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運用區塊鏈在做這些事
區塊鏈在政務領域的應用已涵蓋數字身份、電子存證、電子票據、產權登記、工商注冊、數據共享、涉公監管、行政審批等諸多場景,正在開展甚至已落地的項目達 40 余個。
自2020年4月份,區塊鏈被正式納入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范疇,在政務層面催生了較大的區塊鏈系統改造需求。從具體項目中也可以看出,招標項目大多是面向政府部門具體業務開發區塊鏈信息管理系統、區塊鏈監管系統等,用區塊鏈技術優化公共服務的效率效果。
數據共享
在多種數據中,住房公積金數據的上鏈共享最為廣泛。在繳存證明方面,據支付寶工作人員介紹,引入區塊鏈技術之前,公積金繳存在??诘男⊥跻饺齺嗁J款買房,就要先到??谑泄e金管理中心打印繳存證明,再拿到三亞申請辦理,幾趟跑腿無法避免,三亞市公積金中心也需聯系??谑序炞C繳存證明,辦理周期較長,常有延期情況出現。
引入區塊鏈技術之后,小王的繳存證明便編碼上鏈,保證其真實可信。現在,小王只要在支付寶里申請開具繳存證明,三亞公積金中心在獲得授權后,在鏈上對該證明查詢和驗證。如此,便省去了小王兩地跑腿,以及兩個部門之間的手動交換信息的麻煩了。
醫療
一直以來,醫療機構都要忍受無法在各平臺上安全地共享數據。數據提供商之間更好的數據合作意味著更精確的診斷,更有效的治療,以及提升醫療系統提供經濟劃算的醫療服務的整體能力。區塊鏈技術可以讓醫院、患者和醫療利益鏈上的各方在區塊鏈網絡里共享數據,而不必擔憂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行政審批
以舊城改造為例,走傳統程序,要經過城管部門、消防部門、城建部門再交開發商手上,大概1年半時間。被區塊鏈改造后,在項目開展前創建分級管理權限、智能合約自動分發信息、多方在線實時審批信息,整個流程半年即可走完,同時提升了信息透明度和可溯源性。
未來政務服務的先進性和便捷性,將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隨著區塊鏈浪潮臨近,政務服務的革新有望再上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