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未來發展前景

元宇宙的概念,最早來自于科幻作家史蒂文森1992年創作的科幻小說《雪崩》,意指在共享的線上世界中,使用者能夠互動,甚至在虛擬世界中生活、工作。故事中創造了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網絡世界,在現實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離的人們通過各自的“化身”進行交流娛樂,這便是元宇宙的最初來歷。后來隨著作品的大火,作為與現實世界共同存在的平行網絡世界——元宇宙的概念逐漸被廣泛接受。
近年來隨著虛擬現實、VR設備等各類型技術的快速發展,元宇宙重新作為一個概念被廣泛炒作,從電競游戲到數字人,從NFT數字藏品到工業元宇宙,范圍越來越廣泛。值得注意的是,與前些年單純的概念炒作相比,近兩年隨著各方面條件的改善,元宇宙似乎已經走過了概念階段,走向了實質性的產業探索階段。
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紅利逐步消退的背景下,“元宇宙”將帶領互聯網進入3.0時代,成為未來互聯網發展的趨勢。在這過程中,各大互聯網科技巨頭必將紛紛加大“元宇宙”領域技術和資金投入,加快相關技術設備和商業模式發展進程,相關領域發展前景廣闊。
更多互聯網巨頭推出自己的元宇宙
截止2021年底,百度推出了首個國產元宇宙產品“希壤”,百度副總裁馬杰表示依托百度大腦在視覺、語音、自然語言理解領域的領先能力和百度智能云的算力,“希壤”在國內率先實現了10萬人同屏互動和“萬人演唱會級”真實聲效還原。
可以預見的是百度作為國內互聯網的先驅者,已經率先推出了元宇宙產品,未來這樣的趨勢不會減弱,預計會有更多科技品牌介入并創辦自己的元宇宙,尤其是具備強烈社交基因的騰訊,或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作為二次元聚集地的B站已經在自己的元宇宙品牌“高能鏈”上發力,誰將成為第二個能容納十萬級用戶的元宇宙產品,瞬間令人期待。
在線游戲、社交媒體、數字資產等領域將成為“元宇宙”早期應用場景
部分領域正在形成“元宇宙”的雛形。在線游戲領域,2021年3月,美游戲公司羅布樂思(Roblox)上市,成為“元宇宙”第一股。有別于傳統游戲,以Roblox為代表的高交互性、高自由度、高沉浸體驗的游戲模式,為用戶提供了實時交互、自行約定和共同構建游戲規則的巨大空間;社交媒體領域,10月,改名為Meta的臉書公司就宣稱旨在通過打造全新的虛擬空間應用為用戶在線溝通提供更為豐富的體驗;數字資產領域,虛擬貨幣、數字貨幣被認為是未來“元宇宙”生態內進行經濟活動的必要手段,國內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等公司在布局NFT(非同質代幣),建立平臺開展數字內容確權、收藏、交易等業務;從應用層面來看,當前這些領域具備“元宇宙”構想的部分特征屬性或構成要素,可能成為構建“元宇宙”生態的起步領域。
數據安全和計算需求激增,加快發展云計算、安全計算等技術
“元宇宙”是參照現實世界,在虛擬空間構建了一個“數字孿生體”,因此,元宇宙的實現需要更為龐大的數據存儲和計算需求,同時,出于對自身數據身份和數據資產的保護,數據安全和安全技術技術也必將成為“元宇宙”發展的標配品。建議相關數字企業加大云計算技術研發和應用力度,加強建設以數據為核心、云計算為特征云網體系;進一步推廣使用多方安全計算、隱私保護等數據安全計算技術,構筑“元宇宙”時代算力和安全發展的競爭優勢。
雖然元宇宙聽起來很“牛”,也似乎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和經濟潛力,但我們現在仍處在元宇宙早期的階段,從基礎建設到技術支持都還不足,要達到預期的經濟及社會效益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同時,對于新興的領域,需要面臨政策的監管、網絡數據的安全、與現實世界的結合等多方面的問題。如果要元宇宙真正落地,還要在多個領域持續努力,但對于元宇宙的未來,仍然值得我們去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