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手動復制粘貼PDF?OCR和LLM到底該選誰,這篇說透了 原創
近二十年來,只要一提到從圖片或PDF里往外“摳”數據,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學字符識別)技術幾乎是唯一的答案。從讀取銀行支票到報銷掃描發票,再到驗證身份證照片,它一直是幕后的功臣。
但現在,情況正在發生巨變。
隨著LLM(大型語言模型)的強勢崛起,許多開發者開始“移情別戀”。更廣闊的應用場景、更低的成本、更簡單的開發流程,讓無數曾被僵化的OCR系統困住的團隊,驚嘆于LLM處理非結構化數據的魔力。
一個驚人的例子是:Gemini Flash 2.0 在實現近乎完美識別準確率的同時,成本低到令人發指——處理6000頁文檔,只需1美元。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OCR的時代已經結束,可以被徹底扔進歷史的垃圾桶了?
答案是:遠沒有那么簡單。
這并非一場簡單的替代戰,而是一場“新王”與“老兵”的對決。兩者各有獨特的優勢和軟肋。根據你的數據提取需求,選擇其一,或者“強強聯合”,才是2025年的最優解。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剖析這場對決,看看在真實世界中,究竟誰才是你需要的那個“它”。
OCR vs. LLM:兩種截然不同的“閱讀”哲學
要理解它們的區別,我們首先要明白,它們“看”文檔的方式,從根本上就不同。
OCR:一絲不茍的“圖書管理員”
OCR的工作方式是確定性的、一步一個腳印的。它就像一位嚴謹的圖書管理員,拿到一份文檔后,會嚴格按照流程操作:
- 版面分析:先把文檔拆分成不同的區域,比如文本區、表格區、圖片區。
- 圖像預處理:對圖像進行“美顏”,比如轉為黑白(二值化)、把歪的扶正(傾斜校正)、去除污點(去噪)。
- 字符識別:像拼圖一樣,一個一個地識別出圖像中的字符。
- 后期校對:利用語言規則和詞典進行質量控制。比如,如果它把 "apple" 識別成了 "app1e",它能通過查詞典發現錯誤并糾正過來。

這種結構化的方法,是OCR最大的優點,也是它至今無法被輕易取代的護城河。它能精確地“看到”文檔的結構。
LLM:博學多才的“領域專家”
而LLM處理文檔處理任務的方式,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它不是在“識別字符”,而是在“理解文檔”。

多模態LLM(如GPT-4V, Claude 3.7, Gemini 2.0 Pro)會同時處理圖像和文本,像人類一樣去閱讀。當你看到一張銀行對賬單時,你不會去逐字閱讀,而是立刻認出“哦,這是張對賬單”,并基于你過往的知識,迅速理解哪個是交易日期,哪個是金額。
LLM也是如此。它將整個文檔圖像轉換成一種內部的“概念理解”(技術上稱為“潛在表示”)。它不記得每個像素的具體樣子,但它理解了文檔的含義。因此,它能輕松地識別出一份文檔是銀行對賬單,并根據其背景知識,將交易記錄整理成一個表格。

然而,也正因如此,LLM有時會忽略物理結構。一位客戶就曾遇到問題:用最頂級的LLM提取簡歷信息時,模型雖然提取了所有正確的工作經歷,卻把不同職位的描述給搞混了。因為它太注重“理解”,反而忽略了“這個描述屬于哪個職位”這種嚴格的結構對應關系。
應用場景對比:各自的優勢與短板
現在,讓我們把兩者放到不同的場景中,從五個關鍵維度進行一次正面交鋒。
1)上手難度 —— LLM 完勝
在開發體驗上,LLM的優勢是壓倒性的。
- OCR:需要為不同類型的文檔創建模板、定義規則,工作繁瑣且缺乏靈活性。
- LLM:通常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提示(Prompt)。
比如,要從一份病歷中提取信息,你給LLM的指令可能就一句話:“從這份病歷中提取患者姓名、患者ID、測試ID和結果分數。” 即使病歷的格式千變萬化,它也能應對自如。
2)精準控制 —— OCR 勝出
凡事皆有兩面性。LLM的靈活性也意味著控制力的下降。
如果你需要處理的是格式永不改變的政府表格,并且需要精確控制提取范圍(比如,為了數據安全,絕不能提取W-9表格中的社保號碼),OCR是更好的選擇。你可以明確告訴它只處理哪些文本框區域,忽略其他部分——這一點LLM很難百分百保證。
3)準確率 —— 難分伯仲
這是一個最復雜的問題:誰的準確率更高?答案是:看情況。
- 對于格式統一、印刷清晰的文檔(如1099稅單),OCR的結構化方法可以達到近乎完美的99%準確率,可靠性無與倫比。
- 對于格式多變、質量參差不齊的文檔(如各種收據),LLM的上下文理解能力則更勝一籌。金融自動化平臺Ramp就發現,使用LLM后,他們處理收據的數據提取準確性得到了巨大提升。

