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LangGraph、AutoGen、Dify、AutoGPT、Agentforce等多種AI Agents工具框架平臺 原創 精華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企業每天都在重復性任務中消耗大量時間和資源。這些繁瑣的工作不僅拖慢了效率,還阻礙了創新的腳步。傳統的自動化工具雖然能處理簡單的流程,但面對復雜多變的任務時,往往顯得力不從心。而AI Agents(人工智能代理)的出現,正以其強大的適應性和決策能力,徹底改變這一局面。
那么,2025年有哪些AI Agents工具和平臺值得關注?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本文將為你詳細盤點,從開發框架到企業級平臺,從低代碼工具到開源方案,帶你一覽AI Agents的最新趨勢,并提供實用建議,助你在智能化轉型中搶占先機!
一、AI Agents是什么?與傳統自動化有何不同?
在選擇合適的AI Agents之前,我們先來搞清楚:AI Agents到底是什么?它與傳統自動化工具相比,有什么獨特之處?
簡單來說,AI Agents是一種能夠感知環境、分析數據、自主決策并采取行動的軟件系統,無需持續的人工干預。與傳統的規則驅動軟件不同,AI Agents能夠根據收集的信息進行適應性調整,并通過經驗不斷優化自身表現。它們的核心能力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 感知能力:從用戶輸入、傳感器或數據庫中獲取數據。
- 決策能力:通過算法或大型語言模型(如Claude Sonnet 4)分析數據,制定決策。
- 行動能力:通過系統更新、工具調用或輸出結果執行任務。
- 學習能力:根據反饋和結果不斷優化自身表現。
更重要的是,現代AI Agents還能處理多模態輸入,不僅限于文本,還包括圖像、音頻和視頻。這種“類人”理解能力讓它們在復雜場景中表現得更加靈活和智能。
應用場景:AI Agents的“超級能力”
AI Agents已經在各行各業展現出強大的應用價值,以下是幾個典型場景:
- 客戶服務:像Agentforce這樣的平臺能7×24小時處理客戶咨詢,并通過持續學習提升響應質量。
- 醫療健康:AI Agents輔助醫生進行診斷,實時監控患者數據,提升診療效率。
- 金融行業:通過自適應算法,AI Agents能快速檢測欺詐行為,驅動算法交易。
這些案例表明,AI Agents不僅僅是自動化工具,更是通過智能決策推動業務升級的“超級助手”。
二、2025年最佳AI Agents開發框架與工具
對于希望打造定制化AI Agents的團隊來說,選擇合適的開發框架至關重要。以下是我們精選的五款頂級開發框架和工具,涵蓋從代碼驅動到低代碼的多種選擇。
1. LangGraph:掌控全局的智能編排

LangGraph是LangChain生態中的一款專注構建可控、狀態化AI Agents的框架。它擁有超過1.4萬GitHub星標和每月420萬次下載,深受企業青睞。例如,Klarna利用LangGraph將客戶支持響應時間縮短了80%。
核心亮點:
- 狀態化編排:在長時間交互中保持上下文一致性。
- 多Agent支持:支持單一、層級式、順序式等多Agent協作。
- LangSmith集成:內置監控和性能跟蹤。
- 人工干預機制:支持審批和手動干預。
- 實時流式處理:提升用戶體驗的實時響應。
- 長期記憶:跨會話保持上下文。
適合人群:需要構建復雜、上下文感知型Agent的團隊推薦理由:強大的狀態管理和多Agent協作能力,適合需要高度定制化的企業場景。
開源地址:https://github.com/langchain-ai/langgraph
2. AutoGen:微軟的協作型多Agent框架

