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雙絞線故障排除實例
在網絡的組成中,可以說雙絞線是最基本的部分,可以說涉及到網絡的每個環節。從布線、網線制作、水晶頭壓制等各個環節,都是看起來最不起眼的地方,但是卻對網絡的正常運轉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在出現故障時,也存在著故障隱蔽性較高、排查困難等特點。對于因雙絞線引起的故障,輕則會導致單個節點出現網絡不通、網速低或者時通時斷的現象,而嚴重時則會形成環路等故障,對整個網絡產生影響。為了能夠引起網管員的注意,能夠從施工之初就嚴加監管,在這里筆者舉幾個常見的例子,希望大家能引以為鑒。
一、雙絞線跳線順序導致敬網絡故障
雙絞線的制作有著嚴格的規則,但是很多初級網管在制作時雙絞線時不按照規則來制作,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
案例癥狀
辦公室有一個節點,表現為網絡不穩定,例如打開網頁時經常需要刷新一下才能打開,使用QQ聊天發送信息時也經常超時,需反復發送才能成功,相同的情況還出現在發送郵件等服務上。
解決過程
筆者在碰到這樣的故障時,首先懷疑是交換機的端口問題,在網絡中心,給他在交換機上換了一個端口發現仍然有相同的癥狀。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到故障機器前,使用Ping命令,首先Ping本機IP地址,發現沒有絲毫的延遲,這樣可以判斷本地網卡工作是正常的(圖1)。

圖1
繼續使用Ping命令,嘗試與網絡里的其它服務器、網關、外網的DNS地址,做了不同的測試時發現都存會出現“Request time out”(請求超時)提示,而且頻率都基本相同。出現這樣的狀況,可以感覺出就是客戶機到交換機之間出現了故障,由于線路中間的狀態都是隱藏在管道中的,一般是不會出現故障的,因此只能從用戶端的雙絞線查起。
這一看恍然大悟,原來他的雙絞線制作時并沒有按照通行的A或B標來制作,而只是將兩端隨機一一對應,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出現網絡連接只有10MB,而且錯誤幀比較高,即出現時通時不通不穩定現象。
重新制作了雙絞線后,故障解決。后來詢問用戶得知,該雙絞線是他自己制作的,他在網上看到制作雙絞線要求兩端顏色一致,于是就自己制作了一根,殊不知對線的排列順序還有著嚴格的要求。
擴展知識:通常情況下,我們制作的雙絞線有直通線和交叉線兩種。其中直通線用于連接計算機與交換機之間,交叉線用于連接交換機與交換機之間。而制作網線的標準有兩種,即T568A和T568B,通常稱為A標和B標。其中標準A兩端線的排列順序為白綠、綠、白橙、藍、白藍、橙、白棕、棕;標準B端為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白、棕。如果是交叉線,即兩端分別采用T568A和T568B的排列順序即可(圖2)。

圖2#p#
二、外部環境導致水晶頭觸點氧化
具有一定規模的局域網,一般都是分級管理,即在布線時使用雙絞線或光纖連接到下級樓宇,然后再使用交換機分發到各個節點。這樣的好處是管理方便,而且可以省下大量線纜。但由此帶來另外一個問題,二級交換機存在的地點,在防塵、防濕以及溫度等方面很可能達不到機房的要求,這樣就會給網絡帶來安全隱患。
案例癥狀
公司有一臺文件服務器,讓各部分上傳文件進行共享使用。某天,部門某員工報告說上傳文件時速度非常慢,甚至有時還提示“網絡資源不可用”。經檢查文件服務器運轉一切正常,那么看來問題應該不是在文件服務器上。
解決過程
解決這個故障的過程比較簡單,使用Ping命令測試時發現除了返回的時間慢之外,其它的尚屬正常。檢查了連露在外面的網線部分,也沒有故障。尾隨著網線的走向,一直檢查到交換機所在的房間,將其從所連接的端口上取下,發現交換機的端口金屬銅部分有一些銹跡,而民樣雙絞線的水晶頭部分的銅片也有發黑、氧化的現象,這樣自然會導致網絡連接信號衰弱、速度慢的問題(圖3)。

圖3 交換機端口
再觀察一下,原來是因為窗戶沒有關嚴,導致室內濕度比較高。在為該用戶清除掉銹跡后,同時我們又將該交換機的環境重新整理了一下,使其維持在較合適的溫度和溫度范圍之內,以避免相同的故障再次出現(圖4)。

圖4 機柜放置的環境很重要
其實,這種故障在小區寬帶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夏天溫度較高,經常雷雨天氣導致濕度大的時候。因為小區寬帶的交換機一般都是安裝在樓梯處,用一個鐵盒子包裹的。而我們建議,在存放交換機的地點來說一定要盡可能的干燥,同時要保證通風。對于專業機房,對溫度以及灰塵等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p#
三、網絡電纜沒有插好
通常情況下,當網線物理連接時,本地連接的狀態一般都會是連接正常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一些用戶的客戶端計算機顯示“網絡電纜沒有插好”。出現這種現象一般都是物理故障,在檢查時相對也容易一些。
案例癥狀
用戶一臺筆記本,在公司網絡中使用時,把網線連上后任務欄顯示為“網絡電纜沒有插好”,查看網卡處的指示燈也沒有任何反應。作為故障報到網絡中心請求解決(圖5)。

圖5
解決過程
在接到用戶的報障后,我們首先檢查該節點是否有信息,在確認正常輸出信號后。來到用戶端,使用測試時,有三根線都不通,其中有兩根是相鄰的。由于從交換機的端口到用戶的計算機中,中途經過墻壁管理里的網線、模塊,再用跳線連接到用戶的計算機。一般來說,出現網線不通的問題,基本上都是節點處出現連接故障。使用測試儀檢查了跳線,發現連接完全正常。結合交換機端口部分信號輸出正常,那么基本可以判斷故障是出在模塊處。
檢查模塊,發現有松動現象,詢問用戶得知,由于他們經常使用筆記本電腦,因此撥插次數頻繁,有時還會因為跳線偏短,在移動筆記本的過程中,使跳線受到緊繃,時間長了導致模塊出現松動。拆開柳暗花明塊盒后,果然發現跳線有三根斷掉了。
一般來說,外部輕松的拉動是不會導致模塊里的跳線斷裂的,而出現斷裂的起因大多是在制作網線時就已經留下隱患。很多施工人員,使用了不合規范的夾線鉗,在剝線時就劃傷了線纜,但是還沒有完全斷裂,這樣在開始使用時是看不出來的。而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加上外加的作用下,就會斷裂了。
找到問題的關鍵后,解決起來就方便許多了。重新作了一個模塊后網絡即可恢復正常(圖6)。

圖6
這種故障一般都是在施工過程中都已經埋下隱患,而且不易發現。同時這種問題可以說是物理線路或設備故障,因此在查找時只要一級級的查找還是很方便的。另外有的時候時候,交換機斷電,也會出現這種提示。
其實雙絞線故障是所有網絡故障中最基本的,排查起來也比較麻煩。本文只是介紹了三種最常見的故障解決,希望大家能夠舉一反三,按照正確的思路來解決網絡故障。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