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兩大變革

OpenAI近期發生了很多變化,月初推出了一個新模型,同時公司的商業模式也在迅速改變。
首先是關于OpenAI o1及其“迷你”版本的消息,這是繼GPT 4.0之后的首個此類模型,專家們將這一全新系統形容為“更深層次思考”的模型,它的回應過程較為緩慢,目前,該系統的訪問權限仍然有限。
o1系統還提供了一個“思維鏈”的功能,讓部分思考過程對用戶透明化,但發言人也承認:
“OpenAI決定將具體的思維鏈細節保密——o1只會向用戶提供經過重構的邏輯摘要,伴隨其答案一起展示?!?/p>
有早期報告指出,新模型的幻覺現象比之前的模型更多,不過,已有數據表明該系統在科學領域的標準化測試中表現優于其他模型——在化學、物理和生物三個測試領域中,o1在物理學上的優勢最為明顯,得分從59%提高到92%,而在生物學上的提升最小,從61%提高到69%。
鑒于物理是一門更依賴邏輯推理的科學,而生物學更多的是事實的直接呈現,這可能暗示o1在回答問題時確實進行了更深入的思考。研究黑洞和量子理論的科學家表示,o1比之前的模型能為他們提供更多幫助。
與此同時,OpenAI還從由Thrive Capital領投的一系列投資者處獲得了新一輪的融資,Thrive Capital貢獻了10億美元。
OpenAI的領導層表示,這些數十億資金將用于創建下一代AI模型,包括推理模型。有內部消息稱,該公司預計將在兩年內轉型為非營利企業。
“雖然總部位于舊金山的OpenAI已經擁有一個快速增長的營利部門,且大多數員工都在該部門工作,但公司由一個非營利董事會控制,其使命是通過安全構建未來的人工智能來幫助人類,”美聯社的Matt O’Brien幾天前報道,“這對利潤和股東回報設定了某些限制,因為構建生成型AI工具需要昂貴的計算能力、專用AI芯片和計算機科學家,但如果董事會按照計劃將公司轉變為公益企業,這種治理結構將發生變化,公益企業不僅旨在盈利,還應為社會做出貢獻。”
如果仔細觀察公司當前的動態,可以發現其中有很多微妙的變化。表面上看似是一場“換椅游戲”,但奧特曼否認了人員離職意味著公司原則的轉變,他表示,這更像是常規業務運作。
與此同時,OpenAI也面臨著來自包括馬斯克的公司在內的競爭。
我們不能指望AI領域保持不變,這項技術的變革性太強了,然而,這次的融資和新模型的發布,是我們在未來需要密切關注的兩個重要動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