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數據張永健:乘勢算力中樞,助力超級智能體構建
數智領航,服貿煥新。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于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舉辦。期間,2025中國AIGC創新應用論壇同步召開。博大數據CEO張永健受邀出席并發表演講,聚焦“乘勢算力中樞,助力超級智能體構建”的主題,深度剖析了人工智能體發展的新趨勢與算力基礎設施的關鍵作用,為行業描繪了智能時代的未來圖景。

萬卡集群崛起:構筑超級智能體時代的“超級引擎”
當前,人工智能正從工具型應用向認知型系統躍遷。行業分析表明,超級智能體作為一種多模態、跨平臺的認知操作系統,正在重塑人機交互范式。這類系統不僅具備感知與交互、認知與決策、自主與演進等核心能力,更能實現對傳統應用與智能體的統一調度,執行復雜任務并持續自我進化,成為能聽懂、看懂、思考、并能主動幫助人類解決問題的“數字伙伴”。
張永健指出,智能體發展已形成清晰的分級體系——從L1級的功能型輔助工具到L5級的自主智慧系統,智能體正逐步實現從簡單任務執行到超越人類專家水平的跨越。而超級智能體的誕生,背后離不開“超級引擎”的支撐——萬卡級別的算力集群已成為訓練尖端智能體的核心保障,是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
然而,萬卡集群的建設正面臨高性能基礎軟件、大規模并行優化、高性能芯片、大規模組網、高性能存儲和大規模運維等六大挑戰,張永健認為,“構建萬卡集群,是一場從芯片、網絡、存儲到軟件和運維的全技術棧極致融合與優化挑戰,本質上是一場算力的軍備競賽。”
對此,博大數據構建了“AI超級反應堆”,能夠支撐各行各業智能體應用的搭建,從企業電商、城市服務到政務服務,助力智能體能力落地生根。

智算中樞賦能:綠色化、集群化與互聯化驅動算力變革
沒有強大的算力,就沒有真正的智能。支撐智能體發展的智算中心需具備五大趨勢,即超大規模集群化、極致能效與降耗、高效制冷能力、高速互聯與協同,以及全棧TCO優化。
在集群化架構方面,未來五年智算中心園區規模將從100-200兆瓦躍升至300-500兆瓦,集群化架構將成為應對智能體指數級增長的必然選擇。通過大規模資源整合,可顯著提升計算效率和資源利用率;通過規模經濟效應,可有效降低單位算力成本;通過彈性資源調度和高可靠性設計,可保障AI訓練和推理任務7x24小時安全穩定運行。
面對智算中心規模擴張帶來的能源消耗挑戰,張永健提出"全綠色、全回收、全高效"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環境側,優化算力中心選址,優先考慮部署在太陽能、風能豐富的地區,實現“能源就地消納”,同時借助山洞、海底等自然界“免費冷卻”的地形優勢,降低降溫能耗;供電側,積極投建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推動綠色能源直接應用;用電側,大力推廣液冷等先進制冷技術,實現數據中心能效的革命性提升。
張永健特別強調了“智”冷革命的重要性。隨著單機柜功率密度從5-8kW迅速提升至20-30kW,傳統風冷系統已難以滿足散熱需求。液冷技術將使PUE從1.5降至1.1-1.2,甚至更低,實現從資源輸入、使用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資源高效利用。
與此同時,智算網絡正從“業務連接”邁向“算力聚合”。伴隨智能體爆發,亟需構建高帶寬、低延遲、無損的AI網絡基礎設施。智算中心以CPU、GPU等異構算力為核心,實現算力的高效協同。博大數據正積極構建此類智算網絡,通過智算網絡,把分散的算力聚合起來,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真正堅實的底座。
在TCO重構方面,張永健提出,智算中心已從TCO 1.0的CAPEX主導,到TCO 2.0的OPEX為王,進入TCO 3.0的價值賦能時代。“TCO不再只是一個成本公式,它更是企業競爭力的公式,融合了成本、能效、綠色合規和智能調度,最終目標是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競爭力最大化。”
博大數據全球布局:筑基“數字世界引擎”戰略支點
智能體從L1到L5的跨越,對算力超大規模、綠色集約、高速互聯全局優化等提出了空前要求。作為領先的融合算力基礎設施服務商,博大數據基于未來智算中心的設計理念,全球布局,構建了支撐智能體未來的“數字世界引擎”。
立足中國,輻射全球,遵循引進來、走出去的原則,博大數據已構建了京津冀、內蒙古、長三角、成都及粵港澳五大核心樞紐,同時率先在東南亞的菲律賓布局。
其中,內蒙古烏蘭察布智算基地充分利用當地綠色能源,打造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算力高地;深圳前海智算中心聚焦服務大灣區的高頻金融科技與前沿AI研發需求。
面向全球,博大數據率先落子東南亞菲律賓,下一步將進軍中亞。這不僅滿足了當地市場的數字化需求,更重要的是為國內企業的出海、以及全球智算資源的協同,提供了關鍵的網絡節點和跳板。
“算力是智能時代的土壤,超級智能體是這片土壤上生長出的最絢爛的花朵。”張永健表示,博大數據將繼續以領先的算力基礎設施為根基,與生態伙伴共同助力超級智能體的構建,共贏智能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