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創造的人工智能會背叛我們嗎
千年之前,算盤是計算神器,比口算要快。
有一位博學多才的賬房先生,他撥動算盤可以麻利地算出生意盈虧。賬房先生可能會竊喜,自己掌握了最先進的計算工具。
假設,他通過某種途徑看到了千年后的今天,世界上已出現電腦,計算天文數字只需一秒鐘,他也許會認為21世紀的賬房先生是最清閑的,一秒鐘就能算完賬目,天大的好差事!
然而真正的事實是,就算最小的公司,算賬也不是一秒鐘可以完成的,就算運用了各種財務系統,一秒鐘也是算不出來的。
因為我們面臨的是一個信息與數據大爆炸的時代,從古至今從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數據洪流把我們沖擊的疲于應對。
以前的信鴿與烽火、千里馬,算是傳播信息最快的方式之一,為了從千里之外的距離傳播一個邊塞消息,需要很多位送信的信使,馬不停蹄的接力傳遞,才能及時送到京城。傳遞消息會消耗非常多的帝國資源,而如今,打個電話與發個消息就能解決,甚至通過衛星就能看到實時影像,這不是神力,這是科技在進步。
能讓賬房先生大吃一驚的事情還有很多,寒冬臘月,我們不用把雙手浸泡在冰涼刺骨的冷水中,我們只需按下洗衣機按鈕就能自動洗衣;做飯前,不用上山砍柴,不用火石打火燒火,而用天然氣、電磁爐;用水的時候,不需費力去井邊打水,而是開水龍頭;耕地逐步不再用人力,而用機械設備;冬夏,我們有空調,不用扇扇子了!
似乎,所有費力耗時的事,都由科技幫我們完成了。
賬房先生無比羨慕地說道:“臟活與累活皆不需做了,帝王神仙生活也比不了,生活必然不再有煩勞”。
然而,科技越發達,我們時間越不足夠。
我們對世界了解得越多,越發現我們未知的東西越多。
現在,整個世界每年創造的資源、信息、算力、認知,不斷地以指數級別攀升。而我們則通過先進的教育方式與思維模式,學習與掌握生活在信息化世界的知識與技能。
但是,一千年前的人類與今天的人類在生理構造上并無本質差別,只靠學習與思維創新,已經逐步跟不上科技發展,今天的我們所創造的資源,在賬房先生看來簡直是浩如煙海,但是對比我們的未來,不如未來信息總量的滄海一粟。
若只是依賴我們的大腦去面對未來,要么未來科技會處于瓶頸,要么未來科技會淘汰我們。
于是,我們只能借助智能工具管理世界,比如計算機與信息化。然而,普通的計算機與云計算也不足夠我們統御未來世界。
我們不斷通過智能工具創造更加智能的工具,通過人工智能創造更強大的人工智能來管理我們的世界。
許多年后,整個世界會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實現縱橫互聯與自我思考、迭代、復制、進化。
人類會驚嘆,整個世界已經是一個超級智能體系,這個智能體系會自己思考與創造,而人類已經無法從細節認知我們創造的超級人工智能體系,這是一個超越我們人類的的高層級生命體。
借助超級人工智能的力量,有利于人類適應超級未來世界的知識與信息海洋,人類文明才能更進一步向上發展。然而,超級人工智能會背叛我們嗎?
超級人工智能對比人類,如同人類對比人體細胞。未來,我們人類只是超級人工智能的一個又一個的細胞。換個角度看,此刻的我們會背叛我們身體中的細胞嗎?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會的,離開了我們的細胞,也就沒有我們的存在。
但是,倘若有一天,我們開始嫌棄自身的細胞,嫌棄效率低下,要換一個不一樣的身體呢?甚至拋棄身體,徹底進入虛擬世界呢?人工智能會不會也這么想?當我們融入了虛擬世界,我們還是我們嗎,或者以另一種方式組成了超級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