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流行的編程語言,被Oracle鎖在牢籠里......
10多年前,國內著名的技術網站JavaEye發表了一個聲明:由于Oracle的強硬要求,只能被迫放棄已經運營了7年的JavaEye域名和JavaEye品牌,更名為ItEye。
這件事在當時震動挺大的,很多人是第一次意識到:Java這個名字真是不能隨隨便便使用的啊!
自己玩玩兒沒問題,但是一旦做大,有了商業利益,Oracle的法務團隊立刻就把你盯上了。
圖片
這也沒辦法,Oracle擁有Java的注冊商標,當它揮舞起法律大棒的時候,幾乎無人可以抵擋。
很少有人知道,JavaScript也是Oracle的注冊商標!
也就是說,使用JavaScript這個名稱也存在當被告的風險。
一、遺產
1995年,Netscape公司的布蘭登開發了一個用于瀏覽器的腳本語言:LiveScript。
圖片
同一時期,Sun的 Java 語言正在大火,為了蹭Java的熱度,Netscape和 Sun 達成了品牌授權協議,把 LiveScript 改名為 JavaScript,以強調它是Java的“小兄弟”,能和 Java 一起使用。
“Java” 是 Sun 的注冊商標,“JavaScript” 這個名字中含有 Java,因此商標必須由 Sun控制。
2009年,Sun被Oracle收購,JavaScript商標也被轉入Oracle懷抱。
圖片
但是,和Java不同,Oracle雖然持有JavaScript商標,從未認真推出過一款名為 JavaScript 的產品。
它沒有推出自己的瀏覽器,也沒有參與JavaScript引擎(V8、JavaScriptCore、SpiderMonkey)的開發。
它雖然也是ECMAScript技術委員會的成員,但不主導標準制定,也沒有主要提案。
這件事兒聽起來挺魔幻的,Oracle似乎是為了持有而持有。
但是,Oracle卻時不時地揮舞法律大棒,維護下自己的權利。
2017年,AppStore的某位開發者收到通知,說其 App的名稱(HTML, CSS,JavaScript Snippet Editor)未經授權使用了 “JavaScript” 字樣,必須下架。
開發者很無奈,只好把JavaScript改成了JS。

2023年,Oracle又給Cloudflare的首席系統工程師Sid Chatterjee發了一封律師函,要求Sid把“Rust for JavaScript Developers”這個公司的名稱改掉,因為它使用了“JavaScript”,侵犯了Oracle的權益。
圖片
正是因為如此,一些公司和組織不得不避嫌了,不得不使用一些奇怪的名稱:
1.ECMAScript
很多新程序員看到這個名字都很驚訝,明明是JavaScript,為什么起個這么古怪的名字?還有什么ES5、ES6的......
這就是因為當年Netscape想標準化JavaScript的時候,沒法用JavaScript這個名字,只好臨時以標準化組織ECMA的名字作為占位符,后來干脆轉正,變成了ECMAScript。
這個名字實在糟透了,即使是WebScript、DOMScript、HTMLScript都比它好,怪不得JavaScript創始人布蘭登說聽起來像一種皮膚病。
2.JSConf
使用JavaScript的程序員創建了無數的社區組織,他們想開個會都得避嫌JavaScript,只能叫JSConf。
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編程語言,甚至連一個以其命名的會議都做不到,可悲啊。
二、抗爭
2022年9月3號,Node.js的作者Ryan Dahl寫了一篇博文,希望Oracle能體面地放棄JavaScript商標,讓大家可以自由地使用這個名稱。
圖片
后來他干脆給Oracle寫了一封公開信,再次請求Oracle釋放JavaScript商標。
圖片
這封信獲得了27785名支持者的簽署,也包括了各路大牛:
圖片
許多人得知 Oracle 竟然宣稱擁有 JavaScript 的所有權后都感到震驚,但 Oracle 仍然保持沉默。
2024年11月,Ryan Dahl所在的Deno公司啟動了法律程序,正式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申請,要求撤銷 Oracle 對“JavaScript”的商標權。
這次申請的理由非常充分:
1.通用性:JavaScript已經成為通用的名稱,被全球數百萬開發者使用,它不是一個品牌,已經是現代編程的基石。
2.放棄使用:Oracle 多年來未曾以“JavaScript”為名提供任何重要的產品或服務,Oracle 不控制、維護或執行該商標。
3.欺詐:Oracle 在續展商標的申請中提交了誤導性證據,居然將將 Node.js 作為 Oracle“商業使用”的證據。
這一次,Oracle強大的法律團隊開始發力了。
他們首先時拖延到了最后期限才開始回應,并且很巧妙底對第三項(“欺詐”)發起攻擊,說Oracle在續展商標申請時,不但提交了Node.js作為證據,而且也提交了自家產品Oracle JET作為證據。
Oracle JET是啥?
這是個UI相關的包,使用量極小。
網友@threecheese說,它的 npm 包每周下載量約為 1000 次,有四個包在依賴它,如果你沿著依賴樹往下看,幾乎全是其他Oracle 包或早已失效的演示/一次性程序。每周 1000 次下載可能全部來自其他 Oracle 項目的 CI 流水線。
經過一系列來回的交鋒后,今年6月份,商標審判和上訴委員會駁回了第三項的指控。
但是欺詐并不是案件的核心,“通用性”和“放棄使用”才是,目前這個案件還在進行中。
三、結語
Ryan Dahl在公開信中所說,Oracle能從JavaScript商標中獲得的最大價值,就是將其授予公眾以后獲得的良好聲譽。
Oracle為什么不這么干呢?
因為這是Oracle的一種防御性資產,它不需要花錢開發,只要按期續展,并且能在必要時阻止別人濫用或混淆 “Java/JavaScript” 品牌。
一句話總結:放棄無利可圖但有風險,保留沒成本卻有控制力。這也是很多大公司處理“遺產型知識產權”的典型策略。
未來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