根據Omni AI的最新研究,雖然在純粹的字符識別上,OCR在高質量文檔中仍有優勢,但在需要理解文檔結構和上下文的端到端數據提取任務中,LLM正越來越多地超越傳統系統。
4)成本與速度 —— 戰局反轉

傳統上,OCR系統需要高昂的前期許可或開發成本,而LLM則是按使用量付費。
- 速度:OCR非常快,處理一份文檔通常在毫秒到幾秒之間。而LLM由于計算量大,每份文檔至少需要幾秒鐘。對于需要實時處理海量文檔的場景,OCR優勢明顯。
- 成本:這就是戰局最有趣的地方。LLM的成本正在急劇下降。如前所述,GeminiFlash 2.0 每頁成本極低,在考慮了開發和維護成本后,它甚至可能比許多傳統OCR方案更便宜。
解決方案 | 定價模型 | 處理10,000頁的成本 | 開發投入 |
傳統OCR軟件 | 前期許可 | $5,000–20,000+ | 高 |
Google Document AI | 按用量付費 | 50 | 中 |
Gemini Flash 2.0 | 按用量付費 | 約 $1.67 | 低 |
GPT-4 Vision | 按用量付費 | 約 100 | 低 |
5)“翻車”姿勢 —— 各有不同
- OCR的失敗是“耿直”的:通常因為圖像質量差(分辨率低、有污點、字體奇怪),導致輸出結果明顯錯誤,比如亂碼、文字丟失。你一眼就能看出來。
- LLM的失敗是“狡猾”的:它很少輸出亂碼,但可能會“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幻覺)。它產生的數據看起來非常合理,但實際上可能是錯誤的或結構錯亂的。這種錯誤更隱蔽,需要與源文檔核對才能發現。

最終指南:2025年,你的文檔處理該怎么選?
對比結束,是時候做出選擇了。這并非一個二元對立的問題,而是一個策略組合的問題。
以下是基于真實應用場景的最終建議:
文檔類型 | 最佳方法 | 核心理由 |
標準表格 (如W-9, 1099) | OCR | 布局固定,對準確率和控制力要求極高。 |
收據 | LLM | 格式千變萬化,需要上下文理解。 |
發票 | 混合模式 | 半結構化但格式多變。可用OCR提取頭部固定信息,用LLM處理復雜的項目列表。 |
病歷 | LLM | 格式復雜多樣,需要理解內容間的復雜關系。 |
法律合同 | LLM + 人工審核 | 需要深度的語義理解。 |
身份證件 | OCR | 格式標準化,有特定的安全和控制需求。 |
手寫筆記 | LLM | 文本不規則,極度依賴上下文推斷。 |
簡歷 | 混合模式 | 結構重要但格式多變。可用OCR分析版面結構,用LLM提取和理解內容。 |
結語
總而言之,在2025年的數據提取領域,“OCR vs. LLM”的答案不是誰取代誰,而是如何協同作戰。
- 如果你的任務是處理海量、高速、格式統一的文檔,OCR依然是值得信賴的老兵。
- 如果你的項目需要快速開發,處理各種不可預測的文檔,并且更側重于理解而非單純識別,那么LLM無疑是你的最佳新寵。
而對于大多數復雜的現實世界應用來說,一個結合了OCR結構化分析能力和LLM上下文理解能力的混合系統,將提供最強大、最可靠的解決方案。
未來已來,智能的文檔處理不再是單項冠軍的表演,而是全能選手的時代。
?? 那么,在你的工作中,哪種類型的文檔最讓你頭疼?你認為哪種方法更適合解決它呢?
本文轉載自??Halo咯咯?? 作者:基咯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