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對于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與國家大數據戰略相結合。今年5月在貴陽舉辦的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大數據助力鄉村振興”高端對話圍繞“大數據驅動,農業全產業鏈升級”“大數據賦能現代化鄉村治理、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兩大話題,從智慧農村、農村電商、數字鄉村、縣域治理等角度,探討如何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為農業與農村發展提供新動能,加速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數字鄉村 智慧農業
農業是我國基礎性傳統行業,現階段智慧農業在農業增加值中占比較低,還未完全適應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這個實際需求。農業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對于數字鄉村智慧農業需求非常迫切,這也預示著巨大發展潛力和空間。
目前農業產品已經形成了豐富多元產業發展業態,農業+林牧漁綜合種養,形成示范農業;農業生產、加工、流通形成復合性農業;農業+文化+旅游+康養形成了創意性農業;農業+信息產業,形成智慧農業等。這種農業產業發展態勢,為大數據產業、數字經濟進一步進入農業農村領域提供了很好的空間和平臺。針對農業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實際,充分依托大數據,充分利用信息產業技術成果,推廣相互深度融合,通過科技創新、機制創新、模式與業態創新等,進一步加快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建設,努力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增加附加值。形成高質量的產業價值鏈和供應鏈,全方位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
通過大數據、信息技術以及農業傳感技術、農業機器人、智能設備等廣泛的應用,可以有效代替人力從事農業勞動,實施精準農業、設施農業等一些先進的、前沿生產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產品效益和效率,進一步穩定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確保農產品的供給質量安全。
數字鄉村是建設數字中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難題一個重要的抓手。通過建設數字鄉村,一是可以發揮信息技術創新的擴散效應,能夠更好的集聚生產要素,激活農村地區的生產;二是能夠發揮信息和知識的溢出效應,提高涉農人群知識、技能,提高產出價值和效率;三是可以發揮數字技術釋放普惠的效應。改善農村的軟環境,進一步縮小城鄉的數字鴻溝。
數字助農 致富增收
如今大數據成為世界認識中國一張大名片,大數據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新一輪技術浪潮中,發展數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離不開社會各行各業的共同協作。把握好大數據時代的歷史性機遇,充分利用好數字經濟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是我們共同的選擇。
隨著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的深入融合,農產品不僅要“種得好”,也要“賣得好”。“直播電商”的快速發展,為“數字助農、致富增收”找到了一條新路徑。大數據產業為農業“賦能”,推動農業現代化。運用大數據優化鄉村土地、金融、人力等資源配置,完善資源價格機制,提升農村生產要素收益水平。引導電商企業支持當地農產品網上銷售,運用大數據推進鄉村科學種養,培育地理標志產品。加強農產品溯源體系建設,通過征信手段實現農產品生產可記錄、安全可預警、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著力解決農產品市場化經營中供需兩端信息不對稱困境,有效提升時效性并降低物流成本。
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產業要興旺發達,就需要有更廣闊的銷售市場,更大的需求量,才能讓鄉村的供給量上升,讓群眾的收益上升。搭建電商新平臺,讓主播通過“直播”的方式推薦特色農產品,不僅降低了經營風險,也提高了生產、銷售效率,為鄉村產業振興打開連接外界的新窗口,也擴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讓“特色農產品”更有發展優勢。
發展農村電商,推動數字鄉村建設。近幾年農村電商發展對農業發展,包括銷售環節、生產環節、流通環節,都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互聯網+”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高質量的產品服務,可追溯的產品源頭,讓每一份農產品的消費更有保障,提升了消費者的信任度,也提升了農村電商的影響力。當用科技、數字為農業賦能,塑造優質農業品牌形象,努力打造全產業鏈數字經濟新模式,提高生產效率,也增加了產品質量,更好地釋放電商“新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持久動力。
生態文明 美麗鄉村
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生態資本變成富民資本,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以實現美麗鄉村建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相得益彰,要從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變革入手,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走融合發展之路,發揮體制機制對治理環境、發展經濟的引領和保障作用。
生態宜居是提高鄉村發展質量的保證。通過建立農業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大數據系統,實時監測防洪減災等各類風險等,建立農村居住環境數據庫,有力保障農村生態宜居建設,提高農村生態宜居環境質量。利用大數據對鄉村振興建設效果進行追蹤,并在農業生產和消費過程中融入環境保護意識,提高農產品品牌效應同時增強環保意識,達到用大數據驅動農村環境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大數據還可以有針對性地收集和分析農民對于居住環境的個性化需求,提高服務農民居住環境優化的精準性,讓農民更好地融入現代文明生活,共同享有信息化發展的成果。
實施鄉村振興,生態振興是有效途徑。隨著當前信息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和網絡搜索普及程度的日益高漲,大數據可以實時監測評估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提高農產品品牌質量,助力鄉村旅游,為鄉村旅游提供了更有效迅速的渠道,進而用數據驅動鄉村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目標。
加快數字化發展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十四五”規劃的兩個重大戰略。抓住數字經濟新優勢,促進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深度融合,則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隨著我國農村農業信息化尤其是農村電商的深入發展,農村農業成為大數據資源生產和應用的主戰場,大數據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