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記憶系統逆向研究!與ChatGPT完全相反!網友:放棄廣告了?Claude深夜祭出記憶選項,隱身聊天 原創
編輯 | 云昭
出品 | 51CTO技術棧(微信號:blog51cto)
上一篇文章中,小編分享了一位狠人逆向研究了 OpenAI 的 ChatGPT 底層記憶機制。它的記憶系統主要分為四個板塊:交互元數據、最近會話內容、模型設定上下文、用戶知識記憶。。
正是基于這樣的設計,才會讓 ChatGPT 充滿了十足的留人能力。
那么,另一大頭部的 AI 助手 Claude 又是怎樣設計自身的記憶系統的呢?
昨天,Claude 的記憶系統也被逆向工程了一波,這位狠人的出的結論是:
Claude 與 ChatGPT 走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向。
我又研究了 Claude,結果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這兩大頭部 AI 助手居然構建了完全相反的記憶系統。
ChatGPT 是“全都要”,Claude 是每次都“從0開始”。
圖片
這說明了各自的用戶群體和產品哲學是什么?以及 AI 記憶設計的潛力空間到底有多大。
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拆解 Claude 的記憶機制——它到底存儲什么、怎么取。然后,再聊更有趣的部分:為什么這兩種架構會走向如此不同的道路?
這篇文章描述的劇烈反差感,引起了網友對于 OpenAI、Anthropic 這兩大 AI 超級獨角獸的瘋狂討論,評論數已經多達 231 條。
圖片
一些網友認為這是兩家公司在為未來的商業模式做鋪墊:
ChatGPT 的方向性很明確,未來他們會通過廣告和聯盟鏈接盈利。而其記憶功能旨在創建用戶畫像。
而 Claude 的記憶實現感覺更側重于訪問抽象概念和過去交互的長期目標。
但更有意思的是,這篇逆向文章剛發布不久后,昨天 Claude 似乎也看到了用戶的熱烈討論,很快為 Claude 上線了新的記憶功能:專為工作團隊設計!
A modal dialog box titled "Memory" overlaid on a background of conversation topics. The modal contains two toggle options: "Search and reference chats" and "Generate memory of chat history"
一、Claude 的工作方式:兩個基本特征
Claude 的記憶系統有兩個基本特征:
- 從零開始:每次對話都以一張白紙開場,不會自動加載用戶畫像或歷史記錄。只有當你明確調用記憶時,它才會啟用。
- 原始記錄檢索:Claude 回憶時,只會基于你真實的對話記錄,而不是依賴 AI 自動生成的摘要或壓縮檔案。它就像在做實時搜索,直接在你的歷史聊天中查找。
當 Claude 通過類似 “我們之前聊過什么”、“從上次聊到的地方繼續”、“還記得我說過……” 這樣的提示檢測到你在調用記憶時,它會調動兩種檢索工具。
這有點像你在用網頁搜索或執行代碼——Claude 會現場運行搜索,你能看到它“檢索中”,等完成后再綜合結果來回答或繼續話題。
二、兩種檢索工具
1、會話檢索 Conversation Search
conversation_search 工具用于關鍵詞和主題搜索,覆蓋你全部的對話歷史。
比如我問它:“能回憶一下我們聊過的有關昌德尼朝克(德里的一處歷史街區)的內容嗎?”
Claude 找到了 9 段相關對話——從我研究賈汗娜拉·貝古姆公主在 1650 年建立該區的歷史,到我問哪家烤肉串(galouti kebabs)和餡餅(parathas)最好吃。最后 Claude 把這些零散的記錄整合成了一份連貫的總結。
Claude searching for Chandni Chowk conversations
如果你一次問多個主題,Claude 會依次進行多次搜索。比如我在做加密研究時,常用 Claude 做編輯。
有次我問它:“能告訴我我們聊過的關于米開朗基羅、Chainflip 或 Solana 的所有對話嗎?”
ps:在區塊鏈和加密領域,常見的項目名字經常會會借用藝術家、神話人物;后面的 Chainflip 或 Solana 是兩個加密項目。
Claude 就分別跑了三次搜索:一次找我把米開朗基羅類比神經網絡的內容,一次找 Chainflip 的跨鏈協議,一次找 Solana 的技術架構。最后一共找出 22 段對話,并生成了一個帶跳轉鏈接的統一回答。
Claude running multiple searches for different topics
2、短期對話檢索 Temporal Chat Retrieval
recent_chats 工具提供按時間檢索的能力。
我問它:“能告訴我最近 10 次對話聊了什么嗎?” Claude 就按時間順序把最近的聊天抓出來,并做了總結。
Claude retrieving last 10 conversations
它還可以指定時間段。比如我問:“能告訴我 2024 年 11 月最后一周我們聊過什么嗎?” Claude 就找出了那段時間里的 16 個對話。
Claude retrieving conversations from November 2024
三、ChatGPT向左:用戶無需思考的魔法,Claude向右:讓用戶自己控制調用時機
時間回到一年前,ChatGPT 和 Claude 的功能幾乎是對齊的——多模型、文件上傳、項目管理都有。但從那以后,兩者的路線分化明顯。
- ChatGPT:已經演變為一個大眾級消費產品。OpenAI 的 CPO Mike Krieger 也承認他們在用戶增長上“抓住了閃電”。記憶上,ChatGPT 走的是全自動化:所有記憶組件都會自動加載,用戶無需思考,就能得到個性化體驗。這意味著它會逐漸構建詳細的用戶畫像,學習偏好與模式,為未來功能或商業化打基礎。這是典型的消費級科技思路:做得足夠“魔法”,用戶黏住,之后再想辦法變現。
- Claude:走的是另一條路,聚焦開發者工具、編程和專業工作流。Anthropic 的用戶群體更技術化,他們理解 LLM 的運作方式,也習慣自己控制調用的時機。就像他們會手動選擇是否觸發網頁搜索或“擴展思考”,他們也決定什么時候需要記憶。用戶知道調用記憶會增加延遲,但他們愿意做這種權衡。他們要的不是持續畫像,而是一個強大、可預測的專業工具。而且,這類用戶往往對隱私更敏感。
四、記憶的設計空間,沒有唯一解
令人震撼的是:ChatGPT 和 Claude 這兩大頭部AI助手,居然構建了完全相反的記憶系統。這說明 AI 記憶的設計空間極其巨大,沒有所謂的“唯一正確答案”。
設計記憶系統時,你必須從用戶出發,根據他們的需求倒推,然后從零開始構建。
更關鍵的是,我們還處于未開墾的領域。這些工具問世還不到三年,沒人知道如果同一個人用 AI 助手十年會怎樣。
它應該記多少?要怎么處理累積多年的上下文?