AutoGen是微軟于2023年9月推出的多Agent對話框架,采用事件驅動架構,適合復雜協作任務。它擁有超過4.5萬GitHub星標,在GAIA基準測試中表現優于單一Agent系統,Novo Nordisk等公司已將其用于數據科學工作流。
核心亮點:
- 多Agent協作:支持多個AI Agent協同解決問題。
- 事件驅動架構:處理復雜Agent間交互。
- 廣泛的LLM兼容性:支持多種大型語言模型。
- 詳盡文檔:提供全面教程和遷移指南。
- 可擴展性:適合復雜的企業任務。
適合人群:企業和學術團隊,需處理多Agent協作場景。推薦理由:事件驅動設計讓復雜任務的協作更高效。
開源地址:https://github.com/microsoft/autogen
3. CrewAI:簡單高效的角色化Agent

CrewAI是一個專注于簡單性和快速部署的多Agent框架,2024年初發布后迅速獲得3.2萬GitHub星標和近百萬次月下載,廣泛應用于客戶服務和營銷自動化。
核心亮點:
- 角色化Agent:為每個Agent分配特定職責。
- 簡單部署:最少代碼即可完成設置。
- 獨立性強:無需復雜框架依賴。
- 協作工作流:Agent圍繞共同目標協作。
適合人群:客戶服務、營銷團隊,以及追求快速部署的團隊。推薦理由:簡單易用,適合快速構建多Agent系統。
開源地址:https://github.com/crewAIInc/crewAI
4. OpenAI Agents SDK:輕量靈活的多Agent框架
OpenAI Agents SDK是2025年3月發布的一款輕量級Python框架,支持超過100種LLM,擁有1.1萬GitHub星標。它以輕量設計和全面的跟蹤功能著稱。
核心亮點:
- 輕量設計:多Agent工作流開銷低。
- 跨模型兼容:支持100+種語言模型。
- 全面跟蹤:詳細監控和調試功能。
- 內置安全機制:確保執行安全可靠。
適合人群:需要靈活性和安全性的Python開發者。推薦理由:與OpenAI服務無縫集成,適合快速開發。
地址:https://openai.github.io/openai-agents-js/
5. Google Agent Development Kit (ADK):模塊化高效開發

Google ADK是2025年4月發布的一款模塊化框架,與Google生態(如Gemini和Vertex AI)無縫集成。它支持層級式Agent組合,僅需不到100行代碼即可完成高效開發。
核心亮點:
- Google生態集成:與Gemini和Vertex AI原生連接。
- 模塊化架構:靈活的組件化開發。
- 高效開發:少量代碼實現復雜功能。
- 定制工具支持:為特定場景構建專用工具。
適合人群:Google Cloud生態用戶。推薦理由:高效且與Google生態深度整合。
地址:https://google.github.io/adk-docs/
框架/工具 | 核心功能 | 適合場景 | 代表用戶/集成 |
LangGraph | 有狀態代理編排、多代理協作 | 復雜交互場景 | Klarna(客服響應時間減少80%) |
AutoGen | 多代理對話、事件驅動架構 | 企業與學術研究 | Novo Nordisk(數據科學) |
CrewAI | 角色分工、簡單部署 | 客服與營銷自動化 | 廣泛用于服務自動化 |
OpenAI Agents SDK | 輕量級、兼容100+ LLM | 靈活開發 | OpenAI生態 |
Google ADK | 模塊化、Google生態整合 | 快速開發 | Google Agentspace |
三、最佳無代碼與開源AI Agents
對于沒有深厚編程經驗的團隊,或希望快速上手的用戶,以下無代碼和開源AI Agent工具提供了強大的功能和極低的入門門檻。
1. Dify:非技術用戶的福音

Dify是一個擁有9.3萬GitHub星標的低代碼平臺,通過直觀的視覺界面支持數百種LLM,內置RAG、Function Calling和ReAct策略。
核心亮點:
- 拖拽式界面:無需編程即可開發Agent。
- 多LLM支持:兼容數百種語言模型。
- 內置策略:支持RAG、Function Calling等高級功能。
- TiDB向量搜索:支持可擴展的向量數據庫。
適合人群:非技術用戶、初創公司和需要快速原型的團隊。推薦理由:簡單易用,功能強大,適合多種業務場景。
開源地址:https://github.com/langgenius/dify
2. AutoGPT:開源Agent的先驅

