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攜手華為打造智慧社區新生活
在風光的背后,在打造一個又一個和諧社區的背后,自然離不開萬科全體默默付出的艱辛和努力,離不開萬科集團在前行中的苦苦思索,如何在“過冬”時有新的賣點?如何通過增加配套提高業主滿意度?除了傳統服務項目,如何創新?致力于開發有人住的房子之外,如何關注房屋本體之外的一個新領域?
在國家建設部住宅產業化辦公室出臺《全國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示范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后,住建部住宅社區智能化的三星級標準,讓萬科似乎有了靈光一閃;上海投資3000萬元建設的首個“智慧社區”——浦東金橋碧云一期改造,萬科有了更清晰的想法:打造智慧社區,他想起來了老朋友——華為。
華為這家以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為愿景的公司,在2012財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2202億元,其中的企業業務BG就是致力于成為企業信息化的最佳創新合作伙伴。
一直以來,華為也在對“智慧社區”積極研究、積累。“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的一個“細胞”, 是將“智慧城市”概念引入社區。”智慧社區”要做到以社區居民為服務核心,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務,全面滿足居民的生活和發展需要。同時,”智慧社區”要能夠通過充分挖掘社區居民生活服務資源,引入各項全新業務及商業模式,為地產及物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由此,華為智慧社區解決方案以互聯網為依托,運用計算機和物聯網技術將家庭中的智能家居系統、社區的物業管理系統和服務整合在一起,使物業、業主和各種智慧系統形成各種形式的信息交互,以達到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給業主帶來更加舒適的“數字化”生活體驗。
萬科與華為,這對總部同在深圳的老朋友,彼此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華為當年在龍崗大興土木造華為基地的時候,也建議萬科在華為附近打造了著名的四季花城。萬科的四季花城,就像個小社會,幼兒園、學校、網球協會、露天電影院、家政服務等都一應俱全,這些極大緩解了華為面對員工社會生活需求的壓力。同時,四季花城也獲得了熱賣,雙方形成了雙贏的局面。萬科更是相伴華為在全國擴大規模的腳步,一起來到成都西部高新區等地。
針對智慧社區的創新想法,雙方一拍即合。2011年萬科物業牽手華為,共同就智慧社區解決方案進行探討,成立聯合實驗室,并在金色半山小區做嘗試,雙方聯袂打造樣板點。通過智慧社區的軟硬件條件建設,提供社區免費的VoIP服務,業主之間可隨時隨地進行免費視頻通話;在業主家中部署家庭娛樂終端,使業主在家自在體驗,輕松享受;建設鄰里社交平臺,促進鄰里之間溝通更加緊密、順暢、和諧,部署多終端可視對講;業主通過各種終端,在客廳、臥室、書房隨時隨地與房客對講、開門,突破傳統門禁系統局限性;設立物業服務一鍵直通車,能夠提高社區的物管水平,構筑人性化、規范化的管理服務體系,形成以人為本的社區環境;向居民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方式和內容,不斷提高小區人文素質水平, 實現全面的社區智慧化、智能化,全力營造一個科技、時尚、智能的智慧社區。
智慧社區被業界認為是大勢所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長足的發展,我們也期待智慧社區給人們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舒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