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coding, Encryption, Tokenization 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來聊聊編碼 (Encoding), 加密 (Encryption) 和 令牌化 (Tokenization) 的區別。
編碼、加密和標記化是三種不同的流程,它們以不同的方式處理數據,用于不同的目的,包括數據傳輸、安全性和合規性。
在系統設計中,我們需要選擇正確的方法來處理敏感信息。

編碼
編碼使用一種易于逆轉的方案將數據轉換成不同的格式。例如,Base64 編碼可將二進制數據編碼為 ASCII 字符,從而使數據更容易在專為處理文本數據而設計的媒體上傳輸。
編碼并不是為了確保數據安全。編碼后的數據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案輕松解碼,無需密鑰。
加密
加密涉及使用密鑰轉換數據的復雜算法。加密可以是對稱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鑰進行加密和解密),也可以是非對稱加密(使用公開密鑰進行加密,使用私人密鑰進行解密)。
加密的目的是利用算法和密鑰將可讀數據(明文)轉換為不可讀格式(密文),從而保護數據的機密性。只有擁有正確密鑰的人才能解密并訪問原始數據。
令牌化
令牌化是用令牌替代敏感數據的過程。原始數據和令牌之間的映射被安全地存儲在令牌庫中。這些令牌可用于各種系統和流程,而不會暴露原始數據,從而降低了數據泄露的風險。
令牌化通常用于保護信用卡信息、個人識別碼和其他敏感數據。令牌化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因為令牌不包含原始數據的任何部分,因此無法通過逆向工程泄露原始數據。它對于遵守 PCI DSS 等法規特別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