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 預測將重塑 2026 年的關鍵技術趨勢
Gartner近日發布了關于2026年關鍵技術的展望報告,重點揭示了企業和IT領導者不容忽視的創新技術與潛在風險。該研究機構指出,組織正步入一個變革時期,人工智能(AI)、互聯技術和數字信任將重塑企業競爭與運營模式。
Gartner分析師副總裁Tori Paulman表示:"我們見證了前所未有的年度創新爆發。由于下一波創新浪潮并非遙不可及,立即采取行動的組織不僅能抵御波動,還將塑造未來數十年的行業格局。"

AI安全平臺
AI安全平臺為第三方和定制AI應用提供統一防護方案,集中管理可視化界面、執行使用策略,并防范提示詞注入、數據泄露和惡意Agent行為等AI特有風險。這些平臺幫助首席信息官(CIO)實施使用政策、監控AI活動并建立統一防護機制。Gartner預測到2028年,超50%的企業將采用AI安全平臺保護其AI投資。
主動防御型網絡安全
隨著針對網絡、數據和互聯系統的威脅呈指數級增長,主動防御型網絡安全成為趨勢。Gartner預測到2030年,主動防御方案將占安全支出總額的50%,標志著CIO們從被動防御轉向主動保護。Paulman指出:"主動防御的核心在于通過AI驅動的安全運維(SecOps)、程序化拒絕和欺騙技術在攻擊發生前采取行動。在這個領域,預測即防護。"
機密計算
機密計算通過基于硬件的可信執行環境(TEE)隔離工作負載,使內容和計算過程對基礎設施所有者、云服務商甚至硬件物理接觸者都保持機密。這項技術對面臨合規與地緣政治風險的受監管行業、跨國運營及跨競爭對手協作尤為重要。Gartner預計到2029年,超75%在非可信基礎設施上處理的操作將通過機密計算實現使用中保護。
實體AI
實體AI通過賦予機器人、無人機和智能設備等機器感知、決策和執行能力,將智能帶入物理世界。該技術在優先考慮自動化、適應性和安全性的行業帶來顯著效益。隨著應用普及,組織需要融合IT、運營和工程的新技能體系,這一轉變既創造技能提升與合作機遇,也可能引發崗位擔憂,需要審慎的變革管理。
數字溯源
隨著組織愈發依賴第三方軟件、開源代碼和AI生成內容,驗證數字溯源變得至關重要。數字溯源指驗證軟件、數據、媒體及流程的來源、所有權和完整性的能力。軟件物料清單(SBOM)、認證數據庫和數字水印等新工具為組織提供了驗證和追蹤供應鏈數字資產的手段。Gartner警告稱,到2029年未充分投資數字溯源能力的企業可能面臨數十億美元的制裁風險。
AI超級計算平臺
AI超級計算平臺整合CPU、GPU、AI專用芯片(ASIC)、神經形態及其他計算范式,使組織能協調復雜工作負載,同時釋放前所未有的性能、效率和創新潛力。這些系統結合強大處理器、海量內存、專用硬件和編排軟件,應對機器學習、仿真分析等領域的數據密集型任務。Gartner預測到2028年,超40%的領先企業將在關鍵業務流程中采用混合計算架構,較當前8%大幅提升。
Paulman舉例說明:"該能力已在多個行業推動創新。例如醫療生物科技公司將新藥研發周期從數年縮短至數周;金融機構通過全球市場模擬降低投資組合風險;公用事業公司建模極端天氣以優化電網性能。"
多Agent系統
多Agent系統(MAS)是由多個AI Agent組成的協作網絡,通過交互實現個體或共同復雜目標。這些Agent可部署在單一環境,也可分布式獨立開發部署。Gartner杰出副總裁分析師Gene Alvarez指出:"采用多Agent系統為組織提供了自動化復雜業務流程、提升團隊技能以及創建人機協作新模式的實踐路徑。模塊化專業Agent能通過工作流復用成熟方案提升效率、加速交付并降低風險,同時更易擴展運營并快速適應需求變化。"
領域專用語言模型(DSLM)
雖然企業高管期望從AI獲取更多商業價值,但通用大語言模型(LLM)往往難以勝任專業任務。領域專用語言模型(DSLM)以更高準確性、更低成本和更優合規性填補這一空白。DSLM是針對特定行業、功能或流程使用專業數據訓練或微調的語言模型,相比通用模型能更好滿足定向業務需求。Gartner預測到2028年,企業使用的生成式AI模型中超半數將是領域專用型。
Paulman強調:"上下文理解正成為Agent成功部署的關鍵差異化因素。基于DSLM的AI Agent能解析行業特定語境,即使在不熟悉場景下也能做出合理決策,在準確性、可解釋性和決策合理性方面表現卓越。"
AI原生開發平臺
AI原生開發平臺利用生成式AI使軟件開發比以往更快速便捷。嵌入業務的軟件工程師作為"前沿部署工程師",可借助這些平臺與領域專家協作開發應用。組織只需少量人員與AI配合,就能以現有開發者規模創造更多應用。領先企業正建立微型平臺團隊,讓非技術領域專家在安全治理框架下自主開發軟件。Gartner預測到2030年,AI原生開發平臺將使80%的組織將大型軟件工程團隊轉型為AI增強的精悍團隊。
地緣數據回歸
地緣數據回歸指企業因感知地緣政治風險,將數據和應用從全球公有云遷移至主權云、區域云服務商或自建數據中心。隨著全球不穩定因素增加,曾僅限銀行和政府關注的云主權問題現已影響廣泛行業。Alvarez指出:"將工作負載轉向主權態勢更強的服務商,有助于CIO更好地掌控數據駐留、合規和治理。這種強化控制可提升本地法規遵從性,并贏得關注數據隱私或國家利益客戶的信任。"Gartner預測到2030年,超75%的歐洲和中東企業將虛擬工作負載遷移至降低地緣風險的解決方案,較2025年不足5%的比例顯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