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 DOM 要取消啦?Vite 要收費啦?尤雨溪這次玩了把大的!
大家好,我是 Sunday。
前幾天剛結束的 ViteConf 2025,可以說是今年最炸裂的前端大會了。
Evan(尤雨溪)在大會中代表 VoidZero 團隊(Vite 母公司) 宣布了未來生態裂的一系列規劃,包括 Vite、Vitest、Oxlint、Rolldown、Nitro 等等

整個大會核心說了 5 件事情:
- 第一:Vite+ 要收費了
- 第二:Oxlint 想要取代 ESLint
- 第三:Vite DevTools(不是 VueDevTools)提供完全可視化功能
- 第四:Nitro v3 將打通前后端邊界
- 第五:Vitest 4.0 徹底告別 虛擬 DOM
什么感覺?是不是可以嗅到一絲“野心”的味道?尤雨溪現在正在嘗試通過 VoidZero公司來重塑整個前端生態鏈了!
Vite+:全新的企業定制項目
這次大會的主角毫無懸念,就是 Vite+ 。
一開始很多人還以為這只是一個 vite 的最新版本(畢竟這幾年 vite 一年一個大版本升級),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

結果,尤雨溪上來就直接說明:“Vite+ is not a version. It’s a platform.(Vite+ 不是升級,而是一整套平臺。)”
是的。
Vite+ 是一個全新的統一命令行(CLI),它整合了開發中幾乎所有環節的工具鏈:
- 測試:內置 Vitest
- 代碼質量:使用 Oxlint(Rust 實現)
- 構建:Rolldown 替代 Rollup
更重要的是:它內置了緩存機制,并且首次支持 monorepo 成為項目中的 “一等公民”。
Evan 的目標很明顯:他想讓前端團隊不再需要自己搭工具鏈。而是通過 vite+ 一步到位的完成所有的事情。
而這些事情只需要一條命令:
vite+ init my-app聽上去是不是很爽?
但是,也別高興太早。
這樣的一個工具,重點在于 收費。既 Vite 要走向企業訂閱制模式,而不是傳統的 開源免費使用的模式了
同時,作為付費的工具,那么 VoidZero將提供
- SLA 服務協議
- 長期安全維護
- 高速緩存節點
- 商業支持計劃
也就是說:“Vite 的未來+,可能是開源核心 + 企業定制化。” 有點類似于目前 Docker 的運營模式
社區版免費,但大型企業級服務會進行收費使用
Oxlint:想要正面取代 ESLint
第二個重磅炸彈,就是 Oxlint 的正式插件支持。

如果你之前關注過 Vite 生態,那你一定聽說過 Oxc :一套用 Rust 寫的 JavaScript 工具鏈。
它的目標,是讓前端所有「慢得要命」的工具(比如 Babel、ESLint、SWC、TSC)都變得快得離譜。
過去,Oxlint 雖然憑借 Rust 的高性能,在 lint 速度上吊打 ESLint,但有一個巨大缺陷:不能用 ESLint 插件。
也就是說,你雖然能享受快感,但要放棄社區幾十萬個 ESLint 規則。這幾乎讓很多大型團隊沒法真正遷移。
這次 ViteConf 上,Oxc 核心成員 Jim Dummett 帶來了全場呼聲最高的更新:Oxlint 正式支持 JavaScript 插件系統!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 Oxlint 中運行 JavaScript 插件,并且可以毫無障礙地使用 npm 上現有的 280,000 個 ESLint 插件以及自定義規則,同時仍然受益于 Oxc 的超快性能。
Vite DevTools 實現可視化構建調試
第三個重磅消息:Vite DevTools 正式亮相!
注意,不是大家熟悉的 Vue DevTools,而是一個面向所有框架的 Vite 構建調試工具。
它的目標很明確:讓開發者第一次能「看見」構建發生了什么。

Vite 團隊的核心成員 Anthony Fu 在大會現場做了一個 live demo:當他在瀏覽器中打開 DevTools 面板時,整個構建過程直接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出來:
- 你能看到哪些文件被打包進來了
- 哪些 Vite 插件在參與構建
- 哪個插件耗時最多
- 哪個 chunk 被切分、為什么被切分
Nitro v3 將打通前后端邊界
第四個炸點:Nitro v3 。它的作用是 讓前端徹底告別“沒后端的焦慮”。

如果你用過 Nuxt,那你一定知道 Nitro 是它的服務端引擎。而這次,在 ViteConf 2025 上,Nitro 直接宣布了一個驚人的消息:Nitro 現在成為 Vite 插件,可以讓任何 Vite 項目秒變全棧應用!
沒錯,不再需要單獨搭后端服務、不再需要配兩套部署流程,只要一個命令,你的 Vite 項目,就能同時擁有 API、SSR、Serverless 能力。
同時,這樣的生態建設,也以為著 Vite 正式進入 Full-Stack 階段。
過去 vite 就只是個前端打包工具,但是現在,它擁有:
- Vite+:統一 CLI 平臺
- Rolldown:極速構建引擎
- Oxlint:代碼質量保障
- Vitest:測試體系
- Nitro:服務端核心能力
這已經不是“工具生態”,而是一個 完整的前端操作系統 了。
Vitest 4.0 徹底告別虛擬 DOM
最后一個重磅更新,就是:Vitest 4.0 宣布徹底告別虛擬 DOM 啦!

Vitest 的核心維護者 Vladimir Sheremet 在大會現場的主題演講《The State of Vitest》中,公布了全新的 Browser Mode(瀏覽器模式),讓測試代碼不再運行在 JSDOM 或 happy-dom 這些「偽 DOM」環境中,而是真正跑在 真實瀏覽器內核 里。
這意味著,前端測試終于從“模擬世界”走進了“真實世界”。
我們都知道,以前大多數前端測試框架(包括 Jest)都是靠 JSDOM 這種輕量級 DOM 模擬庫運行的。
它雖然方便,但問題也一堆,比如:
- JSDOM 模擬不完整,和瀏覽器行為常有差異
- 冒泡、捕獲等細節無法 100% 還原
- 無法真實渲染布局和樣式
而 Vitest 4.0 選擇了另一條路:不要再“模擬”瀏覽器了,直接放到真實瀏覽器里面跑。
尤其是 視覺回歸測試(Visual Regression),Vitest 現在能在跑測試時自動截取組件截圖,與基準版本進行像素級對比,檢測出肉眼難以發現的 UI 偏差。
以前我們要靠 Percy、Chromatic 這類第三方服務,現在:Vitest 自己都能干了。
總結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 ViteConf 2025,那就是:
VoidZero 團隊,正在用 Rust 和 Vite,重新定義整個前端生態。
從 Vite+ 到 Oxlint,從 DevTools 到 Nitro,從 Vitest 4.0 到 Rolldown,我們能清晰地看到一個趨勢,那就是:Vite 不再只是“快”,而是在構建一套完整、閉環、可商業化的生態系統。
這也符合 VoidZero 成立的初衷。
過去我們需要很多工具才可以做完的事情,那么以后可能只需要一個 vite 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