與此同時,市面上正爆發出“寒武紀式”的 AI 應用,每家都在實驗自己的記憶方式,而底層模型還在快速迭代。
而在應用側,同樣沒有固定的打法,也沒有最佳實踐——大家都在試、在看:究竟誰能跑出來。
所以,原本是想研究記憶系統,結果卻慢慢地牽扯出產品層面的思考。
五、幾小時后:Claude 放出了新的記憶功能
就在昨天晚上,作者發表了逆向文章后的幾個小時后,Anthropic 就宣布,Claude 正式上線 記憶(Memory)功能。不過,一個關鍵的信號是:團隊和企業用戶可以率先體驗。
圖片
這項功能可以在“設置”中啟用。包含兩個開關選項:“搜索并引用聊天記錄”和“生成聊天歷史記憶”。
來看一看,Claude 新發布的記憶功能的主要用途:
- 記住團隊流程、客戶需求、項目細節和優先級比如,銷售團隊能在不同交易中保持客戶上下文,產品團隊能在多輪迭代中延續產品規格,高管則能跟蹤各項戰略舉措,而無需不斷重建背景信息。
- 支持為每個項目單獨建記憶,避免信息混雜這確保了產品發布規劃與客戶項目相互分離,機密討論不會與日常運營混雜。這樣的項目邊界能幫助你和團隊同時管理多個復雜任務,而不至于混淆不相關的信息,相當于一層保護欄,確保敏感對話得到隔離。
圖片
- 通過記憶摘要,用戶可隨時查看和編輯 Claude 的記憶Claude 會通過“記憶摘要”來整合所有記憶,供你查看和編輯。在設置中,可以清楚看到 Claude 從你的對話中記住了哪些內容,并能隨時通過與 Claude 對話更新摘要。根據你的指令,Claude 會調整所引用的記憶內容。
此外,在官方介紹中,Anthropic 特別強調了企業用戶的控制權和隱私安全:
- 可選開啟:用戶可以自由決定 Claude 記住什么、不記住什么
- 隱身聊天:提供“一次性對話”,不會進入記憶或歷史,非常適合敏感討論有時候,用戶需要 Claude 的幫助,但又不想使用或增加記憶。這時就可以用隱身聊天,它提供了一張干凈的對話“白紙”。這種模式非常適合敏感的頭腦風暴、機密的戰略討論,或是單純想要一次不帶上下文的新對話。你的常規記憶和歷史對話不會受到影響。如果你在團隊版或企業版中使用記憶,標準的數據保留策略依然適用。
圖片
- 企業管理:管理員可隨時關閉整個組織的記憶功能
總之,通過“Memory”功能,Claude 會專注于學習用戶的職業背景和工作模式,從而最大化生產力。
這里需要注意,記憶功能也帶來了新的安全考量,所以 Anthropic 在設計時,強調:確保它適用于工作場景,同時避免涉及敏感話題。
官方博客中表示:Claude 團隊將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以負責任的方式部署這些強大功能,并持續評估和測試記憶在不同使用場景中的表現,再逐步擴大適用范圍。
六、OpenAI和Anthropic為什么走了相反的路?
乍看之下,兩者路線還是比較清晰的。
最基本的區別:ChatGPT 想記住你這個人,而 Claude 關心的是企業用戶之前的交互。
所以,OpenAI 更像是打造一款AI時代的萬能微信,而 Anthropic 則避其鋒芒,專門瞄準企業服務領域,所以更像是“企業釘釘”。
一位網友認為,Anthropic 和 OpenAI 的區別可能更多體現在商業目標上,而不是技術本身。
ChatGPT 的方向很明確:最終會通過廣告和返傭鏈接來變現。他們的記憶實現方式,核心就是在建立用戶畫像。
Claude 的記憶實現更像是面向長期目標,關注的是如何訪問抽象概念和過往交互。這很接近人類回憶的方式,只是多了個搜索功能(據我所知他們還沒真正實現)。
有網友認為,Claude 的路線很清晰:以后可以結合 RL 后訓練,讓 Claude “記住”你上次指出的錯誤。在未來的迭代里,它甚至能從對話中提煉出抽象,比如“用戶上次讓我在這個任務里改了某些地方,也許這次我可以主動做”或者“上次代理是這樣完成這個任務的”。
不過,小編判斷,Anthropic 或許不會放棄個性化廣告這個已相對成熟的商業模式的。
評論區的大佬們,你們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拍磚。
參考鏈接:
??https://www.shloked.com/writing/claude-memory??
??https://www.anthropic.com/news/memory??
本文轉載自??51CTO技術棧??,作者:云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