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OpenAI發布白皮書:如何在AI時代保持領先
AI 發展的速度已經超越了摩爾定律,更超越了大多數企業的適應能力。這不是遙遠的未來預言,而是 2025 年的商業現實:早期采用 AI 的企業,其收入增長速度已比同行快了 1.5 倍。
當許多公司還在為如何規劃而頭痛時,先行者們已經將優勢轉化為真金白銀。為了幫助企業穿越這場技術變革,9 月 3 日,OpenAI 發布了一份關鍵的《在 AI 時代保持領先:領導力指南》。
該報告總結了該公司與一系列全球大型知名企業合作的經驗,這些企業包括制藥巨頭 Moderna、化妝品巨頭雅詩蘭黛、Notion 以及跨國銀行 / 金融服務公司 BBVA,最終得到了從戰略到治理的五大核心原則。

報告鏈接:https://cdn.openai.com/pdf/ae250928-4029-4f26-9e23-afac1fcee14c/staying-ahead-in-the-age-of-ai.pdf
OpenAI 在報告中指出,人工智能的進步速度前所未有:
- 自 2022 年以來,前沿大規模 AI 模型的發布數量增加了 5.6 倍;
- 僅僅 18 個月,運行 GPT-3.5 等級的模型的成本就降低了 280 倍;
- AI 的采用速度比桌面互聯網快 4 倍。

如果時常關注 AI 領域的新聞,這些技術和應用的進步我們可能已有所感知。不過 OpenAI 的報告還提到,早期使用者的收入增長速度已比同行快 1.5 倍,但許多公司仍認為技術落地的速度過快,難以有效規劃。OpenAI 表示,在合作過程中最常聽到的問題之一是如何跟上步伐,如何讓員工適應 AI 技術,以及如何構建一個以 AI 為先的組織。
在生成式 AI 技術快速發展,落地范圍逐步擴大的今天,該報告提出了五項指導原則 —— 協調、激活、擴大、加速和治理。