AutoGPT通過將復雜目標分解為可執行子任務,開創了開源AI Agent領域。它基于OpenAI的GPT模型,支持互聯網訪問和API交互。
核心亮點:
- 任務分解:自動將復雜目標拆分為子任務。
- 互聯網訪問:獨立搜索和與Web服務交互。
- 內存管理:跨會話保持上下文。
- 開源自由:完全可定制化。
適合人群:技術團隊和研究人員。推薦理由:靈活性強,適合多步驟工作流自動化。
開源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3. n8n:無代碼工作流自動化

n8n是一個開源的工作流自動化平臺,支持拖拽式界面,集成多種AI服務,適合復雜業務流程的自動化。
核心亮點:
- 拖拽式界面:無需編程即可創建工作流。
- AI集成:支持多種AI服務和模型。
- 開源平臺:支持自托管和社區驅動開發。
適合人群:需要自動化復雜流程的業務團隊。推薦理由:適合多服務協作的復雜場景。
開源地址:https://github.com/n8n-io/n8n
4. Rasa:企業級對話AI

Rasa是一個開源對話AI框架,采用CALM架構,支持全面定制化,深受American Express等企業信賴。
核心亮點:
- 全面定制:可修改對話系統的任何部分。
- CALM架構:語言理解與業務邏輯分離。
- 本地部署:確保數據隱私和安全。
適合人群:需要可擴展、私有化聊天機器人的企業。推薦理由:適合對安全性和定制化要求高的場景。
開源地址:https://github.com/RasaHQ/rasa
5. BotPress:可視化與代碼結合

BotPress結合視覺流構建器和代碼鉤子,支持高度定制化的聊天機器人,擁有全面的性能監控功能。
核心亮點:
- 視覺流構建器:無需編程即可設計對話。
- 代碼鉤子:支持高級功能定制。
- 多平臺部署:支持多種消息渠道。
適合人群:需要多平臺聊天機器人和分析的團隊。推薦理由:兼顧易用性和開發靈活性。
開源地址:https://github.com/botpress/botpress
工具 | 核心功能 | 適合場景 | 代表特點/案例 |
Dify | 拖拽式構建、支持多LLM | 快速原型設計 | 企業級文檔生成與分析 |
AutoGPT | 目標拆解、聯網操作 | 技術團隊自動化 | 開源靈活性 |
n8n | 工作流自動化、視覺化調試 | 復雜業務流程 | 支持數百API |
Rasa | 對話AI、CALM架構 | 高合規行業 | American Express信任 |
BotPress | 視覺化流程、分析儀表板 | 多平臺聊天機器人 | 可定制化與數據洞察 |
四、最佳預構建企業級AI Agents
以下平臺是為大規模生產環境設計的預構建AI Agents,適合需要開箱即用和深度集成的企業。
1. Devin AI:真正的AI軟件工程師

Devin AI是Cognition Labs推出的首款全能AI軟件工程師,可從規劃到部署完成整個開發項目。Nubank等公司報告稱,其效率提升12倍,成本節約20倍。
核心亮點:
- 獨立編碼:自主編寫、調試和部署應用。
- 實時協作:支持與開發者協同工作。
- 遺留代碼遷移:擅長現代化復雜代碼庫。
適合人群:開發團隊,遺留代碼遷移場景。推薦理由:專注開發任務,效率極高。
地址:https://devin.ai/
2. Agentforce:Salesforce的業務自動化利器

Agentforce將Salesforce的CRM優勢擴展到AI Agent領域,結合生成式AI和Data Cloud,提供個性化自動化。
核心亮點:
- CRM集成:無縫連接Salesforce數據和工作流。
- 預構建Agent:為常見業務功能提供現成解決方案。
- 低代碼構建器:無需編程即可定制自動化。
適合人群:Salesforce生態用戶。推薦理由:深度集成,適合CRM驅動的業務。
地址:https://www.salesforce.com/ap/agentforce/
3. Microsoft Copilot Studio:生產力自動化

