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應用交付優化解決方案的三大指導原則
市場上的應用交付優化(ADO)產品多種多樣,為了平衡性能和安全,企業應該如何選擇?本文介紹了選擇ADO的三大原則。
原則一:優化地點
面對各種技術和交付方法,決定購買ADO首先要看在哪里優化。IT至少可以在以下五個方面提高交付。
應用開發:這并不屬于ADO范疇,但是應用的架構與實施對于確定應用性能參數很重要,因為這是許多性能問題爆發的根源。例如,客戶端-服務器通信可能會很頻繁或很少、很簡單或“很啰嗦”,并且可能使用了高度可優化的(TCP)或可優化程度較小的(UDP)協議。應用可能對緩存友好,也可能不是。
服務器平臺選擇與使用:同樣,這也不屬于ADO本身。在這個方面,IT的選擇可能很有限。通常,開發者或應用供應商會部分或完全決定平臺選擇。有高性能TCP/IP協議棧的平臺對于應用交付影響巨大。平衡性能與成本,需要IT盡可能發揮物理服務器的負載能力,同時又不會影響性能。因此,平臺選擇(hypervisor、操作系統或應用服務器)是影響整體性能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樣hypervisor境的變化可能會顯著提供I/O性能,進而大大提升應用的整體性能。
數據中心網絡:對于與服務器相關的技術,IT有很大的控制權,所以IT通常可以通過增加組件來實現負載均衡、緩存、進程密集型任務(會話管理、存儲去重復和加密)的卸載服務。
廣域網(WAN): IT也對于平臺、分配和優化也有很大的控制權。它可以將點對點連接更換為MPLS云,從而在數據中心和分支網絡實現全網狀連接,甚至還可以為WAN接入使用互聯網鏈路。IT可以增加QoS來優先某些流量,或者通過設備/云服務實現全面優化,做到更細致的優化、加速、壓縮和流量調節。
桌面/終端:IT可以調整用戶計算機上的網絡基礎架構,例如為應用添加操作系統優先級,或者添加一個客戶端優化器軟件。IT需要進行權衡,確定哪里最適合進行優化(例如,在每個應用的開發過程中),在哪里優化是最簡單和最實用的。
原則二:了解自身
在進行ADO決策時,第兩個原則有兩個實踐要求:了解現狀,以及了解你可以做出哪些改變。
為了了解現狀,IT必須實現和整合基礎架構之間(從1層到7層)的管理和監控。這其中包括與運營商和提供商管理數據(例如,SaaS提供商)整合內部管理和監控系統,盡可能全面地了解基礎架構各個部分(從服務器軟件、網絡到客戶端軟件)是如何影響性能的。IT人員一定要注意用戶抱怨的問題。應用交付優化解決方案的測試和部署都取決于應用和用戶組遇到的問題。
即使再多的WAN優化,都無法解決應用服務器與數據庫(連接其他組件)之間的流量帶來的性能問題。即使再多的應用交付控制技術,也無法解決高延遲網絡鏈路中回程過多而引發的問題。了解問題所在,可以讓IT從各種方法中選擇正確的解決方法。如果沒有確定真正的問題,就可能會使用錯誤的解決方法,這樣不僅可能無法解決問題,甚至還可能會讓問題更嚴重。
在考慮解決性能問題的方法時,IT人員需要考慮很多方面,包括內部基于設備的解決方案、運營商網絡解決方案,和由運營商管理的物理或虛擬設備解決方法。托管解決方法可以將運行設備的負擔交給他人,因此在最近各種技術中比較流行。基于云的解決方案則不需要使用設備。無論什么交付方法,都一定要評估各個供應商的應用交付優化解決方案,并且在可能的情況下測試多個產品,了解它能夠如何幫助您實現立即優化的需求。
原則三:要協調,不要重復
IT應該盡可能用一個工具一次解決多種問題。在需要有解決方案的時候,它的部署和管理應該與其他ADO方法進行協調。ADO本身涉及網絡、安全、桌面和數據中心規劃等方面。一定要注意,優化決策不能夠對其他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在一些情況中,某一種解決方案可能比另一種更好。例如,對于短期優化云解決方案可能更好。同樣,如果想要通過實現一個ADC將加密和解決操作從服務器卸載,那么一定會影響到安全架構,從而要求更新架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