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鏈集團創始人申屠青春:區塊鏈,定義金融新格局
區塊鏈技術能夠通過防篡改和高透明的方式,通過去中心化的實時結算和清算,來提高金融效率,從而讓整個金融系統降低成本,控制金融風險,而區塊鏈技術經歷了瘋狂期,現在也到了落地的時候,未來區塊鏈技術和市場將逐漸成熟,能夠更好地結合各種金融場景,進而再造金融生態,區塊鏈金融的時代已經到來。
7月27日,CTO訓練營金融課堂,來自銀鏈集團創始人、CEO申屠青春老師,從區塊鏈的宏觀視角到金融場景落地應用,從區塊鏈技術經典應用案例到同學的演練實操,進行了一整天的干貨分享。
一、宏觀區塊鏈
申屠老師從以太坊和智能合約講起,分別講述了了以太坊的平臺機制,及智能合約如何運行。有人把智能合約稱為區塊鏈2.0,它確實有別于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在以太坊中,智能合約由網絡本身執行,具有諸多特性但也存在諸多問題。
接下來談到Fabric與分布式賬本,同以太坊一樣,他們都非常靈活,但體現在不同方面。以太坊強大的智能合約引擎使其成為任何類型應用程序的通用平臺。然而,以太坊的無權限操作模式及其完全透明性是以犧牲性能可擴展性和隱私為代價的。Fabric通過允許的操作模式,特別是通過使用BFT算法和細粒度訪問控制來解決性能可伸縮性和隱私問題。此外,模塊化架構允許Fabric針對多種應用進行定制。可以繪制一個多功能工具箱的類比。
二、區塊鏈技術應用
1. 哈希:經過哈希運算后會產生特定長度的數列而不能推導輸入,在訪問的源頭上可起到保護作用,可用于文件校驗、文件簽名、數字鑒權等。
2. 默克爾樹:區塊鏈中,區塊中的交易是按照默克爾樹的形式存儲在區塊上面,每筆交易都有一個哈希值,可以確保每筆交易的不可偽造。
3. P2P分布式網絡:P2P架構可以有效的利用互聯網中大量的普通節點,將計算機任務或存儲資料分布到所有節點上。充分利用閑置的計算能力或存儲空間,達到高性能計算和海量存儲的目的。
4. 常見共識機制:工作量證明、權益證明、委托授權證明、安網隨機節點權益證明等。
5. 還談到文件存儲、跨鏈技術等。
三、區塊鏈應用案例
1. 跨境匯款
加快跨境轉賬速度、大幅降低成本,還可以提升交易過程的透明度。運用區塊鏈技術,匯款人和收款人可以清楚地追蹤到資金流向 ,包括匯款申請從何處提出、匯款人何時成功收到匯款等。
2. 倉單質押與信用金融
區塊鏈技術使得交易數據完全公開透明,并可以提供完整的信息流,通過打通金融鏈、生產鏈、供應鏈、物流鏈,實現數據資源能力開放。讓資金流、信息流更加安全可靠。金融場景中如果有可信的貨權證明和信用,可用于服務金融融資和貸款抵押等。
除此之外,還提到了存證與數字合同、數字積分與數據共享等。
經過以上分享,在課堂最后同學們還進行了區塊鏈相關實操演練,也對Libra進行了相關討論。經過以上分享,在課堂最后同學們進行了區塊鏈的深入討論,尤其對Facebook近期推出的Libra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同學們認為Libra剛剛推出就遭到美國國會和各國監管機構、央行的猛烈炮轟,未來前景可能不容樂觀。遭到炮轟的原因在于美國監管者認為它風險極高,并不值得信任,而Facebook自身又存在濫用隱私數據的“黑歷史”,整體來看Libra項目的推進受到了美國國會的極大阻力,短期內難有改善跡象,而且收到的評價普遍也為負面評價,對于它的目標“成為全球貨幣”,應該難以實現。
盡管短期形勢不樂觀,但是同學們認為長期來看不用過于悲觀,擁抱加密貨幣是大勢所趨,相對于其他主流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等,Libra兼具了部分已有加密貨幣的技術優勢,還在技術層面有所創新。所以大家普遍持觀望態度,會關注后續Libra的發展。
區塊鏈技術正在改變著金融領域的狀態,也有可能改變金融行業的發展方向。互聯網金融在大數據技術依托下,逐步向以區塊鏈為征信基礎的新金融形態過渡,金融發展進入全面加密時代。區塊鏈技術憑借去中心化與可靠數據庫的特質,實現了對征信體系建設、金融風險防控的顛覆和重塑。未來仍需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
CTO 訓練營,51CTO 旗下的面向中高端技術管理者的學習與分享平臺,匯集業界資深技術高管、創始人、投資人資源,以“打造技術管理者的 MBA”為核心,全心全力幫助技術管理者,成為未來技術領域榜樣。
加入CTO訓練營第七季,與500+CTO校友一起迭代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