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eLTE解決方案,暢享無憂車地寬帶
基于無線通信技術的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是保證地鐵控制信號實時、穩定傳輸的關鍵,對提供安全、高效和舒適的出行體驗至關重要。在移動寬帶浪潮來臨背景下,地鐵車地寬帶正面臨***挑戰和機遇。
一、 信息化浪潮下的地鐵通信
為緩解交通擁擠,***條地下鐵路始建于1863英國倫敦的大都會鐵路 。經過100多年發展,地鐵已從最初的蒸汽機車到電力機車,到目前的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自動駕駛。在地鐵發展過程中,歷次工業革命中的新技術,持續不斷為其發展注入動力,不斷推動其運營效率和安全水平的提升。當前,信息化革命正席卷全球,這使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將信息化力量注入地鐵,帶給人類更好和更安全的出行體驗?
二、 多業務和專業化是地鐵車地通信的必然趨勢
目前,在地鐵通信領域通常由窄帶集群和WLAN兩類無線技術搭配使用來支撐地鐵的正常運營。其中,窄帶集群主要提供語音調度,而WLAN技術主要提供列控承載和PIS(旅客信息服務)等鐵路業務。顯然,兩套系統帶來了部署的麻煩,而且還引入了兩組不同的維護隊伍保證兩套系統的穩定運行,特別是WLAN覆蓋距離只有100~200米,迫使在地鐵沿線需要大量密集部署,引入大量維護工作:
WLAN車地CBTC信號承載方案
此外,除了系統復雜度提升外,安全性問題也時時刺激著人們的神經。WLAN結構簡單,便于部署,但其傳輸頻帶采用ISM(Industry, Science and Medical)頻段,有大量運行在此頻段的無線設備,如:手機WLAN上網用戶,藍牙,無繩電話,微波爐等均會對其產生強烈干擾,極端情況下會造成整個地鐵系統停運,如:2012年11月在深圳發生的多次列車停運事故,就是由于承載CBTC的WLAN系統受到同頻段的無線系統干擾導致。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地鐵發明之初,采用蒸汽機作為動力,其排放的大量廢棄會造成嚴重的隧道內空氣污染,這在當時限制了地鐵的大規模部署和應用;同樣,當前地鐵建設中采用基于WLAN技術的CBTC系統,受到工作于ISM頻段的大量設備的信號污染,導致傳輸CBTC信號傳輸不穩定,影響地鐵的安全運營。
幸運的是,在我國頻譜規劃中,已經考慮了行業無線專網建設相關需求,于2003年印發的信部無[2003]408號文件中對于1.8G TDD頻段,寫到“對確有需要的本地專用網也可用于無線接入。具體頻率指配和無線電臺站管理工作,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無線電管理機構負責…”這意味著,包括地鐵行業在內各行業,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向當地無委會申請專用頻譜資源構建專用網絡用于生產運營。
基于以上背景,華為推出eLTE地鐵解決方案為地鐵提供高質量的車地寬帶服務。
華為eLTE車地寬帶解決方案
該解決方案利用目前業界***進的LTE技術開發,工作在1.8G TDD頻段,有效的避免了異系統信號的頻段污染問題;同時,基于LTE的卓越性能,在20MHz帶寬下,為地鐵車輛提供了峰值100Mbps吞吐率,尤其是在系統工作在TDD模式時,通過上下行傳輸時隙配比的靈活配置,能將更多的上行傳輸帶寬分配給車輛上傳數據,滿足了安全監控的需求;為了保證高可靠數據的傳輸需求,eLTE提供了高達9級的QoS傳輸保證機制,保證在最苛刻的傳輸環境下關鍵數據的安全傳輸。
基于eLTE的獨特優勢,華為與鄭州地鐵于2012年簽署了全球***條基于eLTE解決方案的車地寬帶地鐵線路,使用數十個基站即完成了全線長約26.2公里的寬帶覆蓋,相比WLAN布網,節省了近十倍的站點數量。全線建成后客戶將能夠通過eLTE提供的寬帶管道在中央控制機房實時查看任何一輛車輛中的高清監控視頻,保證行車安全;旅客可隨時享受車內實時豐富的多媒體信息服務(新聞、廣告、電視節目等)帶來的出行便利;更重要的是,華為eLTE地鐵通信系統還可提供專業寬帶集群,讓地鐵客戶在進行行車調度時,既可聽得到,也能看得到,顯著提升地鐵調度效率。基于華為eLTE在地鐵車地通信領域的突出貢獻,在2013年5月,華為eLTE地鐵解決方案獲得了世界軌道交通發展研究會頒發的“技術創新獎”,這標志著eLTE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已經獲得業界的高度認可。
三、 eLTE面向未來,提供更快捷、舒適的出行體驗
基于eLTE的華為“車地無線寬帶”無線解決方案將徹底解決當前基于WLAN技術的CBTC系統的固有問題;同時,eLTE以更少的站點,更寬的帶寬,更豐富的業務為地鐵向更安全,更有效率,更佳的出行體驗發展鋪平了道路。
目前,除地鐵行業外,eLTE解決方案已經廣泛應用在市政,能源,電力等眾多行業領域,有理由相信,未來基于LTE技術的專網寬帶通信技術必將在全球、全行業開啟一場全新的企業無線信息化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