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21歲HTC的日子不多了
“離信仰越來越遠了。”近日有網友在HTC貼吧中寫下了這句話,并曬出了自己新買的三星S8,以這種方式向HTC揮手告別。事實上,這并不是個例。
今年已經21歲的HTC可以說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因為智能手機業務的萎靡不振,連續十季度的虧損,已經令HTC此前幾度陷入尋求新東家的傳言。又恰逢智能手機出貨量十年來的首次下跌,在此大市之下2018年HTC若依然未能有所改,恐怕真就會應了“腸粉”們的那句話:“留給HTC的日子不多了。”
居高自傲的病根
眾所周知,HTC曾經是手機界的王者,甚至曾扛起安卓陣營的大旗與蘋果一較高下,這至今仍為眾多“腸粉”津津樂道。
“粉絲有信仰是好事,但可怕的是智能手機江山易主之后,HTC卻始終不愿向世人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有業內人士對HTC作出如是評價。
為什么要說HTC居高自傲?從近期推出的一款新機就能夠窺得一二。
1月15日,HTC在京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自家U系列的新機HTC U11 EYEs。從命名和定位來看,業內將該機稱為HTC U11的青春版。
隨后便有評論稱,HTC推出此款中端機型,旨在趁熱打鐵,靠著U系列的熱度來收復中端市場失地。那么現實真會如其所愿嗎?
首先從HTC對市場表現出的誠意來看,新機HTC U11 EYEs在外觀上或許能夠喚起粉絲的充值欲望。獨特的3D水漾玻璃機身以及18:9的全面屏設計,“在當今機海之中閃耀著一絲從上個時代延續下來的貴族氣質”,有粉絲對此HTC的做工和外觀不吝贊美之詞。
但第一眼令人折服之后,硬件性能卻把眾多消費者一棒敲醒,因為該機配備的是驍龍652處理器,這就令此款手機只能是“看上去很美好”。
以至于后期有評測機構表示:“在2018開年,還能夠固執地拿出驍龍652芯片,賣到3000元的價格,這事估計只有HTC能夠做出來。”
畢竟,同樣搭載驍龍652處理的三星、vivo等品牌手機,售價均未超過3000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通過中關村在線網站的幾款手機參數對比,HTC的“傲”就顯露無遺。
如果消費者的預期價格在3000元檔,國產品牌中有更具性價比的小米6,還有vivo X20等產品可供選擇,國際品牌這個價位的備選也有三星的次代旗艦三星S7 Edge。那么到底要靠什么來打動消費者?或許HTC自己都沒有找到答案。
如果不拿出自己的誠意,粉絲信仰也終有一天會被耗盡。第三方銷售平臺京東公開數據顯示,HTC U11 EYEs開售至今僅累計有100+條評價,試問憑這般市場反響談何收復中端市場失地。

但話說回來,慘淡的銷量對于HTC自身來說,或許早已見怪不怪。同樣是在京東平臺,HTC主打旗艦U11至今評價總數僅有6800+條,而競爭對手三星S8已有5萬+條,華為Mate10更是達到了18萬+條。
這些都是HTC風華不再的最直觀體現,但如前文所說,HTC并沒有就此向市場做出妥協,依舊我行我素。雖然早已從高位退下,并且日漸式微,但居高時的“傲”卻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業內人士對于HTC的衰落給出分析:“處在時代洪流之中,HTC的風頭早已被后起之秀給奪去。雖然營銷能力不足是其失利的公認原因之一,但從整個HTC的衰落史來看,自身的麻醉和執拗或許才是病根所在。”
執念VR,置手機業務于不顧?
