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飛速發展,數據中心成下一個風口?
當前,技術正以極快的速度發展。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只是先前吸引IT行業興趣的突破性技術概念的一小部分。元宇宙是最近的熱門詞匯之一,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元宇宙持續火爆,相關概念股漲幅驚人,以至于已成為幾家全球科技巨頭的主要目標。
不久前,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將投資11億美元,在西班牙建設一個新的數據中心,以幫助建立其元數據中心的基礎,并計劃在該地區雇傭2000名員工,以推動發展。
元宇宙產品和基礎設施副總裁Javier?Oliv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西班牙的數據中心將被視為我們公司元宇宙計劃核心的一部分。”
那么,布局元宇宙為什么要建設數據中心?數據中心能為元宇宙提供哪些支持?
何為元宇宙?
“元宇宙”這個詞是作家尼爾·斯蒂芬森?(Neal?Stephenson)?在30年前的一部科幻小說中創造的。近年來,元宇宙代表了在摩爾定律推動下的數字體驗與烏托邦世界理念融合的產物,旨在實現豐富、實時、全球互聯的虛擬和增強現實環境,讓數十億人能夠以全新的方式工作、娛樂、合作和社交。

元宇宙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概念,而是一種整合了增強現實、AR/VR、物聯網、5G、空間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可以讓我們在虛擬環境中與其他人或數字實體進行連接,從而提供最終的用戶體驗。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的最新報告預測,到2026年,全球25%的人將每天至少花一小時在元宇宙中工作、購物、學習、社交和娛樂。
元宇宙推動數據中心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元宇宙才剛剛起步,它需要一個龐大的基礎設施來改造和發展這項技術,其中包括更高的處理能力、3D圖像、虛擬現實技術、互聯網連接和其他功能。而要實現這些,依靠普通的計算機設備來運行元宇宙的巨大代碼是不現實的,云計算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舉例來說,元宇宙將需要計算的程序上傳到云端,然后經過強大的數據處理,最后將其傳輸回客戶端。更強大的數據中心意味著更快的處理能力,這將使元宇宙的流暢度和延遲方面得到極大改善。
如果要連接到元宇宙,就需要輸入參數,這些參數遠比通過鍵盤輸入生成的指令復雜。傳感器設備收集用戶的輸入參數,將它們上傳到云端,然后將它們轉換為元宇宙能夠理解的參數,從而讓在虛擬世界中的人可以移動或發出命令。
指令傳達完畢后,就到了元宇宙的建模部分。元宇宙中的所有對象、建筑等都是虛擬化的。英偉達曾在其在線GTC會議上穿插了幾秒鐘“假”黃仁勛及其背景,這需要三十多名工作人員使用RTX光線追蹤技術掃描黃仁勛,并從不同角度拍攝數千張黃仁勛和廚房照片。“廚房”是在由英偉達開發的虛擬協作平臺Omniverse中建模的,最后與人工智能結合,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僅僅建造一個廚房就需要大量數據來生成和模擬,更不用說一個世界了。如果想建立一個真實而巨大的元宇宙世界,你需要強大的云計算技術來支持強大的模擬能力。
用戶需要獲得一定數量的“反饋”才能連接到元宇宙。經過一定量的計算后,云計算技術將“反饋”發送回到終端設備,從而給用戶一定的感知反饋。借助云計算,實現了在提高整體計算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本地計算資源的損失,大大節約了成本。
可以說,元宇宙的發展離不開云計算這一算力基礎,而作為云計算發展的核心,數據中心的建設顯得至關重要。
數據中心是全球協作的特定設備網絡,用來在internet網絡基礎設施上傳遞、加速、展示、計算、存儲數據信息。元宇宙技術的實現和落地,會一定程度上刺激數據承載量激增,從而使數據中心需求大幅增長。
據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Group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26年,全球數據中心資本支出有望達到3500億美元。該公司預測,超大規模云服務提供商的數據中心支出預計將在2022年激增30%。云服務提供商還將增加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從而支持企業能夠部署具有增強智能和自動化的應用,并為元宇宙奠定基礎。
寫在最后:
元宇宙時代,數據是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沒有數據存儲、數據運算,應用就像是空中樓閣。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遷移到虛擬世界,數據中心的快速發展也將成為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