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攻擊者思維:為何越來越多安全負責人選擇 AEV 技術
網絡安全工作既需要扮演防御者角色,也需要理解攻擊者思維。安全團隊不僅要鉆研先進防御技術,還需潛入暗網了解攻擊手法;既要制定技術策略,又要剖析攻擊者行為模式。單純完成合規檢查遠遠不夠,必須真正掌握攻擊者的思維方式——這正是AEV(Adversarial Exposure Validation,對抗性暴露驗證)技術的價值所在。
AEV是一種高級攻擊模擬技術,它能動態持續地模擬攻擊者入侵系統的方式,同時提供修復策略。通過AEV,企業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環境可能被利用的途徑及潛在影響。

AEV技術解析
根據Gartner?《對抗性暴露驗證市場指南》(2025年3月版),AEV被定義為"通過持續自動化驗證攻擊可行性的技術"。該技術通過模擬網絡攻擊,幫助企業理解攻擊者滲透網絡的路徑,從而采取針對性安全措施填補防御缺口。
AEV技術有效整合了自動化滲透測試(Automated Penetration Testing)和BAS(Breach and Attack Simulation,入侵與攻擊模擬)等原本孤立的安全測試方法。正如Gartner指出:"隨著兩個市場的發展及功能重疊度增加,這兩類技術最終融合為統一的攻擊模擬技術"。
AEV的核心在于復現真實攻擊者的思維模式。它結合自動化滲透測試的廣度與BAS的影響驅動特性,通過持續測試反映攻擊者的動態適應過程。企業可借此持續模擬攻擊者行為,更精準地確認漏洞并制定最佳修復方案。
AEV如何支撐暴露面管理
AEV是支撐CTEM(Continuous Threat Exposure Management,持續威脅暴露管理)實踐的技術解決方案。CTEM作為綜合性計劃,涵蓋漏洞識別、數字資產風險評估、風險緩解優先級排序及修復監控全流程。
AEV通過以下方式賦能CTEM:
- 精準過濾機制:相比生成海量通用漏洞列表,AEV能篩選出真正可被利用的漏洞,驗證安全問題真實性并評估威脅行為體的利用難度。這種僅標記高風險問題的方法,比傳統的全面修補策略更高效,還能識別無需修復的低風險暴露點。
- 持續驗證特性:AEV通過頻繁的自動化測試支持CTEM"發現-測試-修復"的持續循環,確保企業面對新型攻擊技術和IT環境變化時保持防御準備狀態。
- 真實環境測試:傳統測試環境往往無法準確反映攻擊條件。領先的AEV工具通過在生產環境安全測試,精準識別可能導致災難性影響的漏洞,包括錯誤配置、休眠賬戶、數據異常等問題。
- 多維修復方案:除修補CVE漏洞外,AEV還能識別需憑證更換、最小權限實施、配置修正等非補丁類修復方案,全面降低威脅暴露面。
紅隊作戰的AEV應用
AEV能自動識別攻擊者跨環境組合利用漏洞的路徑,已成為紅隊必備工具。借助AEV,紅隊可輕松構建復雜攻擊場景模型,包括:
- 攻擊者在云基礎設施與本地系統間的跳轉
- 突破現有控制措施后的橫向移動
- 將低危暴露點組合成完整入侵鏈
AEV提供的清晰攻擊路徑視圖,使紅隊能高效擴展行動并加速緩解措施實施。該技術不僅提升紅隊作戰成本效益,還能讓初級隊員產出專業成果。預計生成式AI(GenAI)將進一步增強復雜攻擊場景的構建與解釋能力。
藍隊防御的AEV價值
對藍隊而言,AEV提供顯著先發優勢。防御者可通過AEV直觀了解:
- 真正有效的防護措施
- 需強化的防御環節
- 冗余的安全控制
基于AEV的態勢分析數據,藍隊可進行:
- 檢測體系調優
- 預防策略調整
- 暴露面優先級排序
- 服務商性能驗證
- 安全供應商評估
- 運營控制改進
構建安全韌性的AEV之道
AEV通過持續自動化模擬真實攻擊路徑,正快速成為網絡安全的關鍵技術。它使安全團隊能:驗證環境暴露環境暴露環境暴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