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目標
至于其它東西,如利潤、市場占有率和銷量,會自然跟隨而來。做最好的產品有多方面復雜的因素要考量。你得思考易用性、功能性、設計以及成千上萬個細節。蘋果把它們都考慮進來,并在產品上市之前就把它們解決好。
基本上,推出產品有兩種思路:
1.看看市場上有哪些成功的產品,然后復制它們,這樣,你的公司也能分一杯羹,這杯羹就是指市場占有率和金錢。
2.看看市場上成功的產品,意識到它們并未滿足用戶的需求,你關注用戶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并解決它們。最終結果是出現一個人們想要購買的新產品。
選項一給了消費者一種選擇,而選項二讓用戶能更好地享受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其間差異不可謂不大。
人們談論競爭并認為開放的市場是健康的。這話沒錯。但目前科技市場的問題不在于競爭,而在于抄襲。
所謂競爭是一家公司看上一款產品或市場,然后生產出和現有產品差異性較大的產品。它們得說服消費者它們的東西能夠解決問題并讓事情變得更簡單。可悲的是,這種情況很少見。我們通常看到的都是抄襲。三星瞄上了iPad,努力抄襲后奪走了原本屬于蘋果的市場占有率和金錢。今天的科技公司根本沒有膽量生產和蘋果差別太大的產品,因為它們害怕被拋下。有些公司甚至還大言不慚地說蘋果的發明是必然的——要真是這樣,它們以前為什么做不出來呢?蘋果為什么要借iPod進入mp3播放器市場,改變人們對這類設備的觀感呢?同樣的事情發生在iPhone和iPad身上。蘋果的競爭對手都盡可能抄襲這些產品,蘋果的法律團隊也怒不可遏。但這招并非萬試萬靈。
很明顯,蘋果在開發產品的時候選擇的是選項二。iPod成功后,我相信蘋果知道自己很有機會占領智能手機市場,而占領平板市場也是同樣毫無疑問。這樣的趨勢不會改變。蘋果一旦進入某個市場,我想它知道產品會比原來大有改觀,而別人也會跟風抄襲。
蘋果前進的動機和其它公司不同。市場占有率和利潤是制造偉大產品的結果。想要成功,你只能把目標放在一個點上。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