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設備發展總結及方向綜述
我國的路由器設備發展非常迅速,于是我研究了一下路由器設備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一般來說只有***端的核心路由器才能體現出生產廠家的技術水平。雖然當前核心路由器市場份額相對較小,但是由于核心路由器是衡量廠家的技術標桿,核心路由器上的競爭同樣激烈。核心路由器的指標很多,包括端口速率、端口密度、交換能力、路由協議等。當前多數設備制造商都生產系列產品,提供從低端到高端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但為方便起見,文中描述路由器設備現狀時只采用廠家***端設備,主要描述***接口速率以及整機交換能力。路由器生產廠商眾多,本文僅選取幾個能提供核心路由器、市場份額較大的廠商描述路由器設備現狀。
一、路由器設備現狀
1.Juniper公司產品
Juniper自1998年推出M40高端路由器以來,在骨干路由器市場上開始取得突破。隨后,Juniper公司向低端延伸推出了M20、M10、M7、M5以及J系列和E系列中低端邊緣路由器,向高端延伸推出了M160和M320路由器以及T系列的T320和T640核心路由器。目前Juniper公司已提供了從低端到高端,從邊緣到核心一條完整的產品線。2004年12月Juniper公司推出TXMetrix支持連接4臺T640路由器,提供T比特的解決方案。T640支持32個10G端口,提供32×10G×2共640G雙向交換能力。在2004年度,Juniper核心路由器市場份額上升了16%。
2.思科公司產品
思科公司是***的路由器產品供應商,長期以來占據路由器市場主導地位。思科公司提供家用(小企業)的800、1700、1800系列,低端的2600、2800系列,多業務的3600、3700和3800系列,中高端的7200、7300、7400、7500和7600系列,高端的12000、12400和12800系列以及運營商級路由系統CSR-1。CSR-1單機支持4×10G×16×2共1.28T雙向交換能力,支持40G光接口,支持5機柜單一集群,最多72機架集群92T交換能力。CSR-1在2004年度推出,代表目前路由器產品***水平。但是當前商用實例較少。
3.華為公司產品
華為公司是傳統電信設備制造商,在數據產品上也提供端到端全線解決方案。華為公司的路由器產品主要有QuidwayNetEngine20系列多業務高端路由器、Quidway Net Engine 40系列通用交換路由器、Quidway Net Engine 80系列核心路由器以及Quidway Net Engine 5000系列核心路由器。此外華為還有一些寬帶接入產品、無線接入產品、綜合業務接入產品等。華為***端的核心產品是NE5000。當前NE5000單機支持2×10G×16×2共640G雙向交換能力。目前華為公司正準備推出支持4個10G端口的板卡,這樣單機架就能支持1.28T交換能力,集群后***可擴展到80T。
4.港灣公司產品
港灣公司是數據產品的后起之秀,從事寬帶網絡通信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生產。港灣網絡是當前在數據通信領域能與華為公司全面競爭的為數不多的國內廠家。當前港灣網絡產品主要有NetHammerM系列接入路由器、NetHammer M系列業務路由器、Net Hammer G系列骨干路由器、Power Hammer ESR系列多業務路由器和Power Hammer P系列核心路由器。港灣公司的P640路由器是我國國內最早推出的交換能力雙向1.28T,單端口10G的路由器。但是當前港灣公司P640路由器每個接口只支持一個10G端口,因此實際對外表現為16×10×2共320G交換能力。當前港灣公司正在研究多機架互聯,以設備集群形式支持T比特交換能力。
5.其他路由器產品
除上述廠家產品外,商用核心路由器廠家還有上海貝爾-阿而卡特、Avici、日立、中興、NEC等。我國的清華比威、NDSC、烽火網絡、國防科大等單位也正在研發核心路由器。
二、路由器設備發展趨勢
1.接口趨向高速化
在設計之初,路由器設備一個很大的作用就是適配高速的局域網與低速的廣域網。當時路由器端口相對昂貴,局域網使用交換機或者網橋組網,只有需要連接到廣域網時才設置路由器。因此路由器接口通常是局域網的10/100以太網、FDDI、令牌環以及廣域網N×64、2M的X.25接口、DDN、幀中繼接口等。
隨著技術的進展,路由器設備成為IP網/互聯網的核心設備。路由器需要越來越高速的接口來構造寬帶骨干網。近年來路由器的局域網接口從10/100M以太網接口發展到千兆以太網接口,當前已出現10G以太網接口。廣域網接口從N×64k到2M,當前可選接口有155M接口、2.5G接口以及10G接口。千兆以太網以及10G以太網也走出局域網范圍,可以在城域網范圍使用??傮w來看,2004年度接口高速化的主要體現是10GPOS接口和10G以太網接口的廣泛商用。當前40G接口尚不多見,只有思科聲稱支持。在2005年度,多數廠家主要努力方向是增加10G端口密度,實現單接口卡4個10G端口,單機64個10G端口。
2.交換能力趨向海量化
路由器是一個分組轉發設備。交換能力可以是每秒交換多少個分組,也可以是接口吞吐量折算成bit/s。為方便起見,這里采用實際接口吞吐量總和折算成等效背板交換能力來衡量路由器容量。
最初路由器的實現是基于總線交換分組,交換能力通常很小。一般等效背板交換能力從幾百兆到幾個吉(G)的bit/s。隨著技術的進展,又出現了基于交叉矩陣、共享內存實現的路由器。代表產品主要是思科的12000系列G比特路由器,一般等效背板交換能力為160G、320G或者640G。2004年度路由器容量增長主要體現于T比特路由器的出現。當前由于10G端口密度較小,40G端口基本沒有商用,單機真正能實現T比特交換容量的設備很少。大多數廠家都在向集群實現T比特交換能力的方向努力。總體來看,T比特交換能力設備的實現主要還是作為廠家技術能力和競爭力的體現。在運營商看來,T比特交換能力的需求還沒有真正出現。因此當前設備容量越來越大,T比特或者幾十T集群的設備只能是在未來寬帶應用真正廣泛應用后才有應用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