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發展不順利,偽5G用戶數量成主流,三大運營商成“禍根”
眾所周知,華為的5G技術是全球第一,愛立信和諾基亞也是華為的手下敗將,再加上擁有“中國速度”的加持,截止到2022年2月底,中國建成的5G基站數量已經達到了150.6萬,穩居世界第一,老美也被遠遠的甩在了身后。

雖然,我們的數據確實挺好看的,但又有多少人感受到5G的速度了呢?作為一個偽5G用戶,5G速度快不快我不知道,但我知道,4G速度確實越來越慢了,為何用戶會有這樣的落差感呢?
首先,咱先來確定一個概念——偽5G用戶,意思就是,用著5G手機,但是卻繼續用著4G套餐。雖然移動網絡會顯示5G,但這都是虛的、假的、“偽造”的,快看看你是真5G用戶還是偽5G用戶。
目前,我國的現狀就是,5G基站建設的速度挺快,但5G發展并不順利,而且偽5G用戶依然是主流。而“禍根”就是三大運營商,此前人民日報還曾點名批評。所以如果三大運營商不糾正存在的兩大問題,我國的5G發展很難有突破。
問題一:5G資費太高
作為普通用戶,我的4G資費套餐是68元,說實話,現在很少打電話,基本都是發微信。而且一般在室內都會有Wifi,所以資費太高會導致更大的浪費。從消費者角度來看,50元左右的套餐費恰到好處,但很明顯,這個價格是拿不下5G套餐的。
目前,三大運營商的5G套餐資費起步都在100元以上,就算年輕人能夠接受,那么中年人、老年人以及學生黨也沒法接受,所以5G套餐資費貴也是導致5G用戶數量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
問題二:運營商套路滿滿
說實話,經過這些年的“來往”,相信很多用戶都對運營商產生了不滿情緒,即使攜號轉網開放了,但轉來轉去也只有3個選擇,而且下一個不見得更好,所以攜號轉網的意義并不大。而且各大運營商的套路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大哥不說二哥。
以中國移動為例,為了推動5G的發展,中國移動采用了比較激進的方法,相信你也接到過中國移動以“優質客戶”的理由想要為你辦理免費的套餐升級服務,然而,卻弱化了“3個月”的期限。等到你三個月后發現開始收費了想要降回原套餐的時候,對方就會以原套餐下架或者5G無法退回4G的原因拒絕辦理,用戶只能束手無策。
這種套路并不少見,一開始,運營商都會以“免費”“贈送”等理由來吸引用戶,尤其是一些中老年用戶很容易上鉤,最終都會被坑。踩得坑多了,消費者對于三大運營商甚至5G都沒有好感了,誰又會在這個節骨眼上主動去升級5G呢?
所以如果三大運營商不能好好的反思,盡快解決這兩個問題,消費者對5G會喪失興趣,畢竟4G已經夠用了。如果繼續拖個兩三年,四五年,運營商無法靠營收來支持5G建設的成本支出,最終也會損失慘重,該做出改變了!對此,你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