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Flink 漫談系列(01) - 序
Who
本人 孫金城,淘寶花名“金竹”,阿里巴巴高級技術專家,Apache Flink Committer。目前就職于阿里巴巴計算平臺事業部,自2015年以來一直投入于基于Apache Flink的新一代大數據計算平臺Blink的設計研發工作。
What
Apache Flink 漫談系列會分享什么呢?本系列分享的核心內容會圍繞 Apache Flink的核心特征以及阿里巴巴對Apache Flink功能的豐富和性能、架構的優化進行深入剖析,從系統架構到具體每個算子的語義都會向讀者進行細致分享,并且以圖文和具體示例的方式講解具體算子的實現原理。
Why
1. 閃速成為Apache***項目
Apache Flink是時代的產物,是當前純流式計算引擎的領頭羊。最初Apache Flink的名字叫Stratosphere,是位于德國柏林的一所大學的幾個博士和研究生發明的,很短的時間便于2014年3月份成為Apache Incubator project。
2. 互聯網巨頭的認可
Apache Flink 于2015年在德國Berlin舉行了***次Flink forward。也是在2015年阿里巴巴的 蔣曉偉 也在帶領團隊研發基于Apache Flink的新一代計算引擎Blink。并于2016年的Flink forward上面對Blink在Alibaba生態的應用進行了分享。此后Apache Flink在流計算領域風靡至今,Blink也在2015,2016,2017的阿里巴巴雙十一狂歡節中創造了很多奇跡,其中 2017年雙11創下了每秒處理4.72億實時日志,每秒32.5萬筆支付交易的佳績。
3. 迅速增長的用戶群
在阿里巴巴集團內部基于Apache Flink的新一代計算平臺Blink被廣泛應用,同時在阿里云官網對外開放了Blink,目前業界大量的用戶對Apache Flink 抱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本系列專題應需而生,目的在于向廣大用戶和Apache Flink愛好者深入全面的分析Apache Flink的實現原理,讓更多的人更好的了解Apache Flink,并能在Apache Flink中得到更大的利好。
When
Apache Flink 漫談系列什么時候會完成呢? 我想本系列會隨著Apache Flink的不斷發展而一直持續下去,除非我不再從事Apache Flink的研究,否則我會盡力定期為大家更新分享。
How
Apache Flink 漫談系列內容如何安排? 根據目前的情況本系列***篇分享是《Apache Flink漫談系列 - 概述》,內容會包含Apache Flink的整體架構、運行模型、各個模塊的作用以及模塊之間的關系。每完成一篇分享會在快速導航中添加下一篇分享的題目。
# 關于點贊和評論
本系列文章難免有很多缺陷和不足,真誠希望讀者對有收獲的篇章給予點贊鼓勵,對有不足的篇章給予反饋和建議,先行感謝大家!
快速導航
作者孫金城,花名 金竹,目前就職于阿里巴巴,自2015年以來一直投入于基于Apache Flink的阿里巴巴計算平臺Blink的設計研發工作。
【本文為51CTO專欄作者“金竹”原創稿件,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