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用教堂建高性能計算中心,背后還是中國技術輸出
本文經AI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教堂和高性能計算,看似是兩個毫不相關的詞匯。
但就在距離巴薩主場諾坎普體育場1.4公里的一座教堂里,兩者奇妙地關聯在了一起——
就在這棟建筑里,布設著西班牙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之一。

這就是巴塞羅那高性能計算中心(Barcelona Supercomputing Center,簡稱BSC)。
有人稱之為“世界最美高性能計算中心”,也有不少科技愛好者盛贊它的獨特,將其視作去到巴塞羅那必須打卡的地標。
而作為來自中國的探訪者,就在最近的一次實地“探店”中,我們還發現,如此特別的一處高性能計算中心里,還有不少中國元素。
教堂里的高性能計算中心
當古典建筑與前沿科技碰撞在一處,或許你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高性能計算中心為什么會建在教堂里?
與頗具浪漫色彩的觀感相比,內在的原因其實十分理性:
在這個集群籌建初期,用于準備的時間僅為4個月,因此需要找到一個足夠大、足夠高的建筑以實現快速布設。
而這座名為Chapel Torre Girona的教堂,當時已經空置。教堂的層高天然利于散熱,位置又恰好在項目負責方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UPC)附近,于是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首選。

在2004年,由西班牙教育部、加泰羅尼亞地方政府和UPC聯合推動,這里正式成為西班牙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
目前,這一中心主要致力于解決應用型的科學問題,比如計算機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以及空氣質量預測、智慧城市等實際應用。

有意思的一點是,這個教堂里的高性能計算集群,連布線的色彩都頗有講究——采用的是加泰羅尼亞當地的傳統配色。

而其中的中國技術,則可以從2017年說起。
這一年,聯想集團和IBM合作,為BSC交付了高性能計算機MareNostrum 4,其峰值性能為11.15 petaflops,即每秒11.15千萬億次浮點運算。
在2017年6月,MareNostrum的世界排名為第13名。截至2022年11月,MareNostrum在TOP500榜單中排名為第88名。

2022年6月,BSC又和聯想簽署聯合研究協議,三年內計劃向西班牙和歐盟的高性能計算領域優先投資700萬美元,共同推進高性能計算在各個領域的研發工作,如精準醫療應用、芯片設計和研發、更具可持續性的高性能計算機和數據中心開發等。
到了今年,BSC的新一代高性能計算機MareNostrum 5已經進入安裝階段。這一新集群的架設同樣有聯想的參與。

MareNostrum 5的通用集群安裝預計于2023年中期完成,集群性能將超過35 petaflops,就是說,其計算能力將比前代提高數倍。
在目前的TOP500榜單中,這一算力水平能排進世界前20。
不過因為教堂空間有限,我們在現場看到,MareNostrum 5已經被安排到了新的場地當中。如果你也來此打卡,現在就能一趟看到兩種不同畫風的高性能計算集群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考慮到能耗問題,MareNostrum 4其實還是全球最節能環保的高性能計算系統之一,能源效率為11865 gigaflops/watt——在2018年的Green 500全球節能高性能計算機榜單中排名第十。這同樣得益于聯想的綠色計算方案。
就在我們到訪的前一天,BSC還剛剛完成了一次水冷技術測試——
新一代的MareNostrum 5采用了聯想自主研發的海神溫水水冷技術。這一解決方案利用直接溫水冷卻+液體輔助空氣冷卻+后門熱交換器的三重技術,實現了溫水液冷+熱能回收,可以去除計算系統中約90%的熱量,相較于傳統風冷技術節能35%。
(不過MareNostrum 4一年光電費還是得花1千多萬人民幣。)
歐洲超算里的中國技術
實際上,如果說起中國技術力量參與其中的歐洲高性能計算系統,巴塞羅那高性能計算中心并不是獨一家。
在德國萊布尼茲高性能計算中心(LRZ),世界排名第29的SuperMUC-NG,同樣是由聯想和英特爾合作交付。

萊布尼茲高性能計算中心是德國最大的高性能計算中心,也是歐洲最著名的高性能計算中心之一,不僅面向德國高校提供服務,也面向整個歐洲的科學、研究和學術界提供高性能計算資源。
此前,萊布尼茲高性能計算中心曾完成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和海嘯模擬,比如蘇門答臘地震,相關研究能夠實現實時情境規劃,幫助預測余震和其他地震災害。
聯想目前已經和LRZ達成了兩個階段的合作?,F在,SuperMUC-NG的核心,采用的是帶有水冷技術的聯想NeXtScale System M5,配備3072個聯想NeXtScale nx360 M5 WCT計算節點。

而如果打開TOP500的榜單界面,還能發現更多類似的案例,比如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的Raven-GPU,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HOREKA-GREEN等。
在這背后,值得關注的一組數據是,在大眾所熟悉的PC和手機之外,聯想其實還是全球份額最高的TOP500高性能計算機供應商——包括上海交通大學的“思源一號”等國內高性能計算集群,也是由聯想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并且,聯想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服務器提供商和第五大存儲設備廠商。
2022/23財年,聯想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營收近10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40%,連續7個季度實現了利潤同比增長。
這就意味著,聯想在保持PC業務全球份額第一的同時,實際上正在非PC業務上打造新的增長極,而其中關鍵的機會,其實就是在算力,在基礎設施上。
尤其到了今年,在新一波AI浪潮的沖擊之下,聯想向算力方向大力推進的目標更是十分明確。
就在今年的聯想Kick Off大會上,楊元慶再次強調將全力推動“普慧算力”的落地和普及,核心目標,就是在服務器、高性能計算等基礎設施方案業務上取得快速發展。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總裁柯克·斯考根(Kirk Skaugen)進一步解釋說,未來3年,數據量仍將呈現指數級增長,比在此之前這些年加起來的數據都更多。
今天我們看到數據處理的程度實際上只達到了2%。ChatGPT這個熱點在一個月之內就獲得了1億用戶量,而這只是個開始。
言下之意,即圍繞算力和基礎設施,全球新一輪的快速增長和競爭才剛剛拉開帷幕。
對于聯想這樣的中國企業而言,這無疑是長期技術積累之下,“爆兵”增長的一個新的機會點。
One More Thing
就在這趟超算探店之旅中,圍繞算力的新增長、中國技術的新機遇,我們還窺見了更加直觀的案例——
聯想已經把服務器工廠,開到了歐洲腹地匈牙利。

無論是巴塞羅那高性能計算中心,還是萊布尼茲高性能計算中心,現在都能快速從這里獲得定制服務器產品。
這家工廠的廠長索博爾奇·佐約米(Szabolcs Zolyomi)向我們透露,現在,聯想在歐洲、中東、非洲地區銷售的90%服務器,都是在此生產交付。
目前,這家工廠每天能生產1000臺服務器和存儲設備,4000臺工作站和商用臺式機,還能完成每天20-30個復雜機架解決方案的設計和生產。
而工廠的第一條產線,正是聯想深圳工廠的1:1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