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WCDMA15例典型建網分析
WCDMA在海外的發展已進入成熟期,HSPA已經成為運營商建設WCDMA網絡的首選考慮,未來HSPA+/LTE平滑演進也已進入小范圍測試階段,網絡質量的好壞和差異化運營的能力,被直接反映在運營商的營收數字上。同時,海外3G運營商對合作伙伴的考察非常嚴格,不但包括廠家對產品設備的支持能力、保證網絡可持續發展的產品路標演進能力,還包括廠商是否擁有豐富的WCDMA網絡規劃優化經驗,以及工程實施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本期“全球經驗中國分享”甄選全球范圍內的優秀WCDMA網絡樣板,經過分析探尋適合的WCDMA建網運營之道。
3瑞典
標簽:3瑞典作為瑞典市場的后進入者不擁有2G網絡,處于3G網絡商用時期。
數字:截至2008年6月,3瑞典移動寬帶用戶約為236000,約占瑞典移動寬帶市場30%,并帶動全網用戶ARPU提高7%。
3G策略:瑞典寬帶市場以包月的定價方式為主,其中移動寬帶價格與固定寬帶相當,基本為200瑞典(170元人民幣)克朗每月。2007年9月率先升級至下行7.2Mbps/上行1.4Mbps商用HSPA,覆蓋所有主要城市,截至2007年底HSPA覆蓋70%以上的人口。經常開展有針對性地市場推廣活動。3瑞典移動寬帶,主要依據用戶峰值速率的不同進行區分,包括預付費和后付費用戶。
設備商:愛立信
愛爾蘭O2
標簽:愛爾蘭第二大移動運營商。
數字:3G寬帶用戶的市場份額是32%,有著愛爾蘭性能最高的移動無線網絡。
3G策略:后發制人策略,由于前期網絡性能不佳,O2決定選擇愛立信將3G網絡替換,到2008年第三季度,O2移動Modem用戶迅速增長了8萬戶。采用將語音用戶盡量留在2G網絡的策略,以降低3G容量需求。
設備商:愛立信
德國O2
標簽:在德國四大運營商中,O2的ARPU值最高,秘訣是擁有大量的集團商業用戶。
數字:約9000個華為第4代基站覆蓋德國最富饒的區域。
3G策略:采用2G/3G共平臺的第四代基站3900系列替代原有老基站,并對原有站址100%重用。一個基站實現GSM和UMTS網絡的覆蓋,構建包含GSM/UMTS/LTE等多種無線制式的接入網。性能優良、覆蓋良好的現代化綠色移動網絡。
設備商:華為
法國Orange
標簽:法國最大的GSM運營商,2006年升級為HSDPA,2007年升級為HSUPA。
數字:計劃2008年底3G系統覆蓋70%的人口,99%人口得到EDGE的覆蓋,30,000個Wi-Fi熱點覆蓋。
3G策略:EDGE實現“廣覆蓋”,HSPA實現”高速率”。建網步驟為:
1.將GSM/GPRS軟件升級到EDGE,將移動數據業務覆蓋至全國;
2.將全部市區WCDMA網絡升級到HSPA,實現城市HSPA連續覆蓋;
3.在熱點地區完善Wi-Fi建設。
設備商:ALU
沃達豐意大利(Omnitel)
標簽:意大利最早實現HSDPA商用的運營商,也是沃達豐集團內最早實現HSDPA商用的成員。
數字:3000萬移動用戶,WCDMA已覆蓋78%人口。
3G策略:所有基站均支持HSDPA業務,HSDPA與R99業務采用共載波配置。以每月較低固定費率提供移動Internet接入。為了吸引3G用戶推出一系列促銷計劃,例如以較低費率讓用戶在周末可以不限量地使用PS業務。3G業務發展迅速,已經有約6%的基站升級為兩載波。計劃2008年年中升級為HSUPA。
設備商:ALU
新加坡StarHub
標簽:全球首個3G家用基站(Femtocell)商用網絡。
數字:華為已在全球部署超過20個Femtocell家用基站預商用和試驗網絡。
3G策略:在3G部署上已進入全新階段,正通過提升各種場景下的網絡覆蓋質量來提升用戶體驗。家用基站有家庭版和企業版之分,特別關注家庭和中小企業辦公室的室內覆蓋。企業版家用基站大小與電話機類似,家庭版的尺寸更小了一半以上,通過ADSL或LAN等寬帶方式接入到運營商的核心網,無須昂貴的傳輸和供電成本,即插即用。
設備商:華為
中國香港CSLNWM運營商
標簽:香港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全球首個SDR商用網絡。
數字:CSLNWM擁有約300萬的2G和3G用戶,同時擁有3個頻段4張移動網絡(GSM900MHZ、2個GSM1800MHZ和WCDMA2100MHZ)。
3G策略:多頻多網,化零為整。全新SDR的網絡融合解決方替換現有網絡:用一張2G/3G融合網絡替換原有四張網,實現了網管、傳輸、天饋、站點、機房等全方位“統一”。支持最低成本的高性能E-EDGE、HSPA+、LTE等持續演進能力。分布式基站大大降低工程難度,節省機房租賃費用和人力成本,加快建網速度。
設備商:中興通訊#p#
中國香港電訊盈科
標簽:HSDPA網絡升級至HSPA+,“新世代網絡”(“電訊盈科NextGen”)速率將激增三倍至21Mbps,HSPA+手機終端等設備也于2009年推出。
