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與AR技術加持 中外四大數字化轉型案例帶來的啟示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在技術驅動時代發展的當下,全球企業都在歷經數字化轉型的洗禮,然而轉型的目標不是為了數字化,也不是為了成為一家數字公司,而是要通過數字技術保護和提高自身的業務和服務水平,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優勢。
數物人融合的3P戰略 為工業企業賦能
PTC作為一家傳統的軟件公司,早已看清了數字化發展的大趨勢:未來是萬物互聯的世界,人機交互的方式必將改變未來。基于以上兩點,PTC率先邁開了轉型的步伐,通過收購ThingWorx和Vuforia,完成了技術理念驅動下的戰略決策,并形成了企業的產品戰略以及未來發展路徑。
在2018 年底召開的PTC Forum大會上,PTC提出了全新的“數-物-人”融合的3P戰略,為工業企業賦能,助力客戶達成業務目標。3P分別是Product:通過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實現差異化;Process:通過對企業內部流程和對外服務流程的優化,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People:通過AR技術優化企業的服務、生產和銷售過程,提升員工生產力。
在近期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PTC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劉強為記者介紹了PTC助力企業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典型案例。
ThingWorx平臺 助力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Elekta是來自瑞典的一家從事大型醫療設備生產的上市集團,該公司致力于生產可改善、延長和挽救癌癥和腦部病患者生命的領先設備和軟件,該公司的Elekta IntelliMax® 通過PTC ThingWorx平臺,可提供安全控制的遠程訪問和機器預測性維護。
ThingWorx給Elekta帶來的價值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預防,增強了預測性維護能力,從服務上線以來已執行了600多項預防措施,遠程解決了30%的機器問題。二是避免停機時間,截至目前已經避免了超過2個小時的臨床停機時間,已有6位病人受益,避免了可能對患者治療產生負面影響的意外臨床停機。三是減少出差時間和成本,由于遠程解決了產品的部分故障問題,減少了1/3的出差時間,大幅降低了人員和交通成本。四是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降低了服務成本,提高了Elekta的綜合競爭力。
先進的物流裝備和能源裝備供應商——中集集團下屬的青島冷箱工廠,借助PTC的ThingWorx平臺連接MES,形成了一體化工廠信息平臺、數據應用平臺,實現了全程可視化運營。青島冷箱部署物聯網平臺后,通過不斷優化單箱能耗,在六個月內節省電力的比例從5%提升至13.2%,初步估算每年將節省電力成本超過1億元。此外,青島冷箱借助ThingWorx平臺對發泡工藝進行優化,使其大型集裝箱的保溫率提高7%,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大幅提升了中集集團的市場競爭力。
ThingWorx打通博世產品流程 形成自動化服務
大型制造企業經過長期的信息化投入,煙囪式的系統非常多,積年累月后系統之間的互聯以及數據的可視性較差。隨著物聯網的興起,大型制造企業興起了工業互聯網建設潮流,然而數據采集起來做什么、怎么做卻不甚明了。
工業4.0戰略是德國針對自身特點推出的彎道超車計劃,德國的大型制造企業也在工業4.0實踐領域進行了諸多嘗試。劉強表示,博世是德國的大型工業企業,已率先運用ThingWorx平臺交付互聯產品服務。博世的互聯產品通過ThingWorx工業物聯網系統獲取設備ID、設備類型、警報內容、設備位置等信息,與Salesforce的CRM系統連接,在設備發出故障警報信息時可以自動創建服務工單,獲取詳細的資產信息,從而進行維修或更換備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動化流程。
創建工單后,即可通過設備ID查詢是哪一個客戶的哪個設備出現了故障,并獲得客戶信息、現場地址等,方便在維修過程中與客戶聯系。假設此時是過濾器損壞,接下來與PTC Windchill PLM系統的BOM連接,根據工單信息找到跟CytroPac模型匹配的過濾器的部件編號,與SAP的ERP系統連接,調用過濾部件的庫存信息,更新工單,從最近的地點下單,安排現場服務。這一整套流程都是通過產品的ID進行關聯,通過物聯網系統,在CRM、PLM、ERP系統之間建立數據關聯,進行流程的優化,從而實現自動化服務。
Vuforia增強現實技術應用取得階段性成果
以上是數物融合的三大經典案例,再來說說人,如何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企業的客戶服務水平呢?這就需要借助增強現實(AR)技術的力量。收購Vuforia后,PTC在AR領域開辟了大量的實際應用案例和應用場景,其中排名前五的應用場景為服務、制造、銷售與市場、設計、培訓和操作。
在客戶服務領域,借助AR設備,通過一步步的操作指引,能夠讓新手服務工程師也能具備老員工的優秀技術水平,還可以通過遠程專家的現場指導,實現服務的標準化。在生產制造領域,機器設備的組裝、配件的更換都需要熟練的技術工程師來操作,有了AR后將變得更加簡單,容易上手。在銷售和市場方面,大型的產品設備(如挖掘機)在發布會和銷售環節很難拿到現場為客戶直接展示,通過AR展示則更加直觀。設計、培訓和操作領域也是同樣的道理,PTC與微軟合作,通過HoloLens眼鏡加快混合現實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例如通過HoloLens眼鏡,工人能夠按照AR眼鏡中指導的操作步驟完成一步步的組裝,達到熟練工人的組裝能力和水平。
“3P戰略的背后是工業互聯網平臺ThingWorx和AR平臺Vuforia兩大核心技術的支撐。”劉強強調,近兩年,PTC已與Rockwell、微軟和ANSYS建立戰略合作。其中,Rockwell是OT領域的佼佼者,而PTC在IT領域見長,雙方合作在優勢互補的同時,能夠將IT和OT進行深度融合,這恰恰是工業互聯網進一步推進過程中的一大挑戰。PTC與微軟的合作主要在云和HoloLens兩個方面:首先,在全球選擇微軟Azure作為首選云平臺,提供ThingWorx托管服務;其次,剛剛發布的HoloLens 2背后用的就是Vuforia的技術。與ANSYS的合作則是為了提升PTC在仿真領域的能力。
隨后,劉強總結了PTC的三大綜合能力和競爭優勢:一是ThingWorx平臺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數據建模能力,標準化的接口支持市面上大多數的系統,能夠快速建立數據之間的關聯。二是IOT與AR相結合,滿足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三是ThingWorx工業互聯網平臺既能放在云上,也支持本地化部署,非常靈活。
如今IOT和AR業務已經成為PTC當之無愧的增長引擎,據華爾街的分析師預測,五年之后PTC 60%的收入都將來自于IOT和AR業務。相信在接下來的五年,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格局,將被PTC改寫,讓我們拭目以待。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