智能手機業務節節敗退之后,近幾年HTC瞄準了VR市場,在眾多分析師眼中,這其實是HTC無奈之下做出的斷臂求生之舉。同時能夠預見的是,調頭轉向的HTC,智能手機業務想要實現崛起就更變得難上加難了。
這一點也并非無跡可尋,因為自從HTC押寶VR之后,砍掉手機業務、整體打包出售的消息就不絕于耳。這期間HTC也曾多次作出了看似合情合理的舉動,但每一個動作卻又著實戳在了“腸粉”的心窩之上。
近日,據Digital Trends報道,HTC北美地區負責人證實了當地智能手機部門裁員的消息。但與此同時負責人表示,在智能手機業務和VR業務整合的過程之中,裁淘部分員工是正常之舉。
此消息一出,“HTC即將退出智能手機市場”的風言風語又開始傳開,這足以見:前途未卜的HTC智能手機業務在外界的認知中已經是岌岌可危。
而在此次裁員風波之前,HTC其實早已對智能手機業務做出過戰略性放棄。最為典型的就是2017年3月,由于經營不善,HTC將建于2009年的上海宏達電子手機工廠出售,而此次交易獲得的資金除用于公司運轉之外,有分析稱其中大部分是用在了拓展VR業務之上,可見沒落的智能手機貴族HTC對于VR這一救命稻草的重視程度。
雖然HTC至今從未正面表示在戰略層面VR要高于智能手機業務,但是外界早已都是心照不宣,并且從商業的角度來看,HTC這么做并沒有什么不對,因為想要繼續生存下去,靠智能手機業務已經是希望不大了,VR至少還能夠拼一下。
事實上,這兩年在VR領域,HTC已經逐漸確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憑借其口碑和市場成績都不錯的VIVE,目前已能夠在國際上與巨頭一較高下,似乎又找回了當年在智能手機領域的自信。
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給出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VR設備出貨量為370萬臺,其中HTC VIVE出貨量達到了50萬臺,僅次于Sony PS VR和Oculus Rift,排在第三的位置。
但HTC智能手機業務的邊緣化卻與VR業務所取得的成績形成了鮮明對比,如此一來,在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理念指導下,或許終有一天HTC徹底退出智能手機市場的預言會得以應驗。
到時“腸粉”們的心情一定是十分之復雜,HTC活了下來,但已經不再是當初的HTC。
決定生死存亡的2018年
說起2018年,不管是對于HTC還是其他的手機廠商來說,應該都是特殊的一年。因為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出現了十年以來的首次下跌,這給所有的手機廠商都拋來了難題,有的是如何實現增長,有的則是如何繼續生存,HTC屬于后者。
日前,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市場調研機構IDC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手機2017年出貨量為14.724億部,同比減少0.1%,而在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中國情況也是如此。
另一機構Canalys指出,2017年我國智能手機市場出現了近十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出貨量僅為4.59億部,較2016年下降4%。并且有分析師表示,中國手機市場衰退的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
因為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消費者基本都已經完成了從功能機到智能手機的升級,并且手機的使用周期也在延長,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是不可避免的。
增速減緩已成既定事實,生存空間進一步縮小,但是作為江湖拼殺的主角,手機廠商的數量卻是有增無減,隨之而來無疑就是更為激烈的競爭。各家都會拼盡全力去搶占更多的生存空間,本就夾縫中茍延殘喘的HTC,能否繼續以高傲的姿態活下去仍有待市場的檢驗。
但縱觀HTC智能手機業務的發展歷史,其或許骨子里就是寧肯站著死也莫要跪著生。百度指數很清晰地展現了這一點,HTC近幾年的搜索指數與其實際的市場歷程基本相符。
在2011年之時,HTC在全球手機市場占據了15%的份額,實打實的安卓老大哥,此時的市場聲量也是達到頂峰。然而自此之后,一瀉而下的曲線說明了一切,市場聲量一小再小,市場份額一跌再跌,眾人期待的一場漂亮的翻身仗至今仍沒能打響。
看到這一慘狀,業界不少人開始將HTC比作了又一個諾基亞,二者都曾是手機行業霸主,都從神壇跌落,可實際上這個說法并不準確。
諾基亞在2016年戰略調整回歸中國市場之后,一系列市場數據表明其已經逐漸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雖然實現“王者歸來”仍有難度,但最起碼迷途知返也已初見成效。
Counterpoint分析師Neil Shah透露,諾基亞手機的銷量在2017年第四季度已經超越了HTC。
可是轉過頭來看HTC,即使在百度搜索建議給出“為什么HTC手機沒人買”、“HTC手機為什么不火了”的當下,HTC的官網卻依然掛著“智能手機領導者”的slogan。
有鑒于此,2018年HTC的智能手機業務是否會被徹底砍掉,除了HTC自己,沒人能夠給出一個確定的結論。
但是大家都清晰的一點是,留給HTC的日子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