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計算機公維鋒: 共筑創新技術產業生態, 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原創當前,數字經濟已經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指導下,中國信息化發展水平大幅躍升,產業研發能力不斷提升,創新技術生態愈發繁榮。在近日的“鼎新杯”信息技術發展論壇上,浪潮計算機斬獲“最具影響力企業獎”、“遷移適配突出貢獻獎”、“最受用戶青睞獎”等多個獎項。浪潮計算機董事長公維鋒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可持續性在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國家對于科技創新發展的需求,浪潮計算機積極發揮整機牽引作用,通過強化技術創新、推進生態建設等舉措,承接硬件資源,支撐軟件應用,全面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技術創新夯實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競爭力
眾所周知,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泉和競爭根本。在數字時代的今天,作為支持數字化建設的底座,IT基礎設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當前復雜的形勢之下,產業鏈供應鏈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如何利用技術創新解決部分關鍵領域 核心問題,是擺在浪潮計算機等整機制造企業面前的主要挑戰。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關鍵環節企業,浪潮計算機聚焦數據中心和終端設備兩條賽道,通過加大研發投放驅動技術創新。在終端產品上,浪潮計算機將商用電腦作為重要的突破點,通過整機邏輯設計能力,彌補創新技術平臺缺陷逾百條。采訪中,浪潮計算機相關負責人以電腦睡眠模式下的喚醒為例,詳細介紹了浪潮在商用電腦上的創新技術。
眾所周知,電腦休眠后的功耗很低,按下鍵盤或鼠標很快就能喚醒電腦,十分方便。但創新技術平臺在該設計上仍有不成熟的地方,存在5‰低概率喚醒失敗的情況,需要重啟電腦才能解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浪潮依托豐富的研發經驗,基于對內存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定位出問題根本原因,并設計出針對性規避的方法,徹底解決此低概率偶發的問題。不僅如此,上游廠商也將此設計融入自己的產品設計中,整個產業鏈都因此受益。
公維鋒告訴記者,科技創新是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源,是產業鏈強鏈、補鏈的關鍵路徑。浪潮計算機圍繞產業鏈發展中的難點產品堵點問題,開展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究,從系統設計、性能優化、測試用例開發三個維度出發,累計攻克逾萬個創新技術平臺技術難題,涉及CPU、固件、OS等。
共建共享賦能產業鏈生態合作伙伴
雖然國內的軟硬件產品在技術上已經有了比較長足的進步,但無論是服務器,還是臺式機,其設計生產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不但涉及板卡、內存、硬盤等硬件的驗證適配,還涉及固件開發,OS和軟件兼容性測試、性能調優、穩定性測試等,如何把不同廠商的不同產品整合到一起,并交付到企業的實際應用環境當中,對于整機廠商來講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作為整機廠商,浪潮計算機在多年適配工作的基礎上,形成了“線下線上雙驅發力、生態成果共建共享”的生態推進模式。
在線下,浪潮計算機以專用生態實驗室為載體,以良好的軟硬件適配及集成開發環境為基礎,面向合作伙伴及行業用戶提供“生態適配、賦能培訓、方案驗證、課題研究、聯合攻關、生態活動”6大有力支撐,高效助力合作伙伴快速完成產品的適配與升級。
為更快更好地開展適配工作,浪潮計算機還搭建了線上適配信息管理平臺,該平臺集“資產管理、適配申請、適配清單、知識庫、證書管理”等50余項功能模塊于一體,實現了“適配申請—資源分配—適配進展—適配清單下載”等適配全過程的可視化操作,目前已成為浪潮數字化轉型的標志性成果、業內數字化生態建設的典型范式。
公維鋒表示,浪潮計算機作為領先的整機廠商,必須積極聯合業界的不同合作伙伴,積極推動生態的建設,并通過一系列舉措來賦能產業鏈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產業鏈的高速健康發展。
據介紹,浪潮計算機已經適配硬件創新技術部件近千個,開發13000+條創新技術平臺測試用例,開發300+條調優策略。軟件適配方面,已經與300+生態廠商完成數據庫、中間件、OA辦公等2000+項軟件適配,解決數千個適配性問題,頒發近千個互認證證書,為黨政、金融、通信等行業提供了數百個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浪潮計算機還積極強化與外設設備和應用軟件的適配工作,完成與打印機、掃描儀、高拍儀、手寫板等外設設備的適配逾700項;完成與流版簽、輸入法、瀏覽器等辦公軟件的適配逾200項;完成與微信、QQ、云桌面、教學系統等應用軟件的適配近400項;完成與殺毒、主機審計,端口管控等安全軟件的適配逾200項......全面賦能用戶輕松高效辦公,以更佳的使用體驗為創新技術產品正名。
浪潮計算機相關負責人表示,浪潮通過與國際廠商緊密合作,實現自我賦能,再把能力賦能給國內廠商,讓他們跟大廠之間的產品減少或者降低差距。通過在技術和管理上的各種舉措,以及與客戶保持的長期合作,浪潮正在將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共筑創新技術產業生態。
雙重保障解決產業鏈供應鏈風險
前文提到,在產業鏈分工協作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不確定性成為影響整機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對于像PC這樣涉及數千甚至上萬零部件的產業,一個部件不到位,整個產品就無法生產。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和未來,如何解決產業鏈供應鏈的風險,確保產品的及時交付?為此,浪潮計算機通過前瞻性、系統性的管理和敏捷、靈活的替代換能力,雙重保障應對產業鏈供應鏈風險。
一是浪潮通過前瞻性、系統性的管理體系,對新技術、新材料、新制程企業和產品,搶先、優先布局,扶持和輔導創新型企業發展,促進新技術到產業的轉化。同時,建立了供應鏈預警機制,通過對突發事件的敏銳響應,結合預警信息,提前做出預判,及時調整供應鏈策略,提前擬定行動計劃,最大程度減少突發事件對供應鏈的影響。
二是通過標準化的設計來簡化對供應商的要求和對生產、發貨的要求,從而提高供應鏈的彈性;同時通過強化自研、自制來減少對外部供應的依賴。

“機遇就是挑戰,挑戰就是機遇。” 采訪最后,公維鋒告訴記者,數字化轉型的提速,將進一步帶動IT基礎設施的高速增長,浪潮計算機通過在技術上的持續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的積極合作,推出更加多元化的終端、服務器產品,共同推動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