Copilot Studio為Microsoft 365用戶提供低代碼AI助手開發平臺,ICG等公司通過其實現50萬美元成本節約。
核心亮點:
- Microsoft 365集成:跨Word、Excel等原生自動化。
- 低代碼開發:業務用戶可快速創建Agent。
- Azure AI支持:訪問1800+ Azure AI模型。
適合人群:Microsoft生態用戶。推薦理由:與Microsoft 365深度整合,生產力提升顯著。
地址:https://www.microsoft.com/en-us/microsoft-copilot/microsoft-copilot-studio
4. IBM Watsonx Assistant:企業級安全對話AI

Watsonx Assistant結合IBM數十年AI研究經驗,專注于企業級安全性和合規性,適合銀行、醫療等行業。
核心亮點:
- 企業級安全:滿足嚴格合規要求。
- 多渠道支持:支持文本和語音交互。
- 無代碼對話編輯器:直觀創建對話流。
適合人群:對安全性和合規性要求高的行業。推薦理由:企業級可靠性和強大的對話能力。
地址:https://www.datacamp.com/blog/best-ai-agents
平臺 | 核心功能 | 訪問模式 | 定價 | 適合場景 | 主要局限 |
Devin AI | 獨立編程 | SaaS+API | 20-500美元/月 | 開發團隊 | 僅限編碼任務 |
Agentforce | 業務自動化 | Salesforce訂閱 | 隨Salesforce計劃 | CRM用戶 | 依賴Salesforce生態 |
Copilot Studio | 生產力自動化 | Microsoft 365訂閱 | 隨Microsoft 365 | Microsoft用戶 | 偏Microsoft生態 |
Watsonx Assistant | 企業對話AI | IBM Cloud訂閱 | 按使用量計費 | 高合規行業 | 部署復雜、成本較高 |
五、實施策略與最佳實踐
從評估到成功部署AI Agents,需要系統化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實用建議:
1. 評估與規劃
- 分析現有工作流,識別適合Agent自動化的重復性或數據密集型任務。
- 記錄痛點,建立性能基線,便于后續評估效果。
2. 選擇適合的平臺
- 根據團隊技術能力和用例選擇框架。技術團隊可選擇LangGraph,業務團隊可選擇Dify等低代碼平臺。
3. 試點測試
- 從單一、明確的高價值用例開始,運行2-3個月的試點,評估效果并解決技術問題。
4. 構建系統而非單一工具
- 打造協作型Agent系統,分別負責數據收集、分析和行動,提升整體效率。
5. 遵循四步工作流
- 用戶任務分配、規劃與工作分配、迭代優化輸出、執行行動,確保輸出質量。
6. 避免常見誤區
- 不要試圖立即自動化所有流程,優先選擇智能決策能帶來高價值的場景。
7. 關注關鍵指標
- 跟蹤問題解決率、用戶滿意度等指標,定期優化。
8. 從第一天規劃擴展
- 考慮API成本、基礎設施需求,并通過培訓減少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
六、總結:迎接AI Agents的智能未來
AI Agents正在從簡單的聊天機器人進化成能夠規劃、行動和協作的智能系統。它們的多模態處理能力和深度集成正在重塑業務流程。然而,隨著《歐盟AI法案》等法規的實施,企業在部署時需優先考慮透明性和合規性。
2025年的AI Agents市場提供了豐富的選擇:開發團隊可選擇LangGraph、AutoGen等框架打造定制化解決方案;業務團隊則可借助Dify、Agentforce等低代碼平臺快速上手。無論你是開發者、數據科學家還是企業領導者,選擇合適的AI Agent工具,將為你打開智能化轉型的大門。
本文轉載自????Halo咯咯???? 作者:基咯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