根據這幾項原則,我們可以整理出如下幾個重點方面。
明確人工智能戰略
根據實踐經驗,當員工清楚地看到新的人工智能計劃如何提升他們的技能,能實現更有意義的工作并提升公司的競爭優勢時,他們就能更快地適應變化。領導者在推動這種協調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他們要明確傳達人工智能計劃背后的目標,展現他們的承諾,并在整個過渡期間積極支持員工。
制藥公司 Moderna 的例子就很有啟發:其 CEO 要求員工每天使用 ChatGPT 20 次,這明確表明了 AI 是運營的核心。
企業領導者應該超越炒作周期的思維。隨著 2025 年科技支出面臨壓力,董事會和投資者要求獲得可衡量的回報。含糊其辭的「我們正在使用 AI」并不能解決問題。相反,企業必須建立與關鍵績效指標 (KPI) 掛鉤的明確采用指標 —— 無論是更快的交易速度、更低的客戶服務成本,還是更快的研發周期。
樹立標桿應用
報告強調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人們會模仿領導者的做法。當高管公開分享他們如何使用人工智能 —— 分析客戶趨勢、加快合同審核、起草演示文稿 —— 這為團隊的實驗創造了文化的發展方向。OpenAI 首席財務官 Sarah Friar 定期討論她對 ChatGPT 的使用,這有助于她所在部門規范化應用。
這不僅僅是表面功夫。人們對 AI 準確性的質疑依然普遍存在,展示實際應用可以消除很多疑慮。尤其對于首席信息官(CIO)和首席技術官(CTO)而言,在日常工作流程中展示 AI 成果比任何備忘錄都更能傳遞強有力的信息。這證明了 AI 并非「只為技術人員服務」,而是從財務到人力資源等每個崗位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投資 AI 技術培訓
報告顯示,近一半的員工表示,他們感覺自己沒有接受過人工智能方面的培訓。培訓并非「錦上添花」,而是決定企業采用 AI 技術的首要因素。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通過將培訓融入日常工作而不是將其視為課外活動,將其組織的 AI 熟練程度從 14% 提高到了 85%。
對于正在應對技能不足問題的公司來說,這意義重大。將人工智能技能融入工作流程,是減少人力投入,增加生產力的方式。隨著對生成型 AI 人才的競爭日益激烈,那些能夠提升自身員工技能的組織將比那些試圖從外部招聘的組織更快地實現擴張,并且成本更低。
培養典型
OpenAI 建議建立一個「AI 冠軍」網絡,以分享用例并指導同事。活躍社區對于加速 AI 采用的作用,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所無法做到的。突出用例的作者可以幫助組織規范 AI 技能的使用,解答疑問,并發現新的機會,尤其是在精干的團隊中,他們肩負著多重職責。
這不僅僅是啦啦隊的作用。AI 領軍者充當著分布式研發職能,他們會發現領導層可能忽略的工作流程改進。在金融、零售和醫療保健等行業,一線員工每天都會發現效率低下的問題,這些網絡可以成為持續創新的引擎。
創建安全實驗空間
報告明確指出:如果沒有精心設計的實驗空間,AI 的應用就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那些專門留出時間進行實驗的公司 —— 例如每月舉辦黑客馬拉松、舉辦 AI「星期五」活動,或者舉辦無代碼原型設計會議的組織,都能看到切實可行的創新成果。Notion 的黑客馬拉松催生了 Notion AI,如今它已成為 Notion 的核心功能。
在工具每月都在更新的市場中,實驗可以確保企業不僅遵循供應商的路線圖,還能塑造自己的路線圖。對于決策者來說,這意味著時間和金錢的預算投入。但每月分配幾個小時進行結構化的試錯,可以帶來豐厚的回報,打造出產品、服務和流程。
把小進步匯聚起來
AI 的成功往往被困于各自為政的局面。一個團隊構建了一個實用的提示庫,另一個團隊優化了客戶支持工作流程,但其他人卻沒有從中受益。
OpenAI 在報告中敦促企業像 Notion、SharePoint 或 Confluence 那樣創建集中式中心,讓員工可以在其中訪問企業 AI 試點和部署的培訓、指南和成功的案例。
在 2025 年,企業正努力應對工具泛濫的問題,適時的指導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數十個 AI 試點項目同時進行,知識中心可以避免項目冗余,并加速規模擴張。構建這些知識庫的領導者可以將實驗轉化為機構學習,在早期采用者離開后仍能長期保留價值。
簡化 AI 項目的決策
人工智能的創新正以互聯網的速度發展,但企業的審批卻往往相對緩慢。該報告強調,需要建立輕量級的接收和優先級排序流程,以便團隊能夠提交 AI 項目構想,快速獲得反饋,并了解如何設定優先級。
雅詩蘭黛的集中式 GPT 實驗室就是一個典范,它收集了 1000 多個員工構想,并進行了最佳擴展。
對于嘗試 AI 技術落地的企業來說,教訓顯而易見:如果批準 AI 試點項目耗時數月,競爭對手就會搶先進入市場。在 2025 年的人工智能軍備競賽中,敏捷性不僅關乎文化,更關乎運營。首席信息官和首席運營官必須重新思考治理流程,在管控風險的同時消除瓶頸。
組織跨職能部門的 AI 委員會
為了避免重復和地盤之爭,OpenAI 建議創建小型、授權的 AI 委員會。
這些由高管推動的小組可以解除項目阻礙、設定優先級,并保持與合規性和風險要求的一致性。西班牙銀行 BBVA 的中央 AI 網絡就是一個成功案例。
隨著全球范圍內人工智能治理法規的收緊,跨職能監督尤為重要。隨著歐盟《人工智能法案》即將實施嚴格的合規要求,以及美國各機構正在關注人工智能風險框架,企業將需要將創新與問責相結合的架構。委員會提供了一種可擴展的方式來連接目標與監督。
推動熱門應用
激勵措施至關重要。報告重點介紹了像 Promega 這樣的公司,它們追蹤了各個團隊的 AI 使用情況,并對高使用率團隊進行了進一步投資,從而有效地獎勵了創新。
對于決策者來說,這意味著在晉升、績效評估和資源分配方面認可其貢獻。
在預算緊縮的時期,這種方法也能幫助企業找到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項目。通過將資源投入到已證實有效的項目中,企業可以避免在分散的試點項目上過度投入,并在價值已經顯現的項目上加倍投入。
平衡落地速度與治理
最后,OpenAI 警告稱,快速行動并不意味著忽視風險。相反,企業需要輕量級且不斷發展的安全保障措施。一份「負責任的 AI 行動手冊」能夠明確哪些操作可以安全嘗試、哪些操作需要升級,這可以幫助團隊快速采取行動,而無需持續進行合規性審查。建議進行季度審計并提供通俗易懂的指導。
隨著全球監管機構紛紛對透明度、偏見和數據使用施加標準,治理與對話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說辭。最終的贏家將是那些及早構建靈活防護機制,在速度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的公司。領導者必須確保合規框架與工具本身同步發展。
結語
縱觀整個報告,OpenAI 并非將 AI 視為一種輔助的工具,而是將其視為組織運作方式全面變革的基礎。
從中我們也可以提煉出 OpenAI 想要向領導者們傳遞的信息:對齊團隊,激活培訓,放大成功,加速決策,并負責任地治理。這些將成為企業在 AI 時代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