數字:2007年推出“1000M+”的家庭固網寬帶(1000Mbps的光纖寬帶),品牌概念通過廣告宣傳滲透至3G領域,號稱“數據高速公路、1000Mbps超高速上網服務”。
3G策略:HSPA+演進路標清晰,全IP。通過光纖干路保障HSPA的足夠帶寬,2009年在香港黃金地段提供全面的“HSPA+光纖”配置,超過1/3的基站將具備此功能。
設備商:華為
韓國KTF、SKT
標簽:全球最早大規模推廣商用RRH部署。
數字: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期間,KTF用戶數增長40多倍;2008年RNC需求翻倍。
3G策略:KTF、SKT均采用“視頻基礎”的附加服務作為3G的主軸的戰略。KTF實現用戶差異化服務,如在系統軟件開發上引入了區別對待不同優先級用戶的網絡機制;根據用戶簽約等級,在HSPA帶寬分配策略、接入控制、擁塞處理等方面提供差異化服務。優質HSPA網絡為SKT吸引商用客戶,如HSPA技術優勢確保HSPA業務在切換過程中無須回落到DCH,保證高速數據業務的服務質量連續性,完善了用戶業務感知。
設備商:ALU
中國臺灣三大運營商
標簽: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與遠傳電信。
數字:2008年三大運營商占有臺灣90%3G市場,總體用戶已超過1000萬
3G策略:支持LTE平滑演進,市場第一的2G/3G網間切換成功率。臺灣3G移動服務發展中心專業的3G團隊為三大運營商提供”一次到位”的完整服務:網絡設備、網絡建設、維運服務、商化咨詢、應用開發及網絡優化等解決方案。
設備商:諾基亞西門子
印度TATA電信
標簽:CDMA轉網GSM,并支持WCDMA和LTE。
數字:CDMA網絡覆蓋全國23個電信邦中的20個,現網用戶數超過2700萬。
3G策略:基于SDR技術的解決方案,清晰的GSM→WCDMA→LTE平滑演進路線。3G牌照發放后,現網基站只需在基帶部分增加WCDMA基帶板,射頻無須改動就可以同時支持GSM/WCDMA系統。避免在3G網絡建設過程中的大量投資,同時支持后續向HSPA+/LTE的平滑演進。
設備商:中興通訊
北美at&t
標簽:全球最大規模的3G網絡。
數字: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移動用戶數達7140萬,其中1100萬為WCDMA用戶;2007年底全網用戶數據業務ARPU值為$10.10。
3G策略:快速布署HSPA,2005年于建網初期就支持HSDPA。通過引入HSPA和業務平臺布局,提升了用戶在使用視頻、E-mail和瀏覽業務時的感知體驗。周全的網絡設計,成功抵御自然災害,如俄克拉荷馬州地區常年遭受颶風侵襲,拉遠型基站的BBU放置于地下掩體,具有專利的管線連接技術確保BBU和RRH之間傳輸能夠抵御四級颶風的攻擊。
設備商:ALU
北美Verizon
標簽:由美國兩家原地區貝爾運營公司----大西洋貝爾和Nynex合并建立BellAtlantic后,又在2000年6月與獨立電話公司GTE合并而成。
數字:正式合并后,Verizon一舉成為美國最大的本地電話公司,經營地域范圍幾乎覆蓋全美,并在歐洲、亞洲、太平洋等全球45個國家經營電信及無線業務。擁有1.4億條接入線,在美國住宅用戶市場上的占有率已達到三分之一。
3G策略:與沃達豐共同組建的合資企業VerizonWireless已宣布,選定愛立信和阿爾卡特朗訊作為該公司在美國的初步LTE網絡部署項目的首要網絡廠商。VerizonWireless將成為首家在美國提供商業LTE服務的無線公司。新服務將于2010年推出。
設備商:愛立信阿爾卡特朗訊
巴西BrT
標簽:快速部署,一階段站點40天內到貨安裝,二階段200多個站點130天內完成部署。
數字:BrT擁有全國20%的固網用戶及450萬GSM移動用戶。
3G策略:BrT基于業務發展,建設基于R6的WCDMA網絡,具備HSPA+及LTE演進能力,用戶規模15萬。基于全新SDR技術的BBU+RRU產品充分滿足快速建網需求,支持HSPA+平滑演進。
設備商:中興通訊
澳洲電信Telstra
標簽:2006年10月開通NextG,是全球目前速度最快的全國性HSPA網絡(上行1.9Mbps和下行14.4Mbps峰值速率)。
數字:澳洲電信3G用戶數為497萬用戶,市場份額為49%,有60多萬移動寬帶用戶,移動數據收入占總移動收入的30%。
3G策略:NextG下一代移動網絡是其移動數據業務收入增長的催化劑,2006年10月新網一經推出,Telstra就發現3G用戶出現迅猛增長,所以吸引優質寬帶用戶,提升網絡的ARPU值是Telstra采取的策略全覆蓋,包括廣大的鄉村區域,以應對固移寬帶替代需求。
設備商:愛立信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