企業,面臨的形勢有多嚴峻。
“她拍“創始人王宏達,他提供的一張微信群聊天截圖,里面都是創業者。
王宏達說,這是一群非常優秀的創業者,也是平日里最趾高氣揚的一群人。在現在這么糟糕的大環境下,都紛紛卸下防備和尊嚴,相互鼓勵:“卡死現金,拋下面子,放下身段,積極和員工溝通,跪著也要活出去。”
我們可以看到,在疫情的蔓延下,不僅僅要重視自己的身體和安全,還應該重視起來的,就是企業的生存問題,疫情持續下去,會有很多的企業面臨倒閉,很多的員工面臨失業的危機。
02.哪些行業受疫情影響很大?
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主要是第三產業,以線下服務業為首,如:線下大賣場、門店、酒店、線下培訓、餐飲、物流等等。其次是第二產業,以制造業為代表,如各類工廠、輕加工作坊等。
簡單說,就是依靠人提供服務的行業,以及服務對象是人的行業,是本次疫情當中受影響比較大的,因為大家都不出門,既沒人干活,也沒有顧客。
可見,受影響的不是一家兩家公司,是整個行業,對于職場人來說,即使想跳槽,到時也沒地方可跳。
疫情已然發生,國家困難、企業困難,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心態放平,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了解了疫情對行業及企業的影響,下面是我給大家的一些建議:
03.判斷自己所在公司受影響的程度
以下的截圖來自一位讀者的朋友圈,從中也可以看出些目前的情況。
我們都知道,去年就已經是寒冬了,很多大企業都已經進行了裁員,更何況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企業和職場人,都不會太好過。
要多關注自己所在公司的經營狀況,疫情對企業的影響是很復雜的,也不是說所有的企業都受到不好的影響。對于一些互聯網公司來說,反而是有促進作用的,比如:買菜App、游戲、在線視頻、在線教育等等。有很強的馬太效應,這些行業里面,收益的主要是頭部公司。
結合行業的數據,以及企業內部的數據,如:App的DAU、新顧客量、老客戶續約率、行業數據等等,來作綜合作判斷,這些數據更客觀真實,比起老板給你的畫的餅更可信。
如果企業主要靠融資在支撐,要考慮到疫情之下,資本方會變得慎重起來,建議要盡快落實資金,落袋為安,不要再糾結一些細節條款。
建議各位做一個審時度勢的人,從一個更客觀、更全面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公司。一旦確認自己所在的公司處境不妙,要盡早做打算,千萬避免做最后一個被通知的人。
04.不要隨便跳槽,非常時期,能忍則忍
外部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就不要任性了,能忍則忍,盡量不要跳槽。
正常情況下,在公司里呆得不爽,自己才華側漏,又得不到很好的施展,忍無可忍,一走了之,誰也不會攔著你。但是在目前形勢下,我勸你再忍一忍。
就目前的疫情來看,企業復工、招聘市場回暖,還需要一些時間,跟往年的金三銀四不同,預計起碼推遲兩到三個月。
況且,許多企業在疫情當中業務受挫,也會勒緊褲帶過日子,對企業來說會選擇先活下去,不會有多余的招聘名額放出來。崗位在減少,找工作的人又多,你就想想將面臨什么樣的求職壓力吧。
05.已經在找工作的朋友,要適當降低預期
如果已經在找工作,我建議你繼續找,但是要降低預期,一方面職位在減少,另一方面職位的質量在下降。
跟AI、區塊鏈正火的時候不一樣,只要是個人,懂點算法就很好要價,企業給得也爽,到處都在搶人,晚了還搶不到,這樣的日子也不能說一去不復返吧,只是眼下的情況不同了。
總之,高昂的頭顱要適當低下來,談價錢的時候,該讓步的讓步,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總要吃飯的,先讓自己活下來再說。
06.如果看好目前的公司,就留下來共渡難關吧
如果判斷公司的基本面不錯,眼前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可以選擇跟公司一起共渡難關,要做好一年之內沒有獎金,甚至降薪的思想準備。挺過去了,公司大概率不會虧待你的,但也不要趁火打劫,要這要那,別忘了在公司面前,員工個人始終是弱勢群體。
另一方面,老板的人品也是重點考量的方面,見過很多能夠共患難,不可同富貴的老板,這不是簡單的在商言商,這是人品格局問題,承諾的就要兌現,這是為人最起碼的底線吧。
究竟要不要跟公司共患難,就需要你自行判斷了。
07.相互選擇的時候到了,誰也別為難誰
如果決定要離開,就好聚好散,做好交接工作,圈子遠比你想象的要小,大家都是成年人,鬧得不歡而散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該爭取的權利也要盡力爭取,懷著感恩之心對待前公司、對待前同事,都說離職交接最能看出一個的人品。說不定正有一雙眼睛默默地注視著你,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正是因為你當初的善始善終,贏得了一個合作伙伴,甚至一份真情,誰又能說不可能?
疫情之下,我的一些建議,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在看、轉發朋友圈